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研究与进展:神经科学中的数学(英文)(导读版)》通过Matlab编程语言在众多模拟中的应用来介绍计算方法。这些程序为新的课程和研究提供有益的跳板。作者从介绍微分方程和线性代数在细胞、亚细胞和突起模型的应用开始,然后介绍概率论在突触传递和单细胞噪声中的应用,将信号处理理论应用于系统神经科学中。神经科学依赖众多数学工具表达已有的理论、分析数据并提出新的实验。《神经科学研究与进展:神经科学中的数学(英文)(导读版)》采用一系列扎实的计算模型将该领域最令人瞩目的工具由浅入深地介绍给读者。旨在为神经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对神经科学感兴趣的数学、物理和工程背景的学生提供一本教科书,亦可为进行神经科学相关研究的工作者提供有用的参考。
本书系统介绍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痴呆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研究现状,内容新颖,实用性强,可供病毒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人员以及临床医师阅读参考。
本书共分三十章,除概述了历代中、西医家对癫痫的认识、与癫痫有关的神经解剖生理知识外,并从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角度对癫痫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分类和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预后和预防等内容作了详尽的阐述,着重介绍了对各型癫痫确有成效的新型AEDS与祖国医药的使用、癫痫与生物钟治疗的研究、脑外科手术治疗,以及外在癫痫与遗传学、癫痫与免疫学方面的进展。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各章节附有简明图表,书后附有作者多年研究癫痫的各种成果。
在《脊髓损伤基础与临床》(第3版)开始修版之后,郭世绂教授对我说,他写的章节不修改了,过时的可去掉,郭教授作为本书主编之一,不幸于2009年11月29日去世,这是本书及骨科界的一大损失,在此首先对郭老进行哀悼。根据他的遗愿,此版保留脊柱、脊髓的解剖与生理四章;继发脊髓损伤和脊髓损伤并发症做了删节。《脊髓损伤基础与临床》第l版于l992年、第2版于2000年问世,至今又是l0年了,在这个l0年中,脊髓损伤的研究与治疗得到很大的发展,作者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始治疗大量脊髓损伤病例,于1980年进行总结,至2007年治疗脊髓损伤1700余例进行了30年回顾,对第3版的编写起了很大作用,在第3版中有三方面较大的改变。一、脊髓损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从继发损伤理论转入脊髓修复,在20世纪对脊髓损伤的研究与治疗集中在继发损伤的改变,但治疗效果甚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全面系统地描述了电生理诊断的基础、方法及正常值等;针对神经系统不同组织结构如神经、肌肉、神经肌肉接头及中枢传导等生理功能进行的各种电生理检查,包括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重量神经刺激、单纤维和巨肌电图、F波、瞬目反射、H反射
本书是一本学教科书,由两位英国学家撰写。与其他教科书不同的是,本书的示意图简练,语言浅显,处处体现着比较和鉴别,易读易记。它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讲解学的常见问题。从各种临床现象入手,分析疾病的发生机制、病变定位和诊治原则。适合住院医师和研究生阅读。
《神经科医生案头书系列:临床学定位(第6版)》为《临床学定位》第6版,是变与疾病定位的经典著作,提供了一种合理的、系统的临床思维途径。《神经科医生案头书系列:临床学定位(第6版)》依据临床症状或观察到的体征,为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展示清晰的路线图。详细的讨论使读者充分地理解何以一种症状或体征可以被定位于特定的解剖区域、《神经科医生案头书系列:临床学定位(第6版)》涵盖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范围。全书包括96幅表格,以及126帧精美的解剖学插图及示意图。
本书是有关癫痫治疗的一本专著,重点介绍了癫痫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抗癫痫药物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新型抗癫痫药物和传统抗癫痫药物的使用经验及各型癫痫的药物治疗方法,对抗癫痫药物所致各系统的损伤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同时,对癫痫持续状态和难治性癫痫的处理、阗痫的外科治疗、癫痫的心理治疗、癫痫的基因治疗亦作了介绍,专章讨论了癫痫的中医治疗以及癫痫相关问题的处理,如热性惊厥、癫痫与猝死、癫痫性精神障碍等。因而,该书不仅对神经、精神科专业人员有的指导意义,而且适合于内科、儿科、妇科等专业人员参考,对医学院校学生也有重要的使用价值;本书还可供广大癫痫患者及其家属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