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特点是系统地介绍了色努脊柱矫形器新的设计理念、发展历程和制作方法。在新的设计理念中,色努先生特别强调并长期坚持在脊柱侧弯的凹侧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患者依靠每次的呼吸运动能主动地、动态地矫正侧弯畸形的观点。这一观点很像我国中医治疗中的动静结合。基于这一观点,色努先生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在脊柱侧弯矫形器设计和制作中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ICF核心分类组合临床实践手册》分为两个部分,部分介绍了功能和残疾的理论,ICF分类体系和方法,ICFCORESETS开发的理论和规范,以及如何在临床中运用ICFCORESETS第二部分以实例讲述了不同的ICF核心分类组合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该书作为临床实践的手册,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和研究价值,而且在临床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ICF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在康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于康复临床教育、康复临床功能描述与评定以及建立康复临床信息系统和进行基于功能的康复临床质量管理和康复绩效评估与临床统计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书内容比较丰富,编排图表适当,有助于读者的阅读理解。作者从如何书写病历、病程记录、出院记录、接管记录、手术记录、分娩记录等直至对常见症状、体征、化验的鉴别诊断及其临床意义都作了精练的解释。对各科常见的血气分析、酸碱平衡、体液和电解质紊乱、营养和饮食、全胃肠外营养以及成分输血治疗也进行了扼要的讨论。床旁操作一章,不常用的胸、腹腔窗刺、骨髓穿窗刺等,还有现在抢救常用的气管插管、胃肠道插管、中心静脉插管、肺动脉导管等,对操作的程序、指征及禁忌证都作了详细解释并附了相应的图解,使学习者获益匪浅。 本书对重症监护、呼吸监护、外科缝合与伤口处理也作了介绍,对初学者医学知识面的扩大有很大帮助。
为配合我国康复医学专科医师的培养和康复治疗师的培训,结合近年来学科的发展,编者在《现代康复治疗学》(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准备为大家献上《现代康复治疗学(第2版)》。本书的目的是为康复科医师以及相关临床学科的医师、治疗师提供一本较全面的康复医学治疗参考书。本书以外先进的、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主,力求内容新颖,实用性强。
本书主要介绍了关节镜手术的技术特点、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对于不同的手术方案术后的康复训练计划进行了详细介绍,还配有康复训练动作示意图片和视频,有助于手术医生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也有助于患者更好地了解关节镜手术的益处、风险和术后康复训练。
该套丛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实践操作以解决实际问题。具体编写时以临床工作为核心,对操作要点、临床常见问题、治疗注意事项进行重点讲述,特别是要阐述治疗中容易发生的错误,以案例分析,给出相应正确的、科学的、安全的治疗方案,以促使康复治疗师对康复治疗技术有好的认识并提升临床运用的能力。对于一些重要且不易用文字和插图表述清楚操作技术,将通过二维码关联相关操作视频。
王学锋、滕本秀、欧阳锡林主编的《临床输血1000问》采取问答方式解读了有关临床输血的相关问题。全书共分十篇,分别从临床用血法规篇,血液成分及血液衍生物产品篇,临床用血程序篇,临床输血实践篇,临床输血护理篇,血液安全篇,自身输血篇,科学用血篇,输血进展篇及献血与输血相关知识篇,解读了临床输血医学的理论知识及输血的进展。每篇前均有简明扼要的导读,突出了该篇的要点。该书汇集了的临床输血知识和观念,综合介绍了临床输血工作者的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科学严谨,要点难点解读,操作性强,适用于基层医务工作者和医院教学的学生参考。
《ICF核心分类组合临床实践手册》分为两个部分,部分介绍了功能和残疾的理论,ICF分类体系和方法,ICFCORESETS开发的理论和规范,以及如何在临床中运用ICFCORESETS第二部分以实例讲述了不同的ICF核心分类组合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该书作为临床实践的手册,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和研究价值,而且在临床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ICF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在康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于康复临床教育、康复临床功能描述与评定以及建立康复临床信息系统和进行基于功能的康复临床质量管理和康复绩效评估与临床统计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疾病谱的变化,刘乃丰和孙子林主编的《临床医嘱手册》包含了更多的内科及儿科病种,突出常见病和多发病。既介绍基本诊疗措施,又适当反映该学科领域新进展,借鉴国际上的临床治疗指南。每个病种按不同型别、病期、缓急程度列出诊疗程序,提出诊疗思路。儿科部分中如与内科相同的疾患,均在内科疾病的注处列出具体的诊断与处理原则,读者应根据儿科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
康复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在我国已经得到卫生部的确认。这样,就对长期以来关于“什么是康复医学”的争论给出了结论,从而也在康复医学的学术内涵上得以与国际接轨。但是作为一个执业的康复医师,在基本的康复医学理论、技术和操作上,必须达到什么水平才能基本与国际接轨,这还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同时也是提高我国现有康复医师水平所必须了解的。为此,在卫生部的指导下,启动了我国的“专科医师”培养制度。“专科康复医师”的考核、认定和注册,即将成为我国医师毕业后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主要的行业管理手段。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等行业和学术团体也都在卫生部的支持下,积极地开展了工作。卫生部审批了批“专科康复医师培训基地(试行)”、制定了有关“专科康复医师培训基地标准”、
本书从基础、临床、康复治疗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与瘫痪有关的知识。全书分为四个部分:1.瘫痪康复基础主要介绍与瘫痪康复有关的解剖、生理、运动的发育及控制以及脑的可塑性等方面的知识。2.瘫痪功能评定包括临床评定、神经电生理检测、认知功能评定、语言吞咽功能评定、心理评定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评定。3.瘫痪康复技术与方法介绍了与瘫痪康复有关的实用性、操作性技术。4.常见瘫痪康复治疗包括脑卒中、颅脑外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儿童脑瘫、帕金森病以及多发性硬化等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方法。本书适合于各级综合医院,各类康复中心、疗养院、基层医院中从事康复工作及相关科室的临床医、技、护人员,如康复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儿科、老年病科等,也可作为高等及中等医学院校中康复医学、康复治疗、康复
吴毅主编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康复医学科示范案例》以康复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为纲,针对康复医学临床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病例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康复医学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标准康复诊疗过程和处理规范。本书旨在通过122例典型病例讨论,培养读者“密切联系临床,举一反三”的临床思维能力。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康复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也可供康复医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从事康复临床工作的医师、治疗师以及其他专业的医师使用。
本书共分13章,详细论述了目前康复医学常用技术,其中既包括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又包括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如针刺、艾灸、埋线、导引,及其与康复临床的结合思路与方法等。本书以康复科常见疾病为纲,将治疗技术与临床紧密结合,突出实用性,是临床康复及治疗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