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创面修复外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要点、常用技术操作、值班工作、新技术和新方法、创面敷料及常用药物的种类和应用等进行了精练的总结和介绍,内容全面,简洁新颖,查阅方便,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临床实用性,是一本能够直接指导临床工作的“口袋书”,适合创面修复外科医师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外科医师参考。
《常用临床医学诊断名词释义与I编码》收录了目前住院病历覆盖的29个临床,共计20000余条常用医学诊断名词(含中文名词、英文名词),以及其对应的国家临床版2.0疾病诊断编码(I-10)和I-10医保疾病诊断分类与代码(20191201)。书中所列临床医学诊断名词参照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编制、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常用临床医学名词(2019版)》一书。该书各按医学诊断名词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序。书中所列编码均由浙江省内知名病案编码专家、相关临床医学专家审校,部分编码经多名病案编码人员与临床医师反复沟通后确认。 《常用临床医学诊断名词释义与I编码》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机构中的病案编码人员、临床医师及医保管理人员和相关行政管理人员使用,可作为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RGs)质量评价及DRGs医保支付业务参考用书,亦适用
《儿科主任查房》是为了满足工作在临床一线的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提高诊疗技术需要,组织长期在临床工作的,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的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撰写的临床用书。全书分11章,内容包括(以儿科为例)新生儿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遗传代谢、感染、危重症疾病、其他疾病,共涉及113个病例。本书所选病例有典型教学意义,病情危重复杂,治疗过程曲折,能为临床一线的医师提供参考或指导。每一个病例从病历摘要、主治医师查房、次主任查房、第二次主任查房4个层面整理撰写,重点介绍主任查房阐述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及制定的诊治新方案,力求引导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医师开拓思路,借鉴经验,提高诊疗技术,满足患者需求。是儿科临床
本书共分为12章,内容包括血液成分与血液安全、血型血清学基础与输血相关的实验诊断、临床输血程序、内科输血、外科输血、围术期输血和大量输血、妇产科输血、儿科输血、输血不良反应、输血治疗和技术、输血质量控制、细胞治疗技术。书后还有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本书主要供输血科(检验科)人员、血液中心(血站)工作人员、临床各科医师、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等相关人员参考。本书可供相关研究人员及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胰腺疾病基础与临床》由来自全球各大胰腺中心的 271 位著者精心编写,从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出发,基于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的循证医学证据,通过十部分、 148章内容对 胰腺 这一人体重要器官的*新基础及临床知识做了详尽阐释。
本书是全科医学领域内极负盛名的经典之作,由澳大利亚全科医生约翰?莫塔(John Murtagh)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编写而成。全面介绍了全科医学基础、全科医学诊断视角、全科医学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不同人群、不同类型的常见疾病,将专科诊疗和全科医学的理念有机融合,从社区应用的角度介绍了全科医学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强调对疾病的快速诊断,并涵盖了对突发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 第5版新增中枢神经的感染、难民的健康等章节,并拓展了旅游医学、热带医学、围绝经期和骨质疏松症等内容。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医护人员佳作,亦可作为全科医学培训教材和家庭常备用书。
《全科医学(翻译版)》在结构上分为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全科医学实践两大部分,在内容上涵盖了内科、外科、妇产科、神经科、五官科及心理医学等各个学科及其重要分支。《全科医学(翻译版)》不仅斟酌了全科医学基本理论的深度与广度,更注重教材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尤其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科医疗实践,强调临床实用性,引导全科医师规范行医。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治疗外伤性白内障方面的经验总结,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和推荐技术、显微联合手术、手术方式及人工晶状体的选择三大部分,配有多幅手术图片和手术录像,以期对中青年眼科医师的临床工作有所指导和裨益。
《沈绍功全科临证精要》作者是国家级名老中医、沈氏女科19代和20代传人、北京卫视养生堂《600年的养生秘诀》主讲嘉宾沈绍功、沈宁父子合力挖掘家学编著的力作——沈绍功全科临证精要。书中主要介绍父子俩系统总结沈氏女科历代学术经验并沈绍功结合自己50余年的临证心得,涵盖了各种有效的辨病方法、各种实用的保健方子、各种简单疾病的自我调理以及各种大病的预防措施。
《临床检验管理与技术规程(第2版 套装上下册)》与第一版相比,第一篇临床实验室管理差不多是全新版,反映了近几年的最新进展,如不同医疗机构间的检验结果互认、临床实验室认可、独立实验室发展、床边检验(POCT)的质量管理等等,同时为适应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转变,增加了第五章临床实验室与临床的沟通及其途径。 在第二篇血液学检验中,血液细胞自动化分析项目安排在前,手工法操作的内容安排在后。 在第三篇体液及脱落细胞学检验中,第一版的“干式化学分析”改为“尿液干化学自动化仪器分析”、“尿液沉渣自动化仪器分析”,然后是手工操作项目,并增加了第十章“体液脱落细胞学检查”。 在第四篇生物化学检验和第五篇免疫学检验中,对章节的安排作了重大调整:将原来分散在生化或临检以及免疫检验中的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