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血液科临床治疗用书,主要读者对象为血液科年轻的临床医师,也包括各专科和全科医师。在第1版 处方 的基础上,第2版优化突出了疾病的新进展,更新了治疗指南、诊断标准及方法,突出了药物治疗的新方法以及治疗的警示内容。 本书的特点有:,简明实用。每一个血液系统疾病在明确诊断要点后,以临床处方为中心展开阐述,不但介绍治疗原则,而且列出治疗的具体方案,有利于读者参考应用。第二,针对性强。编写内容涉及疾病的分型、分期,有利于读者根据临床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第三,重点明确。本书主要介绍以药物治疗为主的常见血液系统疾病,基本解决了门急诊和一般住院病人的治疗问题。 本书在 诊断要点 中概述了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和诊断方法,以便于治疗措施采取的针对性。对于治疗中的一些特殊问题,例如对所列处方
血液(浆)吸疗法越来越显示其在血液净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目前关于吸材料与吸疗法的介绍请参见材料学和临床方面的专著。本书独辟蹊径,邀请材料方面卓有建树的专家及颇有经验的临床专家合作撰写,不失为一本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际高水平相结合的范例。本书既使基础研究专家看到材料的临床妙用,又为临床专家揭开了吸材料的神秘面纱,成为基础与临床不可多得的工具书。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介绍了吸材料的发展史,材料的制备与分类,吸原理与评价;中篇用大量篇幅描述了吸疗法在临床疾病的应用,重点介绍吸在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疾病、血液疾病、神经疾病、肝病以及疾病(多脏衰和脓毒症)方面的应用;下篇用很多笔墨勾勒了吸在中毒领域的独特妙用。本书
血液免疫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出现不是人为划分的结果,而是血液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的不断思考和探索与免疫学专家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相结合后应运而生的产物。这门学科的出现标志着血液学理论的又一次飞跃和提升,同时也是血液学专业广大临床和科研工作者面临的又一个挑战。本书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血液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和前沿热点,力争为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一部理论和实用性俱佳的学术专著。
近代免疫学、细胞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的检查虽然有助于血液病诊断,但血细胞形态学仍然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是血液病医师必须掌握的诊断技巧,本书系作者40余年来从事临床血细胞形态学工作的经验总结,是一本关于疑难血液病细胞形态学诊断的专著。 作者通过对实际病例的临床资料搜集和2000余幅具有诊断价值的显微镜下细胞图像观察,结合现代血液病诊断方法,说明了针吸细胞学(包括骨髓涂片、血片)和淋巴结(或皮损)印片检查对诊断疑难血液病的价值,并对易混淆的血液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出了有见地的看法。本书将有助于血液病学同仁学习如何在显微镜下对细胞形态进行临床思考和诊断。疑难血液病细胞形态学诊断的研究是血液病学知识来源之一,希望本书能帮助血液病学同仁从这个源泉中不断地区中不断地获得力量,提高诊断水平,造
本书以2008版WHO血液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为框架,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 利用多色流式细胞术进行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和淋巴系统肿瘤的免疫分型。 结合目前微量残留病水平对于评估白血病患者预后、进行危险度分层,指导个体化治疗的新策略的需要,详细讲解了微量残留病的检测原则、抗体组合、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流式细胞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红细胞病、血小板检测和免疫功能检测中的应用。 流式细胞仪的工作原理、标本制备、相关的仪器操作及常用的抗体、抗体组合、免疫分型报告的标准化和国际上的相关指南。 本书内容涉及理论和实际操作,书中配以大量流式细胞分析图和细胞形态学图片,有助于读者的理解和掌握。不仅适用于从事流式细胞术使用和分析的人员及临床医生,而且对临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