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控与事件应急处置试题集》由专家编写。全书分两部分:部分包括应急管理基础知识,应急预案和(或)技术方案,应急法律法规与工作规范,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传染病基础知识,呼吸道、肠道、虫媒与自然疫源性及其他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检验,疾病监测与疫情和(或)事件应急处置等;第二部分为传染病案例。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传染病防控与事件应急处置试题集》题量大、范围广、实用性强。《传染病防控与事件应急处置试题集》可供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竞赛、职业医师考试、职称晋升考试时使用,也可供卫生管理人员和临床医师参考。
《现代流行病学(第2版)》由全国知名的流行病学老专家和具有专长的中青年学者共同编写而成,以介绍的流行病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为重点,同时保持了现代流行病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全书共分4篇41章,分别介绍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资料分析及其应用。内容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吸收了国际研究成果,是目前、最全面和最实用的流行病学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参考书。对在基础、临床、预防及卫生管理领域工作的非流行病学工作者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食源性疾病应急管理(德国应对O104大肠杆菌疫情启示)》以德国大肠杆菌疫情案例为线索,系统介绍了德国及欧盟食源性疾病疫情应对处置与管理体系,并总结了德国在大肠杆菌疫情应对中的经验与启示。在此基础上,比对我国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与食源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系统建设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为提高我国食源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与准备水平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食源性疾病应急管理(德国应对O104大肠杆菌疫情启示)》由郝晓宁、张振忠、薄涛主编。
《自然灾害与相关疾病防范》以问答方式,分为总论和各论。总论部分涉及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灾害脆弱性、卫生需求、评估、应对、减灾救灾、监测、风险沟通、医疗救援、心理干预、疾病防控、免疫接种、尸体处理、环境卫生、卫生处理等;各论部分包括常见的台风、洪灾、泥石流、地震、海啸、森林火灾、冰冻灾害、旱灾、高温等9种自然灾害和天气,《自然灾害与相关疾病防范》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突出现场感,内容简明实用,可操作性强。
《食源应急管理(德国应对O104大肠杆菌疫情启示)》以德国大肠杆菌疫情案例为线索,系统介绍了德国及欧盟食源疫情应对处置与管理体系,并总结了德国在大肠杆菌疫情应对中的经验与启示。在此基础上,比对我国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与食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系统建设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为提高我国食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与准备水平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食源应急管理(德国应对O104大肠杆菌疫情启示)》由郝晓宁、张振忠、薄涛主编。
本书章至第六章为统计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第七章至第十四章是以研究设计为主线,结合数据介绍分析策略,同时介绍统计学方法;第十五章至第十七章为选修内容;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是预防医学专业的必修内容;第二十章是以书面讲座形式介绍其他常用统计方法。本书配套光盘中含有6个实例的研究设计简介、数据和统计分析介绍、其他常用统计方法介绍。此外该光盘还介绍了Stata软件、SPSS软件和SAS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本书一些例题中统计分析的三种软件实现。 本书主要的特色是强化统计学应用的基本概念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可以作为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七年制临床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其他医学专业学生的卫生统计学教材,也可作为数据分析的入门教材。
《中国卫生年鉴》是由卫生部主办,由卫生部、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共同编写,综合反映我国卫生工作各方面情况、进展、成就的资料性工具书。本书自1983年以来,已出版24卷,本卷为2007卷,收编的内容截至2006年底。 本卷分为11个部分:1.重要会议报告;2.政策法规;3.工作进展;4.军队卫生工作;5.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工作;6.学术团体和群众团体;7.人事与干部;8.卫生工作纪事;9.卫生统计信息工作;10.附录;11.卫生行业单位介绍。 工作进展部分下设18个专栏:1.疾病预防控制;2.爱国卫生运动;3.卫生应急;4.卫生监督执法;5.国境卫生检验检疫;6.农村卫生;7.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8.医政管理;9.医学教育;10.医学科学技术;1l.
《现代流行病学(第2版)》由全国知名的流行病学老专家和具有专长的中青年学者共同编写而成,以介绍的流行病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为重点,同时保持了现代流行病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全书共分4篇41章,分别介绍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资料分析及其应用。内容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吸收了国际研究成果,是目前、最全面和最实用的流行病学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参考书。对在基础、临床、预防及卫生管理领域工作的非流行病学工作者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卫生年鉴》是由卫生部主办,由卫生部、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共同编写,综合反映中国医药卫生工作各方面情况、进展、成就的资料工具书。 本书自1983年以来,已出版23卷,本卷为2006卷,收编的内容截至2005年底。 本卷分为11部分:1.重要会议报告;2.政策法规;3.工作进展;4.军队卫生工作;5.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工作;6.学术团体和群众团体;7.人事与干部;8.卫生工作纪事;9.卫生统计信息工作;10.附录;11.卫生行业单位介绍。 工作进展部分下设19个专栏:1.疾病预防控制;2.爱国卫生运动;3.卫生应急;4.卫生监督执法;5.国境卫生检验验疫;6.农村卫生;7.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8.医政管理;9.医学
本书收录了检验检疫一线口岸局截获的杂草、病毒、线虫、软体动物等各类标本204种。配以标本彩图。介绍了这些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本书以彩图形式,描述了动植物的体征、基本信息、分布等情况
《自然灾害与相关疾病防范》以问答方式,分为总论和各论。总论部分涉及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灾害脆弱性、卫生需求、评估、应对、减灾救灾、监测、风险沟通、医疗救援、心理干预、疾病防控、免疫接种、尸体处理、环境卫生、卫生处理等;各论部分包括常见的台风、洪灾、泥石流、地震、海啸、森林火灾、冰冻灾害、旱灾、高温等9种自然灾害和天气,《自然灾害与相关疾病防范》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突出现场感,内容简明实用,可操作性强。
《自然灾害与相关疾病防范》以问答方式,分为总论和各论。总论部分涉及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灾害脆弱性、卫生需求、评估、应对、减灾救灾、监测、风险沟通、医疗救援、心理干预、疾病防控、免疫接种、尸体处理、环境卫生、卫生处理等;各论部分包括常见的台风、洪灾、泥石流、地震、海啸、森林火灾、冰冻灾害、旱灾、高温等9种自然灾害和天气,《自然灾害与相关疾病防范》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突出现场感,内容简明实用,可操作性强。
《现代流行病学(第2版)》由全国知名的流行病学老专家和具有专长的中青年学者共同编写而成,以介绍的流行病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为重点,同时保持了现代流行病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全书共分4篇41章,分别介绍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资料分析及其应用。内容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吸收了国际研究成果,是目前国内、最全面和最实用的流行病学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参考书。对在基础、临床、预防及卫生管理领域工作的非流行病学工作者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十六七世纪的英国,鼠疫频发,它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危害,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工商业活动受挫,也引起了社会的动荡不安。鼠疫爆发虽然是一种生物学的、医学的过程,但是却与人类环境密切相关。面对鼠疫,临床医学尚不能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因而阻断鼠疫的传播渠道就成为最重要的防疫手段,这种阻断方法在当时叫做隔离 这一有组织地防疫行动在英国历史上尚属,也由于推行过程中牵涉到不同集团、阶层之间的利益,因而隔离推行过程中一直充满着争议和矛盾,但是隔离政策最终还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为以后的传染病预防积累了重要的经验教训。除了隔离之外,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环境也是诱发鼠疫的重要原因,政府便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环境卫生进行了整治,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在隔离推行的过程中,还逐渐建立了死亡统计制度,这对政府及
本书反映了中国2007-2008年医药卫生领域的发展,记录了一年来发生的大事,包括重要会议,重要领导人的讲话,重要法规出台,重要人事变动,重要科技成果,重要数据,重要活动,等等,是我国医务工作者了解我国医学领域状况的工具书。该书由卫生部长主编,卫生部官员及各省市卫生厅局级工作人员参编。 本卷分为11个部分:1.重要会议报告;2.政策法规;3.工作进展;4.军队卫生工作;5.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工作;6.学术团体和群众团体;7.人事与干部;8.卫生工作纪事;9.卫生统计信息工作;10.附录;11.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