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皮肤病图谱(第3版)》分总论与各论,共23章,在第2版的基础上增加了美容皮肤科一章,其他章节内容也有些修改和调整。《常见皮肤病图谱(第3版)》重点介绍常见多发皮肤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依据和治疗要点,采用多年积累的典型皮肤病彩色照片为主,并配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两者相得益彰,互相参证。全书内容丰富,突出皮损,叙述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要而不繁,实用性强,可供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特别是社区医师、乡村医师参考。
本书是一部泌尿系疾病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的专著。全书分为五篇三十一章,共62万字,附图800余幅。 书中简明介绍了泌尿系解剖生理、正常肾超声图像、肾超声微泡造影等;系统论述了泌尿系疾病超声诊断的检查方法及鉴别诊断,超声图像的表现特点及其临床意义;详述了肾疾病介入诊断和治疗,如超声引导下的肾穿刺活检、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肾肿瘤射频消融微创治疗等。适于超声科医师及相关科室医师阅读。
《中醫古籍校讀法》是為學習研究中醫古籍閱讀方法而编寫的教材,主要供高等院校中醫類專業研究生使用。 本教材的編寫目的,是通過校讀理論的講授、校讀實例的剖析以及校讀實踐的訓練,使研究生正確把握校讀中醫古籍的方法,增强發現、分析、解决閱讀中醫古籍問題的能力。 清季俞樾《古書疑義舉例。序》指出:“執今日傳刻之書,而以為是古人之真本,譬猶聞人言筍可食,歸而煮其簣也。”竹之初生者為筍,而簣則是用竹片編成的床墊。傳刻之書並非古之真本,猶如簣並不是筍,以此說明今人傳刻之文,並非全是古人之真文。同樣,今人注釋講解之義,也並非全是古人的真義。為使所據之經是其本來的面目,便需要認真地校勘;為使所釋之義是其原有的意義,便需要準確地闆讀。具而明之,校讀法就是依據本書,參考他書,發現謬誤,探求理義,
张介安先生从医66年,专长于中医儿科,其在中医儿科理论方面自成体系,颇有特色,对厌食、积滞、咳喘、癫痫等疾病研究颇深,为富有实践经验的临床医学家。 蔡建新主编的这本《张介安儿科临床经验集》围绕张老独到临证心法及处方用药经验进行发挥,语言朴实,重点突出,灿然可观,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无机化学探究式教学丛书”第7分册。全书共5章,包括:电解质溶液基础,酸碱理论,酸碱强度,水溶液中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酸碱滴定和误差基本概念。编写时力图体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作为基础无机化学教学的辅助用书,本书的宗旨是以利于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为出发点,突出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以教师好使用、学生好自学为努力方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