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道今。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以志为鉴,可以知得失。修志的意义就在于此。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走向文化强国、生态强国的时代,在行进中,历史和传统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急切呼唤文化建设,如何深化园林文化,提升园林文化影响力,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苏州园林风景绿化志丛书》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因此,我非常乐意为这套即将陆续出版的志稿丛书再序言几句,面对博大精深的园林历史文化,我们要敬畏它,保护它,同时也要利用好,建设好,既为当代造福,也使这些宝贵的财富完整地传给后人。由此,我们更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历史就是一代一代的传承与发展。2012年即将过去,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刻,在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5周年之际,党的十八大胜利
本书挖掘整理中草药在书画装裱中的功能和应用,并附书画装裱的理论介绍和名家名论。对于药物非治疗学应用的诸多方面,也作了论述,尤其是药物在中国文房文化的制作中的应用情况,阐发甚多。 本书不拘于书画装裱一般技法的讲解。着重论述了书画装裱艺术文化与医药文化、书籍装帧艺术文化、服饰文化、文学艺术文化、书画艺术文化等等之间的内在渊源关系。在装裱理论研探中,对装裱历史回顾及装裱中“力”、线条、色彩等因素,作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并重点论述了装裱美学中的造型美、色彩美、材料美、结构美、线和美和实用美。对装裱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当今装裱艺术界面临的问题,也作了理性的分析。 在本书的,还收灵了书画装裱秘诀和历代名家论装裱经验辑要。
这是一个别开生面的音乐学博士文本。部分是民间歌手朱仲禄生活历程和艺术生涯的传记,动人而细腻;第二部分是作者为朱仲禄立传的情感缘由与理论根据,真诚厚重;第三部分是可观可闻的朱仲禄的“花儿”曲谱与乐响,情深文明、意盛化神。 乔建中序: 本书作者张君仁自2002年5月通过答辩并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就返回兰州,继续执教于西北师范大学敦煌音乐学院。两年来,他一边认真上课,一边修改论文,并最终找到愿意推出此著的出版社。以近期的出书速度,读者大概很快就会见到这本花儿研究的新论。作为当年曾经为这一选题出过主意,也给了一
《让-菲利普·郎科罗画家和设计师的生活》记录了国际知名的法国色彩大师让-菲利普·郎科罗的设计生活和日常的色彩练习,其中穿插以诸多色彩训练实例,既生动又有专业深度,揭示了一个设计师的成长过程和不凡的视野,对设计行业的从业者和在绘画中重视色彩训练的人都极具参考价值。《让-菲利普·郎科罗画家和设计师的生活》为中英双语出版。
本书是一本专题性随笔,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浅显流畅的文笔介绍了以成都园林为代表的川派园林。是迄今为止部集中而全面地展现川派园林的发展历史、文化积淀、艺术风格以及建造技巧的随笔精品。书稿详细介绍了川派园林的地理概况、文化背景,梳理了川派园林发展的脉络,详细分析了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楼、新都桂湖东湖、罨画池、菱窠等名人纪念园林的造园艺术特色;着意介绍了建成仅十余年,“集中而巧妙地将中国古典人文园林的造园手法用东方美学思想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的集大成园林——易园”,简要介绍了芙蓉古城、三利宅院、南阳锦城等现代园林式住宅小区的艺术特色。作者在历数前朝往事、古今变迁之中,在成竹于胸、娓娓道来之中,通过对四川园林具体艺术手法的分析、研究,挖掘其自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揭示出造园中决定
解剖禅宗美学,直击虚空的本质 简素——洞见素材的千面性,发现真正的丰富 枯高——越凋零越美丽,无需陪衬即有存在感 静寂——向内心求索,感受无止境的安静 幽玄——深藏余韵,于无形之中见有形 自然——无心不做作,单纯不拘束 脱俗——否定形式,得到自由 不均齐——因不完整,所以尚未到达终点;没有尽头,所以作品得以成立 一庭一禅机,一心一设计 方寸之间,意犹未尽 枡野俊明在城市的角落里恢复了自然的本貌。他的花园给厌倦枯燥都市生活的人带来了慰藉,净化了他们的灵魂。——伊东丰雄
人们找路有些什么途径呢?看太阳、月亮、星辰来判断方位,靠山川、河流、湖泊、大树做地标确定方向,用建筑物和其他的地标物作为标识,这些都是千万年来传统的找路方法。人类建造的道路千百年来并不多,道路本身就是方位的标识物,即便因为地形比较复杂,古人也会用简单的标识,或者道路、地点名称的石碑来判断方位,比较简单。因此,极少听说古人会在市镇中迷路的事情发生。
该辞典具有鲜明特色与丰富的内含。与众不同的是,它不是一般的工具书,也不是单纯的园林资料汇集,而是美学与园林景观的综合,特别是将审美观点融入造园特性之中,使园林美学带有指导意义,在鉴赏中提升人们对园林美感的认识与品位的格调。辞典忠实体现了陈从周教授一贯倡导的园林美学观,将诗情画意视作中国园林之魂魄,把园林看成美的载体,将诗歌、绘画、戏剧与园林融于一炉,产生出浓浓的人文情感。文中既介绍园林的硬件如:面积尺度、内容形式、历史沿革等要素,还重点分析了园林的立意,景观构成的特点,以及给人们视觉带来美感的法则。动观、静观、点景、对景、引景等造园手法在因地制宜中的运用。 该辞典在结构上分为名园鉴赏、品园杂识两部分,“名园鉴赏”
扎哈·哈迪德是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2004年获普利兹克建筑奖,以大胆地运用空间和几何结构,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的物质形式而闻名,被称为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本书包含了扎哈的主要作品,既有已建成的项目,也有在建项目,书中图片精美、制作精良,向读者展示了扎哈·哈迪德大师的作品及设计理念,并带给人以美的享受。
苏州园林花窗是一道靓丽悦目的风景线,是吴地人民在长期的文化活动中积累的智慧结晶,也折射出华夏窗饰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体现了吴文化的民俗意义和士大夫的审美精神。 本册精选了苏州园林花窗六百六十多例,并据图案的基本类型编排,分为自然符号花窗、动物符号花窗、植物符号花窗、器物符号花窗、文字符号花窗、组合符号花窗等六章。
喜闻《田中一光的设计世界》一书由旅日平面设计家朱锷主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付梓印行,这对尚属年轻的中国平面设计界来说,将起着极为有益的交流作用。田中一光先生是日本的。卓有成就的平面设计专家,对战后日本平面设计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在世界平面设计界中具有相当的地位。大型个人专集在中国出版这还是次。田中一光先生的作品,富有的表现主义色彩特点,设计语言简洁洗练,意境清新,形式优美,具有浓烈的自家风貌,在融合东西方传统美学观念与东西方文化特征之间,有独到的思路与手法。这本设计作品集集中了田中一光的众多佳作,以大量的图片与解说相结合的形式详尽展示了田中一光先生四十余年的设计历程。《田中一光的设计世界》可以帮助读者较全面地了解他的时代特点与设计艺术风格,同时亦能帮助读者切实了解现代日本平
这是一本砖瓦行业重要的、具有历史文献意义的图书,也是集考古、科研、收藏、欣赏于一体的中国砖瓦行业的大型图书。湛轩业、傅善忠、梁嘉琪三位作者用了近三年时间,走遍了黄河、长江、淮河若干考古遗址,访问了相关省份多名考古名家学者,查阅考证了大量史籍,追溯到了史前文化,在大量史迹资料和若干社科成果的基础上,以考古实物为依据编写而成。全书从采集的数千幅照片中精选出了500余幅实物图片,梳理出中华砖瓦史前文化、黄帝文明时期砖瓦雏形,夏商周三代砖瓦在形体、文化、工艺、技术等方面具有科学性、革命性的二次发明与创新;对秦汉唐宋乃至元明清两千多年的烧结砖瓦、砖雕、瓦器的发展脉络,施以浓墨重彩,首次在物质形态和文化的层面上,就砖瓦的发明意义、存在意义、社会历史地位等方面做出了精湛的论述,填补了中华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