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首都是开封,在当时,开封也被称为:东京。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时代,一个朝代首都的规划、布局是很有讲究的。由我们今人研究古人对于城市的规划和布局,给我们现代城市的规划和布局会带来启发。所以本书,作者通过9章内容,研究了东京—开封的城市街道、水系、内外城、皇宫等的规划,相信本书的内容会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注册建筑师考试辅导教材的编写作者自1995年起就先后参加了北京市注册建筑师考试辅导班的培训工作。编写作者以考试大纲和现行规范、标准为依据,在辅导班讲课教案的基础上,经多年教学实践的检验修改,于2001年为全国考生正式编写、出版了《注册建筑师考试辅导教材》,2003年进行了全面修订。为帮助考生复习,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教材编委会于2001年出版《辅导教材》的同时,又组织教师们编写了这本《模拟试题集》。从2003年至今每年都根据规范、规程的修订、更新和前一年的考试情况,对《模拟试题集》进行修订和补充。单选试题从2001年版的2200多道题增加到2010年版的4400多道题,相当于每年单选考试试题量的6倍,老师们为每道题均提供了解题提示和参考答案。作图试题从2003年版的60道题增加到2010年版的近l00道题,并为大部分作图题提供了参考答卷。
本书回顾了新广州站工程从建设决策到组织实施的历程;全面总结了建设管理、勘察设计、工程施工、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教训进行了认真分析。本书可供从事建筑工程、铁路工程的专业设计、施工人员参阅。
本书上册为启动区城市设计最终成果内容,阐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的总体要求,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具体做法,展示启动区未来的美好蓝图和宏伟愿景,图文并茂地阐述了启动区“中国画卷”、“华北水乡”、“城市风貌”、“建筑风貌”、“城市空间”、“设施保障”、“开发管控”的设计成果。下册集中展示城市设计方案征集12家应征单位方案和3家优胜单位深化设计成果,聚焦归纳先进理念、总体愿景、空间结构、亮点特色,形成系统完整、内容丰富、不断优化、不断演绎的设计过程和成果记录,为新区未来建设提供借鉴参考,体现“雄安质量”。
近年来,通过对外超大型城市发展历程中经验教训的总结,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规划工作在一个城市未来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规划设计得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才能真正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现有城市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增长速度过快、人口过度增长等,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从2000年起实施,到如今已经有9年的历程,这项考试制度为我国的城市规划事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材。随着执业资格制度的日益完善,其考试难度不断增大,竞争越来越激烈,据统计,从2004年以来,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每年都不超过10%,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我们组织一批在城市规划院、设计院工作多年的工程师共同编写了《2009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配套模拟试卷
本课题旨在通过引进精益制造理论,研究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 立足于理论创新和工程实践,创建基于精益建造理论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指导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走精细化管理之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辟新途径,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步伐。
建筑施工工法作为工程建设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范畴,已在整个建筑行业蓬勃发展起来。为指导从业人员熟悉并掌握编制施工工法的要领与技能,本书精选了50项已实施的工程建设施工工法实例,以帮助从业人员学习和参考,并达到普及施工工法的目的,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为全面提升建筑施工人员的科技素质、提高施工科技创新能力水平、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作出贡献。
李浈编著的《中国传统建筑木作工具(第2版)》是关于中国传统建筑最主要的工具木作工具及其相关建筑技术的史的研究。从木料加工工序,即伐木、制材、平木、节点及细部制作等几个方面,利用考古发掘材料和古代文献资料,从古代冶金技术发展、语言文字及数理认识进步等多种角度和渠道,对我国传统(即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后期)木作加工工具的发展及其配套使用情况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研究。重点对制材、平木工具,特别是框锯、平推刨的发明及发展进行了考证,并对木工的革命性工具的普及和建筑技术乃至建筑艺术等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的探讨。本书还对古代与木工相关的部分施工及校正工具诸如规、矩、准、绳等进行了整理、研究。以研究结果为依据,对古代建筑工具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本书适合建筑学专业师生、考古与文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