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实践性非常强的艺术丛书是为的艺术类学生和有经验的艺术爱好者所撰写,可以用作艺术学习中自学的向导或课堂教学的教材使用。 本书向大家展示了许多在平面上创造空间与深度视错觉的方法,包括透视规律的基本法则,并举例说明其在传统的自然风景与城市风景中的运用,同时也关注有意舍弃景深的画法,如蒙德里安的范例和其他一些现代艺术家的抽象画。本教程注重光影的运用以增强视觉效果,运用非同寻常的视角观察纵向结构、戏剧性的人体动态与特别视点的风景等。作者鼓励习艺者追求独创性并努力探寻个人原创性的艺术效果。十五种创作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参照历史上艺术家相关的表现手法,并配步骤图演示其绘制过程,丰富的作品将为学生们提供有益的范例。
在本书中,汤姆·特纳(Tom Turner)系统地介绍了欧洲园林的设计历史,采用近900张照片、平面图及示意图,来阐述欧洲园林设计的起源、成因和发展。他集中关注信仰、功能和设计理念,所涉及的园林史从“新月沃土”的农耕定居时期直至2011年。他将这10000年间的历史划分为10个部分,并对欧洲园林设计的主要历史阶段进行了详细介绍。(“新月沃土”指中东两河文明流域及附近一连串肥沃的土地,在地图上似一弯新月,美国芝加哥大学考古学家詹姆士·布雷斯特德于1906年首次命名。——译者注)距今10000年前,游牧民族散居在遍布森林与沼泽的欧洲大陆。在随后的1000年间,新石器时代的农耕技术逐渐向西和向北广为传播,并因游牧民族遇到的不同自然环境和文明环境而不断发生变化。欧洲园林历经了宅园、圣园和宫廷园林的不同发展时期。意大利园林中保留着古
苏州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2500多年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古树名木及传统花卉众多。这些花木是自然与人类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佐证,它们几经沧桑,展现着古朴典雅的身姿,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苏州花木考/园科园林绿化丛书》选取了苏州有代表性的传统花木:红豆、梅花、牡丹、桂花、琼花、玉兰、水仙、荷花、白皮松等,对其发展历史、在苏州的栽培应用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历史考证和研究阐述。《苏州花木考/园科园林绿化丛书》适合花卉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园林、园艺专业相关课程的参考书。
《上海近代园林史论》以丰富的档案资料为基础,以市政园林为重点,以现代园林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为主线,对近代上海的园林建设与管理,促进园林发展的内外动力,技术、制度、观念逐层推进的发展规律,以及园林发展对城市空间与社会生活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勾勒出近代上海园林发展的历史脉络,还原了近代上海园林的历史图景,深入剖析了上海近代园林的水平与特征。 《上海近代园林史论》的主体内容包括上海近代历史上的园林与上海园林的近代化两个部分。~5章分阶段阐述上海近代园林的发展历史与特征,以史述为主;第6章阐述上海近代园林的总体特征与功能、发展演变规律、影响与局限性,重在论述。 《上海近代园林史论》可供风景园林理论研究与上海近代史研究的相关人员、风景园林相关专业的师生与从业者阅读。
《品牌可视化:新时代品牌设计》精选了80多个可视化品牌设计项目,每个项目都可以通过形象化的图形元素让品牌生动化。读者可以从这本书的每个项目中汲取经验,让阅读的过程变成一段灵感启发与实践的旅程。
这套实践性非常强的艺术丛书是为的艺术类学生和有经验的艺术爱好者所撰写,可以用作艺术学习中自学的向导或课堂教学的教材使用。 本书向大家展示了许多在平面上创造空间与深度视错觉的方法,包括透视规律的基本法则,并举例说明其在传统的自然风景与城市风景中的运用,同时也关注有意舍弃景深的画法,如蒙德里安的范例和其他一些现代艺术家的抽象画。本教程注重光影的运用以增强视觉效果,运用非同寻常的视角观察纵向结构、戏剧性的人体动态与特别视点的风景等。作者鼓励习艺者追求独创性并努力探寻个人原创性的艺术效果。十五种创作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参照历史上艺术家相关的表现手法,并配步骤图演示其绘制过程,丰富的作品将为学生们提供有益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