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一种严重的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传染速度快,发病率、病死率高,常危及生命,造成重大灾难和惊人的经济损失。本书论述了流感的成因、类型与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流感成为致命性灾难性的原因,对流感的预防;还剖析了禽流感对人类的危害与防治,提出了流感大规模预防胜于治疗的观点。本书是一本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很强的医学科普读物,资料真实,论述详尽,通俗易懂,适于社会各阶层人士阅读。
本书共3篇16章。在绪论中介绍了消毒与病媒防制的用途、任务、现况、进展、以及现场防治运用的管理。篇主要介绍了消毒的概念;常见微生物的特性;消毒的方法、应用;消毒效果的监测、评价方法与管理。第二篇主要介绍了病媒昆虫的防制:包括病媒昆虫的危害;常见媒介昆虫的鉴别及生态习性、控制方法、杀灭效果评价方法和防制管理。第三篇主要介绍了鼠类的防制:包括鼠类的特征;常见鼠类鉴别与生态习性、防制技术;灭鼠药的安全使用与中毒诊断救治;灭鼠常用方法。 本书由多年从事消毒有害生物防制工作的专家、教授编写,内容新颖、实用,是高等医药院校师生选修教材,也是各级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有害生物防制公司等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读本。
是英语“AIDS”中文名称,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从发现至今还不到20年,但它在全球所引起的广泛流行,已使3000多万人受到感染,1000多万人失去了生命。直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有效的疗法能够治愈这种疾病,所以我们能够做的是尽可能地去了解它、防范它,使它不能危害到我们自身。本书汇集了众多专家的智慧,针对人们对预防控制各个方面最关心的100个问题,作了深入浅出、体贴入微的解答。
生病时,很迷茫不知道要去医院的哪个科;看病时,稀里糊涂做了一堆检查;体检时,被医生的一句“需要做手术”吓得心惊肉跳--这些经历你可曾有过? 本书就是为这样的你准备的。 本书根据现阶段美国医师学会发表的方案,以通俗易懂、附带说明的形式详细阐述了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100种过度医疗,为患者理智就医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让我们能够根据病情正确区分真正该接受的治疗和坚决不该接受的过度治疗,避免不必要的治疗给身体和经济带来的双重伤害。本书介绍的100种过度医疗中不仅包含了癌症等重大病症的信息,还包含了日常健康检查、普通病症中的常见病等。 为自己、为家人,在进医院前要看看本书!
临床流行病学是将现代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和社会医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临床医学领域,从患病个体的临床诊治扩大到患者群体特征的研究,以探索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等规律的一门方法学。临床流行病学强调严谨的临床研究中的设计、测量和评价(design、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n clinical research,DME),从患者群体角度出发,研究疾病的病因及其影响因素、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并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的证据,通过排除各种主、客观偏倚的影响,有助于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将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强调临床医疗决策都应建立在新近、临床科研证据的基础上,为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和筛检、预后评价、不良反应分析以及医疗质量评估的科学化提供最可靠的证据。临床流行病学作为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
在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观察临床症状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本书给出了优质的传染病临床彩色照片。第三版包含500余幅照片,并配以简洁而高水平的说明,这些有指导意义的说明为临床医师在诊断中得到关键结论提供了保证。 第三版最为; 对包括分支杆菌感染,特别是结核病和麻风病等内容进行了修订和扩展; 完全新的部分是艾滋病,包括病毒学、流行病学及其临闲特征; 内容涵盖广泛。 本图谱努力为学生和新执业和医生诊断常见疹病提供指导,为有经验的内科医生提供少见但重要的疾病的临床图谱。由于许多疾病很少见,而且又缺少图谱说明,因此把传染病的所有内容都包含在一本图谱中是不可能的。本书重点强调了疾病的临床方面,为了使书显得完整,对于致病微生物和相关病理又做了简洁说明。对图谱所附带的文字说明,本书做了必要的
第三版《病毒与的发病机制》综合论述了HIV/AIDS研究的现状,描述了科学家、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人员从1981年发现首例病例以来,怎样应对这一疾病的挑战。过去十年中在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加深了我们对HIV/AIDS的了解,并为药物和疫苗研制提供了新方向。 经过全面更新和修订,第三版全面简明地概括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并引用了大量参考文献。本书覆盖了研究的历史,并阐述了病毒、细胞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HIV怎样导致,以及人体免疫系统和抗病毒治疗怎样延缓的发生。书中的图表是对重点内容的补充和说明。参考文献部分是对现有HIV/AIDS科技文章最全面的索引。本书简明扼要,非常容易查找,对HIV/AIDS研究各领域做了全面综述,是学生、研究人员、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人员的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按照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的要求,结核病学分会组织编写了《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本书包括呼吸系统结核病,肺外结核病,结核病和相关疾病,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结核病的化学治疗,结核病的免疫治疗,呼吸系统结核病的外科治疗,结核病的预防和肺结核病常见急重症的诊疗共九章,计十余万字。在各章节中详细叙述了结核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及方案,重点介绍了抗结核药物品种和剂型,结核病化疗的基本原则,结核病的化疗对象,结核病化疗方案,药物剂量、用法、主要不良反应和处理原则,结核病的免疫治疗和呼吸系统结核病的外科治疗,以及肺结核常见急重症的诊疗,并简要提出了结核病预防的重点措施。本指南可供结核病专业机构的临床、防治人员及综合医院专业人员使用。
社区卫生服务的任务之一是以社区人群作为对象进行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它的许多工作诸如描述社区居民疾病的分布、发生和流行的规律,探讨疾病病因,进行社区诊断及社区居民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等都需要借助于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本书适合从事社区流行病学人员阅读。
这套教材的编写工作力求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体现长学制教学的水平,探索和尝试突破原有教材的编写框架;体现北医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果和总体水平,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指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有利于训练学生临床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双语”教材要求,将学生必须掌握的词汇编入教材之中,部分教材配有英语专业词汇只读光盘。
本书系统介绍了寄生于人体、畜、禽及有关动物体内的线虫病原群类;主要对线虫类病原的分类系统,包括隶属于杆形线虫目、蛔虫目(蛔虫亚目、尖尾线虫亚目)、圆线虫目(圆线虫总科、后圆线虫总科、毛圆线虫总科)、旋尾线虫目(旋尾亚目、驼形亚目、丝虫亚目)、鞭虫目以及膨结线虫目的常见线虫二百六十余种做了详细介绍;并介绍了各病原虫种的分类位置、形态特征、已知的生活史、宿主(中间宿主、辅加宿主和终末宿主)种类、流行病学特点、病害情况及防治方法等;同时重点介绍了病原生物学和流行病学;此外还介绍了与常见病原有关的其他种类的研究资料。全书附有插图三百六十余幅。 本书供综合性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专业教师、学生,医学院校病原学与流行病学专业教师、学生,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教师、学生,寄生虫病研究所、
全书分3篇,共65章。篇阐述了病原、宿主、媒介与疫源地、疫源地调查、监测,以及与人兽共患传染病相关的基础知识。第二篇介绍广义的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共26种或类别。第三篇介绍病毒,包括朊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共29种或类别。第二和第三篇分别阐述了每种传染病的病原、在自然界存在方式、侵袭人类的方式、诊断、治疗和防治策略等。全书内容系统、丰富,介绍了人兽共患传染病领域中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成果。 本书可以作为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的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读物,也可以作为医学院校学生和教师的参考读物。本书也适合作为关心卫生与健康事业人们的业余读物。
本书是在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全书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病毒和;中篇为的预防与治疗;下篇为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包括:病原学;免疫学;的流行现状;的诊断;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等。本书不仅可作为研究的重要参考书,而且也可作为医学院校对学生开设相关教育课程的教材及预防全民健康教育的普及读物。
本书首先对人兽共患传染病的定义、分类、流行和防控进行了总括,又针对外重新出现的和新出现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分别从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与病理学、临床学、实验室诊断、防控和进展等方面对社会危害严重、公共卫生安全告急、经济损失巨大的77种新旧人兽共患传染病作了详细的介绍和阐述,以期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和政府官员提供可资借鉴的原始材料。本书内容广泛新颖,方法具体可行,既有作者们长期从事传染病学工作的经验体会,又搜集和归纳了外传染病学、病毒学、细菌学以及寄生虫学研究方面的进展和成就。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研究生及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传染病学工作者以及医学和动物医学临床和实验室人员参
本书传承了《流行病学进展》系列丛书的理念与风格,着重介绍近年来外公共卫生领域和流行病学研究领域中热点或重点问题的研究进展,特别对传染病流行学的研究进展加以重点介绍。与《流行病学进展》(1~10)卷相比,本书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1.系统介绍了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等新发传染病的研究进展。 2.系统介绍了、结核病等流行情况严重的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进展,同时,介绍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株消灭后的流行病学问题,为新时期传染病的控制提供策略依据。 3.对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域中的方法与技术问题,如传染病监测整合策略、地理信息系统在传染病监测中的应用、现场流行病学以及医院感染等方面的问题也作了详细的介绍。 4.对慢性非传染,如心血管疾病、儿童肥胖及代谢综合征、子宫内膜癌以及精神
本书依据Genbank的数据,将非典型 肺炎SARS冠状病毒基因全序我对比后认为,目前全世界为18变种:即多伦多2NC(Tor2NC)=多伦多(Tor2AY),台湾1(TW1),新加坡2679(Sin2679),新加坡2677(Sin2677),新加坡2774(Sin2774),新加坡2500(Sin2500),新加坡2748(Sin2748),香港中大-su10(CUHK-w1),法兰克福(F rankfurt),乌尔巴尼(Urbani),香港大学(UHK),香港中大-W1(CUHK-w1),北京1号(BJ01),北京2号(BJ02),北京3号(BJ03),北京4号(BJ04),浙江01(ZJ01)和广州1号(ZJ01),并列出了它们的亲缘关系,非典型肺炎SARS冠状病毒基因全序列可能有1987bp,便各变种实有数为19705-29757bp,丢失数为30-80bp,丢失的位置也不同,其原因尚不明。各变种间差异数为:1-72,说明变异明显有异,可能非同一来源。书中18变种的基因全序列对比数据可用来鉴定已知种类和新变种。
《手足口病》介绍了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临床表现过程、主要症状特点,以及预防消毒隔离措施、治疗方法等有关手足口病的各方面知识,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浅显易懂,便于读者掌握,可供家长、幼儿园和学校老师等参考使用。
为农民朋友编写避险防灾科普读本的念头已持续了两年,始于一份台风意外伤害的调查报告一台风的伤害高峰在台风前而不是台风时——虽然很简单的调查结果,但却让许多人都诧异。群众中还有多少应急观点、应急措施是错误的,但却又是在广为传播、实施的呢?避险防灾的技术有别于高血压等慢的预防,瞬时性、严重性、突变性,都要求应急应当果断、正确。而向农民朋友传播避险防灾知识的念头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更是强烈到了极点——必须让更多的老百姓认识危险、防范危险!在灾难与意外面前,假如你懂得一些自救、互救的知识,也许危险就会擦肩而过……本读本延续了同一系列的问答形式,短短100问要写尽农民朋友常遭遇的意外伤害与灾难问题总是觉得太少了,突出了交通伤、溺水、烧烫伤、气管异物等常见意外伤害及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重
这是一位临床医生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学习体会编写的书。 按自己的认识选择和把握内容,与某些传统的概念不尽一致。 对一些日常诊疗事项,结合基础知识,有较详尽的讨论,也有一些其他书刊尚未充分阐述过的内容。 此书的主旨是与临床同道们交流临床经验和对相关基础知识的认识,使我们的诊断思维更活跃、治疗措施更合理。 基于临床讨论基础问题,试图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实际的密切联系。 希望本书对提高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水平能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