本书是写给 小地方 的深情告白。作者凭借独特的漫游者与 造城市的人 的身份,深入城乡一隅,重新审视那些在媒体和公众视野中鲜少出现、易被忽视的 小地方 ,探寻宏大叙事之下人与地方的隐秘联结。 作者认为 小地方 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大时代背景下舞台边缘的 小地方 遥远的小镇、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基层地区;二是大都市的寻常角落、被忽略的边缘地带以及在那里生活的普通人。在剧烈变革的时代中,在主流的镜头之外, 小地方 保持着一种不被代表与概括的真实。 作者在豫南村庄参与了一场农业社会传统的葬礼,在霍尔果斯观看各族少年的足球赛,于杭州郊外目睹了几万人生活在一个仿造的巴黎,并为一座并未开放的博物馆而特意造访了敕勒川的小镇。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到几万元买一套房的鹤岗,从没入南海的珍宝海
《城市知与行》认为,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城市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恰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虽然可以走向兴旺,通过创造财富,促进就业,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但也可能走向衰败,造成新的贫困,成为社会退落、环境恶化的温床。这一切取决于我们对城市的认知和践行。本书从对城市的认知出发,结合城市发展实际,为城市科学规划、培育竞争优势、公共资源有效配置等方面提供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 《城市知与行》对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分析结构合理,逻辑严谨,客观科学。既有理论分析,也有数据支撑,对我国城市规划和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我们迎来了必须要设计造型新颖的大型建筑的新时代。大型建筑应该如何与场所连接,这是建筑行业大的课题。建筑体量很大,会给人一种漂浮在环境中的感觉。无论如何,都会让人觉得有一个巨大的异物出现了。 究竟该如何消除这种违和感呢?我想向年轻人传授这种方法 ,这就是隈研吾撰写《场所原论II 》的初衷。隈研吾一边探索自身拼尽全力解决 大问题 的方法途径,一边将问题的解决过程以报告的形式写成此书。本书以建筑如何与场所相连为主题,将全书分为4个部分:粒子、孔、倾斜、时间。隈研吾不是在批判大型建筑,而是想坦率地告诉大家其中的艰辛,以及与多才多艺的合作伙伴共事是多么重要。建筑与场所相连的方法,有形态论,也有团体论。如果二者可以相辅相成,自然与人便可以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本书从乡村建设的历程出发,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当今*量大面广的乡村建造现状。引出乡村建造问题的重要性,包括建造对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和乡村建设热潮对于建筑学中建造研究的意义。本书重点分析当代建筑师在此背景下进行乡村实践的具体建造技术,并进行了分类阐述,从而展现出当代乡村建造中技术的多样性与混杂性。这种多样性与混杂性体现出了当前乡村技术选择相较于城市的不确定。对于乡村居民,这体现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对技术选择的模糊与尴尬,而对于参与乡村建设实践的建筑师,这既是限制亦是机遇。
《嬗变的大都市》描述了现在的城市观念如何从 20世纪的思潮中演化而来。如果说20世纪是一个规划的时代,那么,我们发现,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市场的时代。雷布琴斯基认为,市场正在用功能混合的开发、多样性、高密度和生机勃勃,来改造20世纪的城市。而我们也处在资源稀缺、经济动荡、人类需求变化的时代,为此,我们对城市的观念正在受到挑战。在《嬗变的大都市》中,雷布琴斯基把他记忆中对城市的观察凝聚为一本简明扼要的和富有思想性的著作,这部著作既是一本思想史,也是一个极具分量的批判。
本书作者告诉我们,做一个素食者,这会使人类与动物和睦相处,也将拯救不堪重负的地球。对其他生命的尊重正是对人类生命的关注;解放动物,就是解放人类自己……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逐步调整战略部署,确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制定了“积极推进西部开发,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省委、省政府情系老区,锐意创新,确立了“两区”开发新思路。市委、市政府从吕梁实际出发,提出了实施“三大工程”的战略构想。忻黑线、兴神黄河公路人桥的贯通,也彻底改变了兴县闭塞的区位劣势,使兴县成为了连接中部与西部的重要纽带之一。兴县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着眼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县委、县政府凝心聚智,多方求证,制定了“全力培育煤电铝化材五大主导产业,突出抓好大项目、大城建、大交通、大教育、大环境五火战略重点”的“五五兴县”发展战略。《兴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就是在“五五兴县”发展战略
该书集中研究了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增长问题。着重分析了世纪之交的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分布格局与增长态势,城乡用地增长与人口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规模增长的动因研究,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长的调控和引导对策探讨等问题。
《规划手绘表现与快速设计》主要针对的读者群是城乡规划、景观设计、风景园林、建筑学等专业的师生和设计师,可以作为在校学生提高手绘技巧和徒手表达能力的参考书。《规划手绘表现与快速设计》主要特点如下:1.手绘图纸类型丰富、全面,为读者提供了大量临摹范本;2.基础知识全面而简洁,避免了大量无用理论的罗列;3.全书内容从基础到提高,从单体到组合,从线稿到上色,使读者一步步提升手绘能力。
中国城市化是21世纪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事件之一,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必然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同时,出现的问题也令人担忧,如城市文脉缺失、城市肌理被破坏、城市环境被污染……城市病无疑正在透支城市的未来!
《瑰丽家园巧营造:住区规划》是“新农村住宅建设指南”丛书中的一册,书中扼要地介绍了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理念,在提出新农村住宅小区的规划原则和用地选择的基础上,分章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住宅小区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计规划布局、道路交通和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并辟专章编入经过精选的历史文化名镇(村)中的住宅小区、新农村小康住宅示范小区、村镇住宅试点小区共20个规划实例,以便广大读者参考。书中内容丰富、观点鲜明、理念新颖。努力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特殊性,是一本实用性、可读性较强的读物。适合于广大农民群众阅读,可供从事新农村建设的广大建筑师、规划师等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工作中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教学参考书。
本书在对我国历史上各时期的农村建设进行总结和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展望的基础上,介绍了传统村镇聚落及其布局特点,指出新农村与新农村规划的特点、指导思想和新的规划理念,并阐明新农村规划的编制方法。着重全面、系统地论述新农村综合发展和环境保护规划、乡镇域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新农村居民点规划、旧村镇整治与风貌保护规划、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的基本原理、原则、依据,同时还分章编入一些规划设计实例,以便于读者参考。为了确保新农村规划的实施,书中还编入新农村建设管理的要求和方法。是一本实用性和可读性较强的新农村建设参考书。适于从事新农村建设的各级管理人员、建筑师、规划师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也可作为对新农村建设基层干部进行培训的教材。
设计作品放在一个公共环境中,它就不再是一个“好看”的概念,它是一个社会的合理性。而放在美术馆里面,就只是要欣赏的,而放在环境里,则要关注参与特定时代、特定环境的目的、环境中人的行为、以作品与环境之“物境”,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特定的理念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情境”,来影响、引导人们的动作、行为的改变,使其沉淀成为意义和价值,升华为“意境”。《城市导视系统色彩设计》、《城市照明设施色彩设计》、《城市交通设施色彩设计》和《城市交通工具色彩设计》等册为集的《视觉景观色彩系列》丛书,正是基于探讨设计呈现在对造型、色彩、材料、工艺等“物境”的组织上,但其功夫却在“物”之外,在对“情境”的研究中。“情境”是组织“物境”的出发点,“意境”是“情境”的归宿。希望设计同仁和学子们能
在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考试的四门课程中,唯有《城市规划实务》是通过人工阅卷来确定成绩的,其他三门都是通过计算机阅卷的。这是因为城市规划实务的考试内容及答题要求与其他三门课有明显的不同。其他三门课的试题是每道题有四个(或多个)可供选择的答案,考生从中选择出一个(或多个)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即可,答案具有性。我们通常将这类的考题叫客观题。而把城市规划实务类的考题叫主观题。 城市规划实务的考试难度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供选择,考生必须根据自己对城市规划各门学科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城市规划工作的实践经验来回答问题,这比起其他三门课来就有了相当的难度。 (2)考试所涉及的面非常宽,需要了解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居住区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城市规
基于乡村发展的时代使命感和城乡规划教育的责任心,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于2 0 1 5年共同组织了以“ 乡村规划” 为主题的三校联合毕业设计联盟, 并希望通过开展持续性的乡村及乡村规划研究与教学实践, 积累乡村规划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为我国乡村发展及乡村规划教育尽一份绵薄之力。此外该联盟以“ 走进乡村, 向乡村学习” 为主旨, 意在倡导务实、谦逊的工作态度和深入田野的工作方法, 鼓励师生走出课堂、走进乡村、接触农民, 向乡村学习乡村规划的原理与方法。 2 0 1 5 年的三校联合毕业设计组织者结合湖北省乡村的类型特征, 拟定了大都市周边地区、山地地区和平原河网地区三种类型乡村的选题方向, 选择的三种类型的乡村在湖北省乃至中部地区是较为典型的
本书从七八千年前的聚落说起,在原始的规划实践中提取中国城乡规划的精神特点,以时间为主轴,讨论了中国城乡规划学科的历史及社会背景。在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城乡规划学引入中国,其作为一门科学得以广泛研究,并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这一系列历史的描述,本书整理出了中国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主线。
全国城乡规划专业七校联合毕业设计是同类联合毕业设计中历史*悠久的教学活动,参加高校包括北京建筑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徽建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等七所院校。2022年全国城乡规划专业七校联合毕业设计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承办,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分院协办。本次联合毕业设计选取西安历史城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青年路街道和洒金桥地段作为设计对象,展开城市更新规划毕业设计教学研究,选题针对性强、难度较大。全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分别为选题与任务书、解题(即学生毕业设计作品)、教师感言和学生感言。本书较为全面地记录了 2022 年度全国城乡规划专业七校联合毕业设计教学活动的实况,并收录了七校 12 个毕业设计小组的*终成果,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是高校课程设计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