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共19章,由5篇组成。篇为基本理论介绍(、2章)。第2篇为物化处理(第3至9章),包括预处理、颗粒分析与混凝、沉淀与气浮、过滤、消毒、吸附等。第3篇为生物处理(0至14章),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法、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膜生物反应器。第4篇为深度处理(5至17章),包括脱氮除磷和膜分离等方法。第5篇为水厂、污水厂建设与运行管理(8、19章)。《水质工程学》可作为高等学校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给水排水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包括城市水务管理概论、城市供水系统、城市排水系统、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与管理、城市用水与节水管理、城市水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建设、城市水务管理现代化等7篇,共16章。可供水利(务)系统领导和管理人员及高校学生参考。
本书主要介绍了水处理基本概念、污水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膜分离技术与污水处理技术应用概况、膜分离技术现状与市场前景展望、膜分离技术行业“十二五”发展趋势、“十二五”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应用与前景展望;重点阐述了工业水处理技术、常用的水处理工艺与处理方法、膜法水处理新工艺与新技术实例。本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专业的实用性强,膜技术在水处理工程应用实例众多。本书为《现代膜技术与应用》丛书的分册,可供从事膜技术与水处理研究、生产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使用,大专院校学生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水质工程学》共19章,由5篇组成。篇为基本理论介绍(、2章)。第2篇为物化处理(第3至9章),包括预处理、颗粒分析与混凝、沉淀与气浮、过滤、消毒、吸等。第3篇为生物处理(0至14章),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法、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膜生物反应器。第4篇为深度处理(5至17章),包括脱氮除磷和膜分离等方法。第5篇为水厂、污水厂建设与运行管理(8、19章)。《水质工程学》可作为高等学校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给水排水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全面介绍了水质处理的单元技术、水处理法规和设计规范、污泥处理与处置、典型水处理工艺流程、泵站、水处理机械设备、管渠系统、水处理工程施工、水处理厂设计等内容。选录了部分新版法规和标准;对21类主要的水处理单元技术介绍了适用对象,基本原理,各型构筑物、设备特点的比较,工艺设计方法、计算公式及参数,典型设备,操作管理等。内容系统,实用性强。本书可供从事水处理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给水排水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全面论述了反渗透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和所用水处理剂,共分三篇十八章。 篇为反渗透水处理应用技术。本篇突出了反渗透水处理系统设计的实用性;反渗透膜结垢物质的控制与处理的实用性;反渗透装置设计、安装与运行的实用性;反渗透海水淡化从设计到应用的实用性;此外,还列举了反渗透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实例。这部分为学习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运行应用奠定了理论和实用的基础。 第二篇主要介绍了反渗透水处理剂。本篇在实用性上突出了反渗透阻垢分散剂的种类和产品的特性;介绍了一些外的膜用阻垢分散剂;突出了阻垢剂的生产方法;为了应用方便,还列举了反渗透水处理剂的分析方法。这部分为打破国外膜阻垢剂的垄断奠定了理论和实用基础。 第三篇为反渗透水处理系统水质分析与监测。本篇在水质分析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膜分离已经成为解决当代能源、资源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而液膜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膜分离过程。液膜分离技术在最近几十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液膜:在化学分离和废水处理中的原理及应用(导读版)》主要介绍了液膜分离技术的科学、工程和工业应用,包括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医药工程和废水处理等领域。液膜技术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气体分离、贵金属和有毒金属的回收和去除、有机化合物的去除、敏感装置的研发和发酵产物的回收以及一些其他生物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