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学科图表解》以图表的形式,介绍中医内科学的主要内容、主要知识点。全书分上、下篇。上篇主要介绍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命名及其特点,中医内科疾病辨治原则,外感六淫、内生五气、脏腑病征和气血津液病证辨治概要;下篇分肺系、心系、脾胃系、肝系、肾系、气血津液和肢体经络七个章节,分别介绍各系统常见病证的概念与重要的历史沿革、讨论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与病证鉴别、辨证论治、临证备要等。《中医基础学科图表解》的特点是简明,扼要、能用图表表述的尽可能用图表表述,是一本方便、实用的教学参考书。主要供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或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学习《中医内科学》使用,也可供执业医师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时参考。
本书是《糖皮质在内科疾病中的合理使用》的修订版,在上版书基础上修订、完善,内容包括糖皮应用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合理应用、正确评价糖皮质疗效等。并增添了新内容:糖皮质在眼科疾病中的合理使用、在耳鼻喉科疾病中的合理使用、在围手术期的合理使用、在颅脑外科的合理使用。
《一通百通讲金匮:老中医串讲伤寒实录2》在白云阁藏本木刻版《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对照《伤寒论译释》《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充分汲取古今有关《伤寒》《金匮》诸多名著精华及中医诸多期刊、教学参考资料之长,并结合四十余年的临床经验,旁征博引,理论联系临床,对《伤寒杂病论》中有关金匮的内容进行了系统诠释。《一通百通讲金匮:老中医串讲伤寒实录2》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对难解字词进行逐一注释,古今贯通,可作为中医初学者、中医爱好者学习金匮的入门用书,也可供中医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是中医临床安全教学系列丛书之一。全书以痔、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肛裂、直肠脱垂、肛门直肠狭窄、肛门湿疹、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癌等病证分类编排,介绍了不同病证的辨证论治、中医外治疗法、名家医案解析等,重点指出了医案的精要之外,揭示名医名家独特的学术思想,知常达变的诊治技巧和遣方用药特色,可作为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案例教学时教材使用,也可供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
《锦方选集(内科)(第1册)》共收入二万一千多个药方,分为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草药等六个部分。这些锦方是重庆是广大中医多年来的临床经验积累和长期在民间行之有效的药方,内容极为丰富。但由于时间久远又历经动乱,现在能找到的四册:一、二、三册为内科献方,第四册为草药献方。《锦方选集(内科)(第1册)》当今已近绝版。本次整理底本由重庆市西南医院李军医生提供,参校本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本。我们对四卷内容进行了重新排版校订;本次重新整理出版的特点是在基本保留原资料的基础上对体例进行了归类调整,将主治症提出充实了目录,这样更方便读者检索使用。
全书集合了目前国际进的小儿神经发育治疗学(NDT)方法、英国的Bobath方法、欧美流行的Peabody训练方法及日本的上田正方法等,同时借鉴祖国传统医学的运动康复按摩手法及经络推拿,图文并茂、解说详细、通俗易懂,使之成为一本既具有国际先进性、又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实用价值,适合专业人士及普通大众参考、学习,尤其对广大患儿家长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全书是由从事小儿神经康复工作多年的专家、医师、康复治疗师协作完成,动作设计合理准确、图像处理简明清晰、解说详尽易懂。
《陈修园医学丛书:伤寒论浅注?伤寒真方歌括?伤寒医诀串解》系列收录他现存世的16部医学著作,包括《灵素节要浅注》10卷、《金匮要略浅注》10卷、《金匮方歌括》6卷、《伤寒论浅注》6卷,《长沙方歌括》6卷、《医学实在易》8卷,《医学从众录》8卷、《女科要旨》4卷、《神农本草经读》4卷、《医学三字经》4卷、《时方妙用》4卷,《时方歌括)2卷、《景岳薪方砭》4卷、《伤寒真方歌括》6卷、《伤寒医诀串解》6卷、《十药神书》1卷。
《临床心电图学》第五版与以前的2~4版的不同有三点:1.将、二章改为浅显而容易为初学者接受的内容,但对更深一层次的心电图形成的理论并未放弃,仅移至最后,即第廿一章。在同??章中还提出编者关于肢体导联的新建议。目的是让学者先了解较多的心电图后更容易接受最后一章的内容。2.本版吸收了各有专长的专家们编写各章,除原有的编者外,值得特别提出的是新参加的上海人民医院心电图室庄亚纯教授。庄教授在本版第8、9两章中详尽地描写了心律失常的机理,用简明易懂的写法阐明了一些近年来常在心律失常中或明显或隐晦的现象。3.在上述两章以后的心律失常各章中,作者们加入丁有关的临床心脏电生理学检查结果,实质上这是对现代心律失常的理解中不可或缺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