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图谱: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是一部工具书,它成功地将解剖图片与简短、精确、实用的文字阐述结合起来,不仅能供初学者使用,*程度地满足读者的求知欲、好奇心,也可协助解决临床中的实际问题。本书有三个特点。一是篇幅宏大: 528页,含400多幅精美的绘图,超大版印刷,图片清晰,便于理解和学习。二是内容丰富:在系统地介绍了人体的概况、发生发育、基本组织等内容后,从不同侧面详细介绍了人体各个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组织特征。第三是基础与临床结合:在 人体概览 之后的每章末尾,都附加了与该章内容对应的常见疾病,不仅充分体现了基础理论知识在临床实际中的应用价值,而且能增加读者的学习兴趣。本书以解剖学图片为主,辅以组织学图片和病理学文字叙述,按照概览、皮肤、肌肉、骨骼、关节、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
《简明病理学技术》介绍了随着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在病理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病理技术人员不仅要会操作,而且要对各种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判读和分析。基因检测、数字化切片、计算机自动识别等新技术的发展,都要求病理技术人员必须具备诊断知识和研发能力。病理技术队伍需要临床医学、生物工程、计算机、物理、化学等各学科的人才,并加以病理技术操作能力和病理诊断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与现代病理学相匹配,才能培养出新一代的病理技术专家。
《临床诊疗指南:病理学分册》共61章100余万字。《临床诊疗指南:病理学分册》概括了诊断病理学的要点,反映了诊断病理学,特别是肿瘤诊断病理学的新进展;尽可能使内容达到准确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文字表述尽可能做到简明性、条目性和整体性。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遵照中华医学会的部署,组织60余位有关专家编写的。《临床诊疗指南:病理学分册》不助于病理医师的实际工作,也有助于相关学科临床医师和广大患者等各界人士了解有关的病理学知识。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病理学的传统技术和现代新技术及其应用。全书共分63章并含录:包括大体解剖和标本制作技术;细胞和组织标本制备的基础知识、原理和技术,电子显微镜的基础知识、原理和技术;免疫组织化学和核酸分子杂交等原位分子检测的理论和技术,分子生物学与病理学交叉应用的有关理论和技术,细胞凋亡和细胞增生活性的理论和技术;器官移植的组织配型和染色体标本的制备理论和技术;细胞通讯与细胞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动物实验、细胞培养、单克隆抗体技术和转基因及基因剔除技术;计算机图像分析,激光共聚显微镜以及远程病理技术;临床细胞和组织的分子病理诊断技术及应用等。本书编者注意在内容继承传统技术中的精华,并且力求与国际上新的病理学技术轨,反映学科交叉渗透和病理前沿的新技术。
本书是“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甲状腺细针穿刺(FNA)专题会议”的成果,研讨了甲状腺细针穿刺的报告术语和形态学诊断标准。 全书以“标本无法诊断”、“良性病变”、“滤泡性肿瘤或可疑滤泡性肿瘤”、“可疑恶性肿瘤”以及“恶性肿瘤”等总体分类为纲,包括Baloch等起草的各个具体分类的定义和形态学诊断标准。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病理染色技术是病理学重要组成部分,应用于各种病理诊断,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本书以刘增辉1984年编写的天津医科大学“卫生部委办病理医师进修班”讲义为基础,结合我们多年来实际工作经验、体会,以实用为主,主要供各级医院病理科技术人员及病理医师工作中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