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32个章节,主要对肾脏病学的相关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肾脏发育生物学、肾脏生理、肾脏的细胞生物学基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代谢肾损害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危重症肾脏病学(critical care nephrology)是研究创伤、脓毒血症等危重病症时肾脏的急性损伤,急性肾损伤与其他器官衰竭的关系,以及对重症监护(ICU)患者进行器官支持治疗的一门新兴临床学科。 急性肾损伤是危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促进其他脏器衰竭和增加ICU死亡率的重要因素。除原发疾病本身的作用外,抢救过程中的一些治疗措施,如造影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均可导致急性肾损伤。近年一项大的研究表明,2000年9月至2001年12月23个国家54个ICU中心收治的29 269例危重症患者中,5.7%伴有急性肾损伤,约30%患者进入ICU前已有肾功能障碍。非肾器官衰竭并发急性肾损伤者,心源性休克约为33%,暴发性肝衰竭约为5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占20%-40%。ICU中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后死亡率增加4倍。 近年大量证据表明,人体对重大打击的反应是整体
危重症肾脏病学(critical care nephrology)是研究创伤、脓毒血症等危重病症时肾脏的急性损伤,急性肾损伤与其他器官衰竭的关系,以及对重症监护(ICU)患者进行器官支持治疗的一门新兴临床学科。 急性肾损伤是危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促进其他脏器衰竭和增加ICU死亡率的重要因素。除原发疾病本身的作用外,抢救过程中的一些治疗措施,如造影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均可导致急性肾损伤。近年一项大的研究表明,2000年9月至2001年12月23个国家54个ICU中心收治的29 269例危重症患者中,5.7%伴有急性肾损伤,约30%患者进入ICU前已有肾功能障碍。非肾器官衰竭并发急性肾损伤者,心源性休克约为33%,暴发性肝衰竭约为5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占20%-40%。ICU中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后死亡率增加4倍。 近年大量证据表明,人体对重大打击的反应是整体
本书由陈香美主编,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中国卫生人才》杂志社和中华医学会共同组织具权的专家编写,按照国家对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要求,围绕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大纲,分22章全面准确地介绍了临床肾脏病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技术,兼顾为肾脏病专业拟晋升高级职称的应试者提供复习指导。全书除了介绍肾脏结构与功能、相关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及检查外,重点阐述了急性肾损伤、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肾脏病与肾衰竭等常见肾脏疾病的诊断与防治,还对其他疾病如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及结缔组织疾病、血栓性微血管病和抗磷脂综合征、代谢、淀粉样变性、恶性肿瘤、感染、药物毒物等引起的肾损害以及肾脏与高血压、肾脏血管的血栓与栓塞、泌尿系统结石与梗阻、囊肿性,肾脏病、遗传性与先
本书由美国著名医学专家编写,专家翻译。阐述了与体液及电解质紊乱、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高血压、肾囊肿和肾脏遗传性疾病、肾脏替代治疗、特殊人群的肾脏疾病等相关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预防和治疗。本书内容全面,图文并茂,科学实用,查阅方便,是临床医师、特别是肾内科医师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本书由陈香美主编,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中国卫生人才》杂志社和中华医学会共同组织具权的专家编写,按照国家对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要求,围绕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大纲,分22章全面准确地介绍了临床肾脏病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技术,兼顾为肾脏病专业拟晋升高级职称的应试者提供复习指导。全书除了介绍肾脏结构与功能、相关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及检查外,重点阐述了急性肾损伤、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肾脏病与肾衰竭等常见肾脏疾病的诊断与防治,还对其他疾病如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及结缔组织疾病、血栓性微血管病和抗磷脂综合征、代谢、淀粉样变性、恶性肿瘤、感染、药物毒物等引起的肾损害以及肾脏与高血压、肾脏血管的血栓与栓塞、泌尿系统结石与梗阻、囊肿性,肾脏病、遗传性与先
陈贤编著的《肾病诊治经验辑要》对肾病的论述,除了忠实反映古代医家的有关学说外,还汇集不少新近的中医药临床与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既保存传统中医药的治疗特点,又适当介绍现代医学有关的诊疗知识,使读者在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对肾病有更深刻的认识,体现现代中医学的特色。
危重症肾脏病学(critical care nephrology)是研究创伤、脓毒血症等危重病症时肾脏的急性损伤,急性肾损伤与其他器官衰竭的关系,以及对重症监护(ICU)患者进行器官支持治疗的一门新兴临床学科。 急性肾损伤是危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促进其他脏器衰竭和增加ICU死亡率的重要因素。除原发疾病本身的作用外,抢救过程中的一些治疗措施,如造影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均可导致急性肾损伤。近年一项大的研究表明,2000年9月至2001年12月23个国家54个ICU中心收治的29 269例危重症患者中,5.7%伴有急性肾损伤,约30%患者进入ICU前已有肾功能障碍。非肾器官衰竭并发急性肾损伤者,心源性休克约为33%,暴发性肝衰竭约为5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占20%-40%。ICU中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后死亡率增加4倍。 近年大量证据表明,人体对重大打击的反应是整体
本书篇是唤起全社会对肾脏疾病的重视以及加强肾脏病的防治工作。重点介绍了引起尿毒症的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和肾小球)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效地防止进入肾衰竭阶段,并对肾脏的生理和肾脏代偿功能作了系统描述。 第二、三篇分别对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作了全面介绍。目前以血液透析为主,而欧美国家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各占50%,实践证明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长期生存率完全一样。根据我国国情,应大力提倡腹膜透析,才能改善目前的被动局面。特别对年老体弱、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及无能力接送的家庭尤为适宜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的效果取决于血管通路、透析方法的选择及用水的处理。本书在这方面作了重点介绍,特别血管通路以图解的形式进行描述,便于正确掌握。并对透析效果提出了评估标准,以衡量血液透析的疗效。 第四篇对肾移植
陈贤编著的《肾病诊治经验辑要》对肾病的论述,除了忠实反映古代医家的有关学说外,还汇集不少新近的中医药临床与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既保存传统中医药的治疗特点,又适当介绍现代医学有关的诊疗知识,使读者在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对肾病有更深刻的认识,体现现代中医学的特色。
本书为经典肾脏病诊治手册。由几代肾脏病专家鼎力合作编写和修订,深受欧美肾脏病医师欢迎。现已经出版了第7版,本版次为引进的中文版本。作者介绍了水代谢紊乱,肾脏钠代谢紊乱、水肿及利尿药的应用,代谢性酸中毒和碱中毒的发病机制及处理,呼吸性和混合性酸碱失衡的发病机制及处理,钾代谢紊乱,钙、磷、维生素D及甲状旁腺活性异常,正常及异常镁代谢,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紊乱,肾脏与高血压,急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本书具性,科学实用,语言精练,是肾脏病科医师和医学院校学生等的珍贵参考书。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肾脏病学研究领域中涉及的实验技术,旨在为肾脏病的同仁提供一个简明、全面、高效的实验技术流程。全书分8章,章重点介绍了肾脏各种固有细胞的分离及培养方法,包括常用的商品化细胞系。介绍了常用的基因转染方法以及激光共聚焦检测和流式细胞仪的应用。第2章主要介绍了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专门分析了常见的实验失败原因并提出对策。第3章主要介绍了常用的肾脏常规病理、免疫病理、分子病理及电镜技术。第4章简要介绍了转基因及基因敲除动物模型的制备。第5章介绍了常用的肾脏疾病动物模型以及高难度大鼠肾脏发育、肾移植模型等的建立。第6章简单介绍了电生理技术。第7章为尿液留取方法。第8章详尽阐述了生物资源库的标本留取、保存等过程,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大规模临床试验提供研究平台。附录对实验室的常规制
本书为当代中医肾病专家陈以平教授积40余年临证经验编撰而成。该书以西医病名为纲,下分概述、诊断、西医治疗、中医中药、典型病例、临证,ql得、外治疗研究现状等项进行论述。特点是以辨病为纲,辨证为目,极为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尤其是对治疗病理分型肾病,在大量临证的基础上,摸索出了中医治疗病理分型肾病的规律,填补了中医治疗的空白;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将个人的临证心得与体会贯穿于整部书当中,对读者具有较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书中还收录了大量病案,详细记载了作者诊治的全过程,读者从中既可了解作者辨证的四思路,又可借鉴用药的经鉴用药的经验与体会,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本书内容全面,突出治疗,疗效确切,层次清晰。是一本很实用的中西医者结合治疗肾脏病专著,可作为临床医生的案头者,供中医、中西医肾病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