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房四宝很早就流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尤其是造纸术还传播到阿拉伯和欧洲,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清末以来,随着西方机制纸和自来水笔的传入,文房四宝受到的冲击,整体上陷于衰落,只有少数地方仍有较好的发展。安徽的宣纸、徽墨、歙砚,浙江的湖笔、富阳竹纸,广东的端砚以及四川的夹江纸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本书分别介绍纸、墨、笔、砚四种文房主要用品的历史发展和生产技艺,通过田野调查,突出当代文房四宝制作技艺的描述,以期达到留住手艺的目的。其中,造纸、制笔以及序言部分由樊嘉禄执笔,制砚、制墨部分由方晓阳与吴丹彤共同执笔。除纸、墨、笔、砚外,我国古代其他文房用品还有很多,如笔筒、笔洗、笔搁、笔挂、笔掭、砚匣、砚床、砚山、砚滴、墨匣、墨床、镇纸和臂搁等等,制作技艺涉及玉石雕
《庄子·逍遥游》说:“北溟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龚鹏程仿佛那只大鹏鸟,往来各地,讲学会友、访古揽览胜、吃狗肉、喝压酒…… 如同带上一个古人的灵魂和一双历史的透视眼,在龚鹏程笔下,看山不惟是山,看水不只是水。山水中可见人文,历史和当下相互印证,浅白伧俗的风景增添了人文的底色,传统文化的温暖和感动在字里行间流淌。这何止是一次记游,更是一次文化行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