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介绍了寄生于人体、畜、禽及有关动物体内的线虫病原群类;主要对线虫类病原的分类系统,包括隶属于杆形线虫目、蛔虫目(蛔虫亚目、尖尾线虫亚目)、圆线虫目(圆线虫总科、后圆线虫总科、毛圆线虫总科)、旋尾线虫目(旋尾亚目、驼形亚目、丝虫亚目)、鞭虫目以及膨结线虫目的常见线虫二百六十余种做了详细介绍;并介绍了各病原虫种的分类位置、形态特征、已知的生活史、宿主(中间宿主、辅加宿主和终末宿主)种类、流行病学特点、病害情况及防治方法等;同时重点介绍了病原生物学和流行病学;此外还介绍了与常见病原有关的其他种类的研究资料。全书附有插图三百六十余幅。本书供综合性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专业教师、学生,医学院校病原学与流行病学专业教师、学生,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教师、学生,寄生虫病研究所、防疫
该书是21世纪出版的综合性结核病专著,是自1994年初版,1995年第二次印刷以来的再版本。全书共约100万字,三十六章,邀集四方结核病专家分别对肺内外结核的基础理论、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监测及控制对策作了阐述。内容丰富,文图并茂,新颖实用,反映了结核病研究动态,较初版增加了如结核菌分子生物学、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菌阴肺结核、难治性肺结核、结核病变态反应综合征、免疫缺陷相关结核病、细菌学检查的评价与展望、结核病的放射介入治疗以及循证医学与结核病等诸多新理论、新进展、新策略。为广大结核病工作者及其他临床医务工作者的有益参考书。
《消毒技术与应用》是全面系统介绍传染病消毒技术的书籍,共分十二章,包括总论、常用消毒方法、常用的化学消毒剂、重点介绍了医院感染与消毒、传染病疫源地消毒、生活饮用水消毒、餐饮行业消毒、相关场所消毒、血液及其制品的消毒、生物战剂污染的消毒、重要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与消毒以及消毒效果的监测方法。《消毒技术与应用》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特别是基层专业人员、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消毒服务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需要开展预防性消毒工作的有关单位、部门或场所的指导用书。
该书是21世纪首次出版的综合性结核病专著,是自1994年初版,1995年第二次印刷以来的再版本。全书共约100万字,三十六章,邀集四方结核病资深专家分别对肺内外结核的基础理论、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监测及控制对策作了系统阐述。内容丰富,文图并茂,新颖实用,反映了结核病研究动态,较初版增加了如结核菌分子生物学、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菌阴肺结核、难治性肺结核、结核病变态反应综合征、免疫缺陷相关结核病、细菌学检查的评价与展望、结核病的放射介入治疗以及循证医学与结核病等诸多新理论、新进展、新策略。为广大结核病专业工作者及其他临床医务工作者的有益参考书。
MichaelB.Gregg编著的《现场流行病学(第3版)》与前两版相同,堪称为一部具性的系统介绍现场流行病学理论和方法的学术著作,也是一部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用指南和操作手册。第3版对大部分章节的内容做了更新和扩充,突出了现场流行病学的概念、理论体系和基本方法。着重阐述了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现场调查的组织、设计和实施,调查结果的描述、分析和发布,以及爆发疫情的干预和应对。还阐述了现场流行病学中计算机的应用,尤其是与法律、托幼机构和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实验室的关系,以及国家各相关部门的协作、低收入国家的援助等特殊问题。在第2版增加了现场流行病学在生物恐怖应对、自然灾害救援、职业病和职业伤害处置中的作用等内容的基础上,第3版又增加了免疫预防和环境相关疾病爆发调查两章,并且给出了应用实例,使现
《卫生领域质性Meta研究--Meta分析和Meta综合实践指南》是《护理研究方法系列丛书》的第三册。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做Meta研究的教材。需要注意的是,Meta研究并不适合初做研究者和胆怯者,它是一种仅适于富有经验的研究者使用的高级研究方法。要做Meta研究,研究者必须非常熟悉所选样本(研究报告)中的理论和研究设计。Meta研究是针对围绕某专题的已发表的研究报告进行深入分析,只有当研究数据库足够大时才能完成。Meta研究是一项费时、冗长的学术研究过程,通常在急需寻求护理领域中某些重要问题的答案时采用。
本书全面涵盖了传染病管理、性病管理、结核病的管理、免疫预防和生物制品管理等内容。 本书介绍了医院在现行卫生体制下应该承担、的一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管理、性病管理、结核病管理、地方病与寄生虫病防治、免疫预防、消毒隔离、慢性病防治、职业病防治、放射卫生和医院健康教育等10个部分,每部分内容都列出了具体的工作内容与一些工作要求,规范了医疗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同时也把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作为附录供读者参考。 本书主要供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在工作实践中使用。
近年来,由于受生物、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血吸虫病疫情明显回升,对人民群众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就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国务院下发、转发和批准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规划纲要(2004~2008年)》。从此,在全国掀起了控制血吸虫病新高潮。 2001~2005年,广大血吸虫病防治科研人员紧密结合我国血防形势,积极贯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方针,在流行病学、疫情监测、诊断技术、灭螺药物与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特别是在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为
《病媒生物综合防制技术指南》共分9章,章为组织管理,主要介绍病媒生物防制政策法规方面的内容;第二到第六章为主要病媒生物(蚊、蝇、蟑、鼠、蚤)防制的应用技术,主要介绍这些病媒生物的生态学特点、习性和生物防制、物理防制以及化学防制等实用技术;第七章为应急控制技术,主要介绍在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怎样有效防制病媒生物的危害;第八章为现场考核方法与技术,介绍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过程中,评价卫生城市创建工作质量的现场考核检查;第九章是卫生杀虫药械,主要介绍在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中所用的器械、药品以及使用方法等。 《病媒生物综合防制技术指南》由从事病媒生物监测、防制和研究工作多年的专家编写而成,内容科学实用,操作性强,为从事爱国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以及有害生物防制的专业
本书共分为21个章节,其中总论部分包括5个章节,分别为疫苗接种原理、免疫接种的一般建议、卫生保健人员和接种者的免疫接种策略、疫苗安全、疫苗储存和管理。各论部分共16个章节,每个章节包括对该病的概述、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医学处理、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美国发病的长期趋势、疫苗详述、免疫程序和使用、免疫接种禁忌证和慎用证、免疫接种后不良反应、疫苗储存和管理等,并在每个章节后附有参考文献。本书内容丰富、概念清晰,既全面又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