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先你学习代谢和营养的基本概念、途径与调控。书中概述了代谢和营养紊乱的基本病理,并列举更多学生在早期临床实习会遇到的常见病症。第二部分则通过对有症状表现患者的临床分析,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加以整,包括最常见的主诉,如何采集病史、体检、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及进一步的诊断方案。由选择题、简答题和问题题组成的第三部分则能让你在学完本课程以后评估你取得的进步和你的水平。
本书是关于如何正确防治常见肝病的科普读物,分为部分共13章。部分简要介绍了肝脏的生理功能以及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目前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治疗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介绍上述3种肝病的营养治疗。作者在阐述“乙型肝炎不仅发病率高,而且特别容易转为肝硬化,并有可能形成为肝癌”这一事实的同时,指出了这种现象多因不正确的治疗而产生,强调了对慢性肝炎采用正规的治疗原则的重要性。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通俗易懂,针对性强,适于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及其家属阅读,也可供基层医生在肝病防治工作中参考。
作者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以大量造影图片和示意图,真实、形象地介绍了消化器官血管的放射线解剖及变异,在此基础上着重描述了消化系统疾病的血管造影表现。并从临床实用出发,介绍了血管造影的具体方法和阅片要点,便于读者充分掌握消化系统血管介入知识及血管诊断技术。本书专业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强,可供消化内科、腹部外科、放射科、肿瘤科、介入科和肝病等学科各级临床医师学习或参考。
本书是由临床肝病专家首都医科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段钟平教授和天津市传染病医院朱理珉教授组织数十位临床经验丰富的资深肝病专科医师,整理出来的近年他们在临床工作中亲自诊治的122个疑难或危重肝病相关病例,以教学查房的形式,把疾病诊断与治疗的过程、经验、体会,甚至诊疗失败的教训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也反映了相关肝脏疾病的外诊治进展。本书特色:①内容丰富,涵盖临床能够遇到的多数疑难、重症肝病类型;②形式新颖,完全按照教学查房的形式,分析深入浅出、十分系统;③病例宝贵,每一个病例都是作者亲身经历,不少还有最终随访结果与病理结果;④实用性强,对各级、各类涉及肝病临床与教学的医务人员都很有参考价值,可作为肝病内科、肝胆外科、感染科、消化科及其他内科医师的实用参考书,也可供临床带教及教学查房使用。
聂青和编著的《感染性腹泻病》第2版,是由长期从事感染性腹泻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和预防的专家们共同编写。全书共12章,涵盖了理论、临床、实验、预防等内容,从理论到实践全面系统地将感染性腹泻病加以论述,介绍了感染性腹泻病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感染性腹泻病》由三个体系构成:一是集中反映了近年来感染性腹泻病领域取得的成果及研究进展;二是以基础研究指导临床实践;三是介绍了基础实验及分子生物学等现代医学技术进步及应用对感染性腹泻病研究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同时,对近年来普遍受关注的问题,如旅游者腹泻、非常时期急性感染性腹泻、微生态制剂应用等,以及对新发传染病中的致腹泻病原体,如:人芽囊原虫、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均有所介绍。
本书阐述了胃肠道间质瘤的流行病学、发病趋势、肿瘤起因、分子水平的改变、C-kit基因、PDGFRA基因,以及野生型的改变。从病理学角度探讨了诊断标准及良、恶性的争论,以及与其他软组织肿瘤的鉴别诊断等。在影像学方面介绍了靶向治疗后的Choi标准评价疗效。在CT、磁共振显像、PET一CT的临床应用及价值予以不同的描述。该书同时将目前的诊断及内镜下治疗的方式介绍于读者,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腹腔镜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手术技巧以及可能性与适应证,还详尽介绍了外科手术如何治疗不同部位的间质瘤,如食管、胃、小肠、结直肠、胃肠道外等。靶向治疗也作为本书的重要内容进行介绍,包括药物的结构、药理学代谢、根据c—kit基因突变来进行药物指导治疗,靶向治疗对中、高危人群的应用,及药物的持续时间、指征、并发症、副作用等均予以介绍。
这部全书以专业的视角,力求涵盖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的各个方面,包括胃肠道和肝脏疾病的症状、诊断与疗法,以及生理和病理过程。必要时,某些疾病针对小儿和成人分别进行讨论。四百多篇文章易读又全面,通常囊括了所述疾病的基础科学和临床方面的内容。每篇文章都以一个词汇表开始,以缩小初学者理解上的差距;随后简短的摘要可以让人对相应文章有简明扼要的整体印象。
《现代内镜保胆取石术》由葛长青、李全福主编,共4章,从胆囊的解剖生理基础知识谈起,介绍了传统胆囊切除术与现代内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和息肉两种方法。详细阐述了腹腔镜、胆道镜和超声技术在保胆术中的应用和操作,同时介绍了胆囊疾病的中医防治方法,给胆结石和胆囊息肉患者提供了又一条治疗途径。《现代内镜保胆取石术》书末附有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学会制定的内镜下微创保胆手术取石(息肉)技术指南,为临床医师提供了较完整的操作规范。本书注重实用性,具有创新性,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掌握,可供肝胆外科、普通外科医生、内镜专业人员及医学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以消化系统疾病的内镜诊断和治疗为切入点,在对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对消化内镜诊治适应证和禁忌证,内镜治疗方法和技巧,术前、术中、术后观察及处理,近、远期疗效及治疗结果评价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论述,附有真实的临床病例介绍和分析。本书可供消化内镜及相关学科医师参考学习。
全书共包括十章内容,以临床工作中诊断明确的住院病例为纲,展开叙述。每个疾病都分为三部分。???部分为病历摘要。对诊断明确的典型病例进行概述,按照患者主诉、体征、辅助检查、入院诊断等格式加以叙述。???第二部分为查房过程。通过临床查房将所述疾病的诊断线索、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进展贯穿其中。每一病例的查房,首先归纳该病人的临床特点,设下悬念,上级医师给出解决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判断、综合、评价,最后得出明确的诊断,进行合理的治疗。???第三部分为专家点评。通过专家对具体病例的诊治点评和对具体疾病诊疗环节的分析,让读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到结局有个完整的了解,帮助读者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实用肛肠病临床手册/当代专科专病临床诊疗丛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介绍提高肛肠病临床疗效的基本要素。中篇对常见肛肠病如痔、肛裂、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门直肠瘘等疾病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临床治疗和专方选介进行了详细介绍。下篇侧重介绍肛肠病诊疗参考常用的工具,包括开办肛肠专科基本思路与建科指南、中药新药治疗肛肠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栏目清楚,查阅便利,便于同道间进行学术交流,同时也为初学者提供参考查阅资料的便利。
进入21世纪,随着免疫学、药理学、影像学及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炎症性肠病(IBD)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也呈现了长足的进步。以胶囊内镜和单抗药物为代表的新技术,带来了IBD在诊断和治疗上革命性的变化。甄韦尔的这本《炎症性肠病诊疗新进展(第2版)》重点介绍了世界范围内关于炎症性肠病研究的进展、热门争议的话题,哪些问题已得到解决,而哪些进展不大、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今后应重点加强哪方面的研究可能取得突破等,都做出了较为客观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