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尼特、柯林斯主编的《乳腺病理活检解读(第2 版)》的英文版于2013年3月出版,除了对版的充实更新之外,也涵盖世界卫生组织(WH0)分类的大多数内容。译者团队的严谨一如既往,在本书适当位置增加了不少“译者注”,用于进一步阐述细节,补充或比较新版WH0分类的内容,希望对于没有条件阅读原版wH0分类的读者有所帮助。本书简明实用,适用于病理医生的日常工作和进修医生培训,尤其适用于初学者。
本书不仅知识覆盖面广泛,专业深度亦值得一提。不知在读者的印象中,有多少书籍由心理学、泌尿科和妇产科的专家共同编写?事实上在我所见的不少医院,这些学科很少相互交流,更别说合作出书了。每一位编者均在其领域享有盛名,每一位都为这本书的诞生贡献了独到的经验和专业知识。AndrewGoldstein是世界上对于性交痛最富于临床悟性的妇产科医师。CarolinePukall创新性地应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生殖器疼痛,让人刮目相看。h'winGoldstein则几乎凭一己之力将性医学从以研究男性为主导的关注点转移至更为平等的两性模型。多方面多学科的作者团队撰写该书非常鼓舞人心,笔者希望新的性健康或性医学研究领域能够朝着大家既定的目标发展,融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学的视角。除了多学科的编辑人员,书中还分别囊括了由流行病学家、传染病学家、物理治疗师、患
本书的内容不仅是对1999年出版的《乳腺病理学:粗针活检诊断》版的更新,也是对2001年《Rosen乳腺病理学》第2版的拓展。目前,第3版《Rosen乳腺病理学》的编写正在筹备之中,其相应章节中的新信息与本书没有本质区别。全书31章,几乎囊括了粗针活检病理诊断中会遇到的所有问题。作者专注于病变的组织学形态,对每种疾病的各种形态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评述,不惜笔墨勾画鉴别诊断的细微差别,并提供了近1100幅照片,直观、翔实。
本书原著由美国西北大学和哈佛医学院有名病理学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编写而成,是子宫颈细胞学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很新、很很好不错著作,反映了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很新认识,并提出了统一的诊断术语,以利于病理细胞检验室与临床之间的沟通。全书共分12章,彩图370余幅,图文并茂,阐述简明,每一章包括背景介绍、细胞学判读标准、注释、液基细胞学与传统细胞学所见差别的说明、范例报告、参考文献,适于病理科医师、妇产科医师、肿瘤科医师及防癌普查工作者阅读参考。
本书不仅知识覆盖面广泛,专业深度亦值得一提。不知在读者的印象中,有多少书籍由心理学、泌尿科和妇产科的专家共同编写?事实上在我所见的不少医院,这些学科很少相互交流,更别说合作出书了。 每一位编者均在其领域享有盛名,每一位都为这本书的诞生贡献了独到的经验和专业知识。AndrewGoldstein是世界上对于性交痛最富于临床悟性的妇产科医师。CarolinePukall创新性地应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生殖器疼痛,让人刮目相看。h'winGoldstein则几乎凭一己之力将性医学从以研究男性为主导的关注点转移至更为平等的两性模型。多方面多学科的作者团队撰写该书非常鼓舞人心,笔者希望新的性健康或性医学研究领域能够朝着大家既定的目标发展,融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学的视角。除了多学科的编辑人员,书中还分别囊括了由流行病学家、传染病学家、物理治疗师
《镜实用指南(第2版)》是一本关于镜技术发展水平的可直接应用于临床操作的实用指南,也是一本关于宫颈细胞学异常妇女筛查管理的重要教科书。该版本在所有章节中均已对的命名、分期、分类、循证治疗指南及HPV检测和HPV疫苗的重要资料进行了更新,其彩色插图和流程图使得文本更加简洁。 《镜实用指南(第2版)》是英国镜与宫颈病理协会的镜培训课程的基本读物,也是妇科医生、镜护士和妇科肿瘤医生的重要实用指南。
其特点有三: 一、突出新颖。引入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又要符合循证医学。虽然尚不能做到诸条皆出自“A”“8”标准,但力求做到有根有据。而且是有专家共识、临床应用的,而非仅仅是理论的或研究中的。 二、突出实用。临床规范作用于临床,说得清、做得到,具备可操作性及指导性。诚然,指南或规范适应于“共通性”,特例、罕见、个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谓规范化与个体化相结合。但个体化不等于“自由化”或“随意化”,个人经验依然重要,况且还有病家的认识观念及选择的影响。 三、突出便捷。常规不同于教科书或者其他专著及参考书,应是便于携带、便于查找,又文字简明、条理清晰的手册,这也是本书编著的基本原则之一。
本书的内容不仅是对1999年出版的《乳腺病理学:粗针活检诊断》版的更新,也是对2001年《Rosen乳腺病理学》第2版的拓展。目前,第3版《Rosen乳腺病理学》的编写正在筹备之中,其相应章节中的新信息与本书没有本质区别。 全书31章,几乎囊括了粗针活检病理诊断中会遇到的所有问题。作者专注于病变的组织学形态,对每种疾病的各种形态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评述,不惜笔墨勾画鉴别诊断的细微差别,并提供了近1100幅照片,直观、翔实。
其特点有三: 一、突出新颖。引入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又要符合循证医学。虽然尚不能做到诸条皆出自“A”“8”标准,但力求做到有根有据。而且是有专家共识、临床应用的,而非仅仅是理论的或研究中的。 二、突出实用。临床规范作用于临床,说得清、做得到,具备可操作性及指导性。诚然,指南或规范适应于“共通性”,特例、罕见、个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谓规范化与个体化相结合。但个体化不等于“自由化”或“随意化”,个人经验依然重要,况且还有病家的认识观念及选择的影响。 三、突出便捷。常规不同于教科书或者其他专著及参考书,应是便于携带、便于查找,又文字简明、条理清晰的手册,这也是本书编著的基本原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