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一种严重的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传染速度快,发病率、病死率高,常危及生命,造成重大灾难和惊人的经济损失。本书论述了流感的成因、类型与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流感成为致命性灾难性的原因,对流感的预防;还剖析了禽流感对人类的危害与防治,提出了流感大规模预防胜于治疗的观点。本书是一本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很强的医学科普读物,资料真实,论述详尽,通俗易懂,适于社会各阶层人士阅读。
是英语“AIDS”中文名称,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从发现至今还不到20年,但它在全球所引起的广泛流行,已使3000多万人受到感染,1000多万人失去了生命。直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有效的疗法能够治愈这种疾病,所以我们能够做的是尽可能地去了解它、防范它,使它不能危害到我们自身。本书汇集了众多专家的智慧,针对人们对预防控制各个方面最关心的100个问题,作了深入浅出、体贴入微的解答。
由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写,作为继续教育的自学教程的《流行病学原理——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在开展与健康相关的现状或事件的监测和调查时,所涉及的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基本步骤。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可以对公共卫生实践以及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本教材共包括六个章节,每一章节都提供了相关的练习和自我测验题,便于自学和检验学习效果。该书简单明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读性、可操作性,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调查的实践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生病时,很迷茫不知道要去医院的哪个科;看病时,稀里糊涂做了一堆检查;体检时,被医生的一句“需要做手术”吓得心惊肉跳--这些经历你可曾有过? 本书就是为这样的你准备的。 本书根据现阶段美国医师学会发表的方案,以通俗易懂、附带说明的形式详细阐述了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100种过度医疗,为患者理智就医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让我们能够根据病情正确区分真正该接受的治疗和坚决不该接受的过度治疗,避免不必要的治疗给身体和经济带来的双重伤害。本书介绍的100种过度医疗中不仅包含了癌症等重大病症的信息,还包含了日常健康检查、普通病症中的常见病等。 为自己、为家人,在进医院前要看看本书!
该书是21世纪出版的综合性结核病专著,是自1994年初版,1995年第二次印刷以来的再版本。全书共约100万字,三十六章,邀集四方结核病专家分别对肺内外结核的基础理论、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监测及控制对策作了阐述。内容丰富,文图并茂,新颖实用,反映了结核病研究动态,较初版增加了如结核菌分子生物学、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菌阴肺结核、难治性肺结核、结核病变态反应综合征、免疫缺陷相关结核病、细菌学检查的评价与展望、结核病的放射介入治疗以及循证医学与结核病等诸多新理论、新进展、新策略。为广大结核病工作者及其他临床医务工作者的有益参考书。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知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近70种,其中较常见的约30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群、家畜和野生动物健康,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传染。近年来,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在发达国家中,人们的生活环境高度城市化,生活水平较高,人类自身固有的寄生虫病有所减少,但伴侣动物和玩赏动物数量却大有增加,增加了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感染机会。在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生活水平较低,卫生条件较差,人类与家畜、家禽、野生动物及病原媒介的接触机会较多,因而感染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仍较普遍。因此,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仍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我国为发展中国家,饱受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危害。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
近年来,由于受生物、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血吸虫病疫情明显回升,对人民群众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就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国务院下发、转发和批准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纲要(2004~2008年)》。从此,在全国掀起了控制血吸虫病新高潮。
为方便佑安联盟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感染控制技术,我们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参考了《WH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以及兄弟医院感染管理的流程经验,将医院感染的监测、控制和管理方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编写成册,作为佑安联盟医院感染管理培训中心的培训教材,供学员使用,作为佑安联盟医院感染管理培训中心的培训教材,供学员使用。 本手册以国家颁发的医院感染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我院感染管理的多年经验编写。全书共分为三部分,部分是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第二部分是医院感染控制技术,第三部分是医院感染预防流程,每部分正文之后附有医院感染相关报表,以备参考和查阅。在编写过程和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新的法规在不断完善、陆续出台,若本书涉及内容与国家法规相矛盾,以国家法规为准。
学校是师生高度集中的场所,师生间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相互接触时间长,师生中一旦发生结核病,如果没有得到早期发现和控制,很容易在校园内传播流行。学校结核病疫情流行不仅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而且对学校的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带来很大的影响。近年来,全国不同地区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对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认识不足;学校师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欠缺、对结核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属地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学校对师生结核病疫情报告、监控和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结核病的早期发现、密切接触者筛查等疫情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从而导致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