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国著名古建筑、古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的古建筑理论力作,汇集了陈从周先生毕生考察、研究、评价古建筑的精华文章。全书按建筑类型分为园宅篇、桥塔篇、寺殿篇、拾余篇四个板块,随文配有20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与手绘图,以及后人补拍的现摄图片、博物馆珍藏的古建名画等,可作为建筑艺术的典藏读本。 文章既涉及陈从周对中国数十个代表性古建筑的详细考察,同时又对中国古建筑的工艺、技法、特征、研究与保护等进行了多方面的介绍与分析,还特别收录了作者在走访考察和研究古建筑过程中写下的兼具知识性与个人情趣的文章。本书挑选出所有关于古建筑品赏的经典篇目,集中呈现了我国的古建之美,展示了陈从周先生关于古建研究所写作的所有名篇。
简单又使用的自然风小庭院打造方法,本书详细介绍了自然风小庭院种植搭配的实景案例,搭建小庭院的窍门,培育植物的常识和常见植物图鉴。
《苏州园林园境系列》是多方位地挖掘苏州园林文化内涵,并对园林及具体装饰构件进行文化阐释的专门性著作。本书(上、下册)包含苏州园林中的沧浪亭、网师园、狮子林、拙政园、艺圃、留园、天平山庄、环秀山庄、耦园、怡园、曲园、拥翠山庄、退思园、虎丘,通过解读苏州园林的品题(匾额、砖刻、对联)及品题的书法真迹,使读者感受苏州园林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书是一本实用的日式小庭院设计与建造向导性读物,作为资深的景观设计师,本书作者松田行弘将多年的造园经验倾力奉上,包括根据不同地点特征进行设计、选择植物、庭院构造规划与庭院维护等内容,将一年中12个月作为小庭院设计与建造的阶段性划分,每一个月都有不同主题的目标和设计主题。同时,在各章节后增加了13个法式园林设计的小贴士,丰富了庭院设计内涵,使东西方造园理念得到完美结合。全书实践性、可操作性强,没有设计教育背景的普通大众也可按照书中内容进行DIY,同时书中介绍的造园方法和造园理念可以极大地启发设计师和业主。对于专业的园林设计师、广大园艺爱好者、有志于独自设计私家庭院的业主来说,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庭院设计参考资料。
本书详细解说了一年四季,应该如何打造并管理小庭院。种植、修剪、移植、病虫对策、杂草对策、施肥等等,一一罗列小庭院打造的具体方法。
《图解设计:风景园林快速设计手册》对风景园林快速设计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讲解,尽可能全面地概括了设计创作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流程。书中共分为七个章节,分别是:四个练习意义、三类准备知识、六类设计要素、十八条设计原则、一套设计思维、五大设计策略和四十例设计案例赏析。在每个章节中,编者对每个关键点都进行了细致的说明,如六大类风景园林快速设计要素:地形、水体、植物、建筑、铺装、园路,并对设计中应当遵循的统一性法则、变化性法则、和谐性法则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解说。编者以手册的形式展开知识点的讲解,从基础认识到思维建立再到方案深化、快速策略,概括整合了全链条式的快速设计流程。编者强调方法的应用性,知识的全面性和使用的便利性,可作为风景园林专业人士考研、学习、求职的辅导参考书,也可供相关
从先秦至明清,中国的造园艺术不断发展,其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将自然之美与诗词、书画、哲学等人文艺术之美相结合,打造出充满诗情画意的园林建筑。通过或矿或奥的空间处理和疏密有秩的建筑布局,亭台楼阁、廊桥榭舫等建筑在园林中错落有致,布局精妙,宛若天成。 阅读本书,于曲径通幽处探访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品味传统的中国园林建筑之美。
《中国古典园林图像艺术》(全三卷)集文化性、艺术性、历史 性、研究性、资料性于一体,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地展现 我国古代园林图像艺术成就的系列专著。全书深入发掘、整理了 中华古代园林图像遗产,从图像的视角来阐述中国优秀古典园林 的景观艺术特征,打破了以往中国园林史著作以朝代分期为脉 络、以园林风格变化为主线的叙述方式,而是在梳理古代园林图 像相关文献资料、仔细甄别图像内容的基础上,采用专题分类模 式,以图像所表达的园林内容和性质为主线展开阐述。全书分为 皇家园林图像卷 、 风景名胜图像卷 和 私家、寺观园林图像卷 三卷,各卷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解析 1200 余幅中国古代园林图 像的绘制内容、风格手法、媒介材料,并重点阐释、探讨图像中 所呈现的园林营造背景、空间格局,以及建筑、装饰、植被和水 系的营
本书从市场人员、产品经理、客户经理、设计师、材料员、监理、项目经理、工长、客服等不同角色与用户的真实交互场景出发,找到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场景(故事),寻求一线解决方案,并上升至顶层设计的变革和底层逻辑的打通,打造装企突破用户体验和规模效应的策略及进化模型,提炼可执行的落地战法。研究家装企业如何突破用户口碑魔咒,从关键用户场景探寻装企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底层逻辑,面向家装全行业征集一线场景内容,找到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场景和解决方案。
中国园林作为世界园林中独步一支、不可忽视的东方艺术形态,孕育自古老东方数千年自然地理、人文宗教、艺术哲学等门类,以一种立体而颇为完整的形式全面地表现了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核心精神。故而陈从周说:“东方文化当于园林求之。”如何品园、游园、察园、论园、筑园、构园?20世纪80年代前后,同济大学有名教授陈从周撰写《说园》等数篇经典园林品赏散文,在靠前外园林学术界及普通读者圈广泛流传,备受赞誉。 中国古典园林向来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高艺术境界,崇尚“妙造自然”,陈从周对造园理论、立意、组景、叠山理水、建筑栽植诸方面皆有独到精辟之见解。在文学、绘画方面的特长,使陈从周在园林的研究方面独具慧眼,他的园林著作以散文的优美代替了枯燥的说理,解决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语法”构架(梁思成语),
与赤地先生一起搭建庭院,耳目一新的设计创意 在赤地先生建造的庭院中,一个叫作 植被屋 赤地 的小世界独一无二地存在着。我真的很想知道,怎样才能把脑海中的画面、五种感官的感受,都巧妙地融入庭院设计中去。来让我们一边观赏赤地先生亲手设计的庭院,一边寻找蕴含其中的窍门吧。 享受与玫瑰共生的庭院,与植物共生 亦与人共生 说到搭建庭院,那一定少不了种植玫瑰。很多人想在现有的小院子里加几株玫瑰。说到底,玫瑰总能牢牢抓住人们的心灵。你看,这就是植物爱好者家的庭院。这里并非只有玫瑰,其他植物也一起和谐共生。很多人都说,开始种植玫瑰以后,跟周边的邻居和其他玫瑰爱好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庭院主人是如何通过玫瑰加深了与其他植物、其他人的连接。 随书附赠精心培育的植物图册,针对小庭院
环境空间是由 虚 的关系和 实 的形式共同构成的客观存在,这一定义从认识论的高度阐明了空间的本体意义,为环境设计的工作范畴厘清了边界。就 康养园宅 这一古典私园的当代表象而言, 康养 是内在动力,打造以 回归自然、修身养性、康体疗养 为生活目标的一种新生活方式; 园宅 是实体形式,把古典园林的审美之道纳入其中,人,不再是走出建筑进入自然环境,而是居住在园宅之中,充分感受纳入宅内的自然要素,体味自然。 本书分为五章,第d一章空间虚实论,第二章康养园宅的概念,第三章康养园宅的传统园林知识,第四章康养园宅与自然环境,第五章康养园宅设计。 本书可供乡村振兴策划师和建筑、景观设计师等参考使用。
作者在本书编写中,就景观设计中基本的造景元素——栽植、石景、水景、建筑小品等在景观空间中所呈现的种种关系,和所涉及的构图、色调、色彩等审美问题进行了阐述,用丰富的实例,生动、整体地说明快速表现图的作用与功能。本书同时采用新的快速表现分类理念,注重实用性,有助于广大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景观设计,更好地掌握专业的快速表现技法,力求将系统性的理论与感官化的图片结合,交相辉映,让读者通过对图片的直观感受和简明扼要的理论性提示,进一步获得对快速表现的许多关键问题更加明确而充实的认知。
......
花园集俱乐部编著的《造园行业规范指导手册》是以高标准工程定位,为庭院量身而作,提供专业的规范意见,讲解庭院工程的技巧施工。值得庭院从业人员人手一本! 本书介绍和归纳了施工技术与管理的理论实践知识,以专业的角度,将造园行业整个设计施工流程做了系统地梳理。从收费标准、签订合同范本、方案和施工图示范、施工工艺标准、验收规范以及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等方面,对庭院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进行探究,并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
本书是关于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深层次研究。本书采用历史学、地理学、生物学、建筑学等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并借鉴类型学、基因等概念,以文化景观为主线,以传统聚落为载体,挖掘和整理了传统聚落景观及其基因图谱,探讨了历史文化聚落景观区系。本书可为地理学、历史学、建筑学、规划学、文化学、社会学、旅游学等学科读者带来新的视角和新的感受。
本书以艺术品为轴线,其有代表性的工程均现场取材,归纳了巴塞罗那*的环境设计作品。对于中国的城市建设者来说,本书堪称是一本解决历史景观保护与城市开发之间矛盾的典范。 欧洲历史与文化的积淀使巴塞罗那成为西班牙第二大城市。以1992年主办奥运会为契机,巴塞罗那全面展开都市规模规划与建设。本书以艺术品为轴,介绍了其中许多有特点的景观设计作品,其有代表性的工程均现场取材,归纳了巴塞罗那*的景观设计作品。对于中国的城市建设来说,本书称得上是一本解决保护历史景观与城市开发之间的矛盾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