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先你学习代谢和营养的基本概念、途径与调控。书中概述了代谢和营养紊乱的基本病理,并列举更多学生在早期临床实习会遇到的常见病症。第二部分则通过对有症状表现患者的临床分析,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加以整,包括最常见的主诉,如何采集病史、体检、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及进一步的诊断方案。由选择题、简答题和问题题组成的第三部分则能让你在学完本课程以后评估你取得的进步和你的水平。
本书是关于如何正确防治常见肝病的科普读物,分为部分共13章。部分简要介绍了肝脏的生理功能以及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目前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治疗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介绍上述3种肝病的营养治疗。作者在阐述“乙型肝炎不仅发病率高,而且特别容易转为肝硬化,并有可能形成为肝癌”这一事实的同时,指出了这种现象多因不正确的治疗而产生,强调了对慢性肝炎采用正规的治疗原则的重要性。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通俗易懂,针对性强,适于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及其家属阅读,也可供基层医生在肝病防治工作中参考。
本套丛书包括消化科、心内科、肾内科、血液科、呼吸科、内分泌科、风湿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骨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心脏外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各临床学科;各科内容均介绍常见病及多发病。对每种疾病的介绍,均有两大部分:其一为疾病的临床分析、诊断及相关医嘱的处理,其二为具体病例分析及相关问题解答。本书的特色有二:首先阅读对象比较特殊,主要针对刚刚涉入临床的住院医师;其次能够做到充分立足临床,不仅介绍疾病本身,而且涉及疾病的临床分析与实际的医嘱处理。本套丛书可作为住院医师在全方位学习基础知识与理论,以及在轮转过程中具有实用价值信息的独立资料来源。
《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学》主要阐述各种常见疾病所致的消化道(包括胰胆管)出血的临床诊治理论与技术,同时也介绍了一些少见疾病所致的消化道出血在临床诊治中应注意的问题。既对消化道出血诊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也对有关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技术进行了介绍。其中,消化道出血的内镜诊疗技术是《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学》最重要的内容,精选的绝大部分内镜图片是《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学》作者长期工作过程中积累的,诊治体会是其临床经验的总结;同时,作者也参考了大量外文献,博取众长。全书图文并茂,实用性和可读性较强。《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学》不但是消化专科医师的重要参考书,也可供临床各相关专科医师、研究生和实习医生阅读使用。
本书是由中国胰腺外科专家赵玉沛教授组织全国百余位胰腺外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放射科、病理科、超声诊断学、放疗学、核医学、重症医学专家以及相关专业教授共同编写而成的。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外科学前辈裘法祖院士、朱预教授、张圣道教授的热忱关怀和大刀支持。各学科专家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对胰腺疾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砑究,绍了全新的诊疗策略和研究进展。全书共120万字,插图300余幅,并附有专业词汇索引,以方便读者查询。本书为致力于胰腺疾病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医师提供了一本高级参考书。
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医学科学日新月异,使过去限于器官或细胞水平认识的疾病,已深入到分子水平重新理解。肝脏作为人体主要的物质代谢器官,肝病历来又是人类常见多发病。高新技术的应用,使许多肝脏疾病的本质认识,不断提高和深化,对其诊断技术和防治方法,亦日趋完善。每当我们得到版本的肝病专著和期刊时,常为其进展神速而耳目一新,深感到我们的知识和经验需不断更新和充实。有鉴于此,我们敬爱的老师——内科学、消化病学专家过晋源教授,于1991年初创议编写《肝脏病学》,要求着力反映进入90年代的新成就。全书分为5篇49章,包括肝病的基础理论、诊断技术、重要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肝病各论和肝脏外科。各章不但介绍基本理论和概念,阐述该领域的发展和成就,同时也反应编者的研究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如病毒性肝炎
《消化系统疾病介入治疗学》作者参考外文献,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举办六届新技术论坛(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文稿,系统阐述了消化系统疾病介入治疗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包括消化系统疾病介入治疗的应用解剖、发展简史与进展,超声介入、血管介入、CT介入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肝、胆、胰及各种消化道疾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并发症处理及临床评价。《消化系统疾病介入治疗学》资料翔实,阐述简明,图文并茂(插图280余幅),实用性强,可供消化科医师、介入影像医师、全科医师及医学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肛肠疾病对人民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从总的情况来看,学科的发展仍相对滞后于其他专业,诊疗技术水平的分布也极不均衡,在许多大的医院甚至还没有一个真正的肛肠专科、甚至连一个肛肠专业的医生都没有,患者自我重视不够,医生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低估了这类疾病的危害,显然这与肛肠疾病较高的发病率极不相称。事实上肛肠疾病并不是人们传统观念E的“小病”,其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就个体而言也不是小事,影响生活、致残甚至危及生命的现象也并不少见。另外,由于肛肠疾病的一些特殊的病理背景,及肛门直肠的一些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要想把肛肠疾病的外科治疗、特别是手术治疗,做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甚至是非常艰难的任务!因此,在努力做好临床-作的同时,为这个专业热烈地鼓与呼,期待更多人对这个专业的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介入治疗经验与技巧》以结合病例的形式详细而生动的讲解了肝硬化门脉高压介入治疗的宝贵经验和技术要点,为广大从事介入专业的医师们提供充足的诊治经验,使类似或相同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与目前市场同类书相比,该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病例分析,更加生动易懂,别具一格。
重症急性胰腺炎因其高并发症、高病死率和病情的多变性,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医师最为关注并付出大量精力进行探索和研究的疾病之一。人们对这一疾病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纪,但真正对此疾病有较为科学和系统的认识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早期对疾病认识有突出贡献并对后来的诊断治疗产生较大影响的临床医师,有次较为系统和全面描述了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包括外科手术治疗在内的治疗方法的美国学者Reginald Huber Fitz(1888),有提出胰酶激活和胰腺自身消化理论的Chiari(1892)和提出共同通道学说的Opie(1901)等,这些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认识对以后的诊断和治疗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急性胰腺炎认识和治疗的现代观点的雏形。但是由于致病危险因素的多样性、疾病过程的复杂性、导致急性胰腺炎尤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变化千差万别,更由于发病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消化内科诊疗常规(第2版)》沿袭了版的体例,以我院目前临床科室建制为基础,扩大了学科覆盖范围。各科编写人员以“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的态度、严密的方法、严格的要求)的作风投入这项工作,力求使《常规》内容体现当代协和的临床技术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