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学·成人卷》主要传授创伤骨科临床实践经验,涵盖了与时代同步的几乎所有肌肉骨骼创伤的治疗方法和具体技术细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价值。全书共分4篇,65章,内容涉及脊柱、骨盆、上肢损伤和下肢损伤四个部分。此次修订在原有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重要内容,如介绍锁定钢板的使用,损伤控制骨科学概念,重大事故处理预案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收录了目前认可度较高的创伤治疗方法评估结果的相关重要材料。
高小雁、韩冰主编的《积水潭脊柱外科护理与康 复(精)》全面、详细地介绍了脊柱疾病的围手术期护 理,脊柱外科相关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护理技术、脊 柱外科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的护理及安全管理,以及 脊柱外科康复指导等内容。 本书内容包括脊柱外科总论、脊柱外科护理进展 以及颈椎疾病、胸椎疾病、腰椎疾病、脊柱外科其他 疾病的护理与康复。
本书以条目的形式,系统介绍了成人和儿童各部位骨折的流行病学、解剖、损伤机制、临床检查、分类、影像学评估、临床评价、治疗、并发症处理等,并配有大量图片。同时,为方便读者查阅OTA分类或其他相关资料,还收录了骨科创伤学会的网址。本书语言精练,信息量大,携带查阅方便,可供广大骨科医师、急诊科医师及相关科室医师学习、参考。
脊椎病因治疗学是研究脊椎遭受损害后,对脊髓、周围神经、血管及内脏神经连带出现的一系列病症采用治脊疗法治疗的一门新兴学说。脊椎相关疾病的发现,为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病补充了新的病因学说,为临床疑难病症开辟了一条新而有效的诊治途径,在医学界影响深远。 这一版对最早提出并详细介绍脊椎病因及其诊治方法、开脊椎治疗先河的1987年版《脊椎病因治疗学》进行了修订和增补,重点介绍了近年来脊椎病研究的新进展和各种新治脊疗法。上篇为生理、病理等基础学科和各种治脊疗法的手法,下篇为颈椎综合征、胸椎综合征、腰椎综合征及脊椎病因相关病症等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法,图文并茂,实用。
骨折治疗中运用金属钢板来进行内固定是从19世纪末开始的。现在,针对人体各部位的多种解剖钢板已经开发出来了。本书详细描述了钢板固定的适应证、局部解剖、各个钢板的特征、骨折分型、影像诊断和阅片要点、手术体位、手术入路、复位和固定要领、术后治疗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正如多数专家讲述的那样,正确评价骨折状态,严谨制定术前计划,腧穴了解解剖结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本书是关于钢板固定的实践指南。
本书共18章,首先扼要介绍了骨科体格检查的原则和概念,然后从应用解剖和病史人手,按头部、面部、颈椎、颞下颌关节、肩、肘、前臂、腕关节、手、胸椎、骨盆、髋、膝、小腿、踝和 足等全身各个关节分章,以提问的方式详细阐述了各种骨科检查的方法、步骤、操作要领以及鉴别或验证诊断时需要进行的各种特殊试验,并介绍了各种损伤和功能评价量表,最后再通过对该 章评估程序的摘要或大纲回顾和相关病例研究、练习,巩固和提高检查者水平。全书内容系统深入,观点科学严谨,表达形式活泼,并配有大量图表,非常适合骨科、神经科各级医师和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于建华、李晓辉主编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技巧》 共15章,从应用解剖及生物力学入手, 依次阐述了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指征、手术准备、手 术入路、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技巧、围术期管理和临 床康复、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不同类型假体 置换技巧、膝关节翻修技巧、微创膝关节置换技巧、 导航辅助膝关节置换技巧、单髁膝关节置换技巧、 髌股关节置换技巧和人工膝关节历史演进及设计。 重点介绍基本技术和新理念,包括手术操作技巧和 特殊注意事项。《人工膝关节置换技巧》结合我国医 疗现状,为实现规 范医疗行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成本的目 标,对临床路径这一新的科学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 讨论。全文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旨在帮助年 轻的骨科医生提高对膝关节置换的实际动手能力, 规范膝关节置换的诊疗行为。本书附有大量的精美 图片,
本书的特色在于:①基于实际操作的主线;②全书通过精选照片和图解,图文并重,形象且容易理解;③对关节镜下各种治疗方法的适用情况、关键点和缺陷进行分析。 如果本书能为有志于掌握关节镜技术的各位骨科同道在关节镜实际操作中,做出正确、顺利的镜视下诊断、顺利的完成关节镜下手术操作提供一点帮助的话,我将感到非常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