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兽医专业学生和开业兽医提供一本有关牛场中可能遇到的奶牛疾病的参考书是撰写本书的目的。由于地理环境和管理上的差异,本人的经验只限于美国东北部,因此,对其它地区或其它国家的奶牛的疾病可能没有进行论述。 本书是以多面手的观点撰写的,所以,本书除5章外由我撰写。5章由我的同事Guard博士撰写,他不仅仅是一位编写者,而且是奶牛营养代谢病研究方面的专家。作为一个多面手,我知道我并不是各方面的专家,但我尽力根据24年的经验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最重要的疾病上。对于每种病的诊断、治疗、管理和防治方面的讨论不但包括从文献资料中收集到的内容,而且还包括我个人的经验。对疾病治疗和管理的建议,我认为可因经验不同而有所变化或忽略,也可因为我们行业知识无止境的进展和发现所取代。 我对奶牛的兴趣,是编写这本奶牛疾
陈惠金医师一直致力于新生儿颅内病变的系列研究,迄今已有二十多年,在新生儿颅内病变的影像诊断和防治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工作,这些工作在大部分是属于开创性的;现已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生儿专业博士生导师。近10年来,外在新生儿颅内病变领域的研究飞速发。笔者多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家攻关课题、上海市攻关课题以及原上第二医科大学校基金和新华医院基金的资助下,和课题组同道们携手努力,在前10多年的研究基础上,在新生儿颅内病变的影像诊断、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继续向纵深开拓、进取、获得了新的成果。本书主要介绍了新生儿常见颅内病变,其中包括先天性颅脑畸形、新生儿颅内出血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影像诊断和防治,反映了目前外此项研究的发展进程,并附有大量比较齐全的新生儿常见颅内病变
本书是目前部关于先天性巨结肠症及其同源病的中文学术专著。本书由在该领域中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共同翻译完成,译者主要来自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首都儿科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郑州大学等大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①新生儿生长发育及影响因素,正常新生儿特点及保健;②高危新生儿和早产儿特点及保健;③新生儿喂养和营养支持;④新生儿主要疾病的病因及预防;⑤新生儿疾病筛查和预防接种;⑥新生儿意外伤害及安全管理,新生儿临床药理及用药安全;⑦新生儿健康管理及护理;⑧新生儿随访和出院后管理等。
《急诊内科学(第3版)》是一部大型急诊内科学专著,由100余位急诊医学和有关学科的专家撰写。《急诊内科学(第3版)》共分17篇146章,约250万字。分别叙述了常见内科急症症状的诊断思路与处理原则,休克、脏器功能衰竭、临床常见的脑病与危象、急性中毒、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内科各疾病急诊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措施等,并较详细地介绍了内科常用急救诊疗技术和急诊常用药物。
介绍各种流产的基础知识,从全面、专业的角度了解流产,使其有个基本判断,选择哪种流产方式,或自己属于哪种流产,了解各种流产方式的注意事项,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保健及相关疾病预防。从营养角度提出对流产女性合理的营养关怀,总结出的流产女性康复基础营养素理论,并重点阐述。对流产前后保健问题做了指导性阐述,使流产女性碰到问题,有清晰的解决办法。本书还讲解正确的避孕指导,使其正确有效地使用避孕方法,对于曾流产青少年,更加需要在流产后及时给予避孕指导。
陶芳标主编的《出生缺陷(环境病因及其可控性研究)》结合近几年外的研究新进展以及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孕前和孕期暴露于主要环境危险因素与重大出生缺陷的病因关联研究(2006BAl 05 A03)课题的部分成果,从全新的视角为出生缺陷的环境病因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和预防策略。全书共分为3篇21章,包括上篇——出生缺陷环境病因研究新视角(共5章),中篇——环境暴露与出生缺陷(共10章),下篇——出生缺陷的环境可控性(共6章)。
出生缺陷是人体在出生前的发育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正确认识这些缺陷,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揭示人体正常和异常发育的机制,对出生缺陷进行准确的诊断,有助于为患儿及其家庭提供治疗、咨询和预防的技术支持。在卫生部的直接领导下,全国出生缺陷监测工作持续动态地开展至今达20余年,发展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监测工具和监测流程,形成了覆盖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监测网络,建立了动态积累的长时序大型出生缺陷数据库和种类丰富的出生缺陷图片库,使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网络成为我国的妇幼卫生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并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出生缺陷监测和专业科研队伍。通过连续动态地监测,获得了一千多万例围产儿的相关资料,基本掌握了我国主要出生缺陷时空、人群的20年变化趋势,查明了主要出生缺陷种类顺位及其变化规律,为我国政府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