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引进自 Springer 出版集团,是一部全面介绍抗凝治疗的经典著作。全书共上、下两篇,共20 章,分别从常用抗凝血药和抗凝的临床应用两个方面做了详细阐述,还特别针对静脉血栓、血小板减少症及癌症的抗凝治疗阐释了著者的独到见解。此外,每章都附有技巧与要点及自测题,是著者在大量实践与创新基础上做出的理论总结,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本书层次清晰,内容实用,图文并茂,阐释简明,即可作为住院医师和刚入门内科医师的指导书,又可作为内科医师和血液科医师的案头参考书。
临床查房和讨论是内科临床和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之一,通过查房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解惑释疑,既可直接解决临床问题,又可提高专业认识水平。没有查房和讨论的临床实践必然导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盲目实践。在医学模式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围绕医疗质量的提高,有各种各样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出台,其中查房制度和查房质量无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要保证查房和讨论的质量,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钻研精神。其中设问、解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无疑是各级医师应不断锤炼的临床基本功,也是终生努力、不断完善的学术目标。教学医院的临床医师由于受到的磨练最多,因此获益亦。如何面对临床实际提出问题,深入讨论,进而解决临床问题是对各级医师的一大挑战。提问的深度与广度,解答
大肠镜的使用正逐步普及,如何正确操作大肠镜,并提高内镜下诊断的水平,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需求,中日双方作者共同编著此书。本书由两部分组成:部分介绍大肠镜的操作技巧,由中方作者编著;第二部分根据日方作者所著的《大肠内视镜の诊かた》一书编译而成,介绍内镜下大肠疾病的诊断,并列举了100个典型病例,介绍诊断的思路,配有大量的内镜下照片。该书内容新颖,图像清晰,对消化科医生、内镜操作人员及相关人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黄振翘血液病临证经验撷英》重点论述黄振翘教授有关血液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围绕病因病机、辨证思路及特点、证候特征、治疗规律及用药,对血液系统疾病中的10个西医病种,介绍其对疾病的认识、辨证思路,以及治疗原则、遣方用药特点。同时,选具有代表性的门诊医案和住院病例,从四诊归纳、疾病诊断、病因病机分析、治则与方药制订等方面介绍黄教授常用经验方和用药特点。科研方面介绍黄教授主持开展的有关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髓细胞白血病的研究成果。
临床路径是应用循证医学证据,综合多学科、多专业主要临床干预措施所形成的“疾病医疗护理计划标准”,是医院管理进一步精细化,逐步深入到单病种管理的体现。它既包含了循证医学理念,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又融入了“以病人为中心”等现代医疗质量管理理念和模式,贴近临床、贴近患者,对于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修园医学丛书:伤寒论浅注?伤寒真方歌括?伤寒医诀串解》系列收录他现存世的16部医学著作,包括《灵素节要浅注》10卷、《金匮要略浅注》10卷、《金匮方歌括》6卷、《伤寒论浅注》6卷,《长沙方歌括》6卷、《医学实在易》8卷,《医学从众录》8卷、《女科要旨》4卷、《神农本草经读》4卷、《医学三字经》4卷、《时方妙用》4卷,《时方歌括)2卷、《景岳薪方砭》4卷、《伤寒真方歌括》6卷、《伤寒医诀串解》6卷、《十药神书》1卷。
全书集合了目前国际进的小儿神经发育治疗学(NDT)方法、英国的Bobath方法、欧美流行的Peabody训练方法及日本的上田正方法等,同时借鉴祖国传统医学的运动康复按摩手法及经络推拿,图文并茂、解说详细、通俗易懂,使之成为一本既具有国际先进性、又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实用价值,适合专业人士及普通大众参考、学习,尤其对广大患儿家长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全书是由从事小儿神经康复工作多年的专家、医师、康复治疗师协作完成,动作设计合理准确、图像处理简明清晰、解说详尽易懂。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张健教授和陈兰英教授主编的《心力衰竭》一书,从多个方面对心力衰竭的基础和临床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论述,是将心力衰竭的基础和临床相结合的不可多得的专著。本书作者均为在这一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书中详尽介绍了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和病理改变;深入阐明了心力衰竭基础研究的进展,从心力衰竭的神经体液机制、细胞和分子机制、代谢机制到基因组学等多个层面介绍了相关研究的成果;对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讲解新颖独特,既结合循证医学指南,又有自己独到的观察和思考。本书还介绍了其他类似书籍较少涉猎的内容,如心力衰竭的康复运动、心理问题、护理和疾病管理等。全书内容深入浅出,层次分明,图文并茂,可读性强,适于作为心力衰竭诊治的案头丛书及相关学科医生的参考书。
《一通百通讲金匮:老中医串讲伤寒实录2》在白云阁藏本木刻版《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对照《伤寒论译释》《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充分汲取古今有关《伤寒》《金匮》诸多名著精华及中医诸多期刊、教学参考资料之长,并结合四十余年的临床经验,旁征博引,理论联系临床,对《伤寒杂病论》中有关金匮的内容进行了系统诠释。《一通百通讲金匮:老中医串讲伤寒实录2》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对难解字词进行逐一注释,古今贯通,可作为中医初学者、中医爱好者学习金匮的入门用书,也可供中医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经方内科应用集成》是一部新型的中医内科专著,全书按系统分9章: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生殖、血液与造血、内分泌与代谢、结缔组织与免疫、神经、精神疾病。共论述了135种常见疾病与部分疑难症。特点是以现代医学立病名,分述概要、诊断要点、中医学辨病简析、经方辨证论治、医案选录、相关报道、按语。内容具有真实性与实用性,条理性强,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易学易记。《经方内科应用集成》尤适用于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参考采用。
本书是《糖皮质在内科疾病中的合理使用》的修订版,在上版书基础上修订、完善,内容包括糖皮应用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合理应用、正确评价糖皮质疗效等。并增添了新内容:糖皮质在眼科疾病中的合理使用、在耳鼻喉科疾病中的合理使用、在围手术期的合理使用、在颅脑外科的合理使用。
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既具有先进性又具有实用性的与之相适应。近几年来,血液学进展迅猛,找到适合血液病学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教学的已很困难。 《血液病学》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血液科专家编写,编写者既有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也有血液界的中青年骨干。 《血液病学》力求先进性与实用性并举,涵盖了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出血及血栓以及造血十细胞移植等相关内容,在力求全面涵盖血液学的新进展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临床的实用性,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参考《血液病学》进行临床实践。 《血液病学》为血液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也可以作为低年资血液专科医师及进修医师的参考用书。
《肠道病学》全面介绍了肠道疾病诊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总结了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充分反映了肠道病学当前发展的进水平。知识全面、重点突出、观点,是肠道疾病工作者必不可少的专业参考书。 《肠道病学》对外科、小儿科、妇产科等其他专业医师,以及基础研究人员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温热经纬》,清·王孟英(士雄)著,是中医温热病学的重要专著。 《温热经纬》是刘越先生数十年对《温热经纬》研究、探索的成果。他以其深厚的文字功底,丰富的医学经验,首次以“图解法”对《温病热经纬》进行演绎、释解。 “图解法”以简练的文字,简明的线条,联接与组合,对原文分析、归纳、图示,以表明病因病机、辨证、治法、方药的承制因果关系,使原文内涵,由繁而简,由简而明,深入浅出,原文内在联系之深义,经图示展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本书可供中医临床医生和中医院校学生及医学研究者参阅。
《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何任临床经验辑要》系何任教授临床经验荟萃,分为“临证经验”、“学术经验”及“医案摭拾”部分。全书理、法、方、药俱全,突出了何任教授十年临床独到辨治经验,可启迪后学,直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可供广大中医药临床工作者、科研人员及中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内分泌学高级教程》由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中国卫生人才》杂志社和中华医学会共同组织的专家编写,按照国家对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要求,集中、准确地介绍了内分泌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临床理论技术。全书共分14章,重点阐述常见内分泌疾病的防治新法、疑难病例分析、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前沿信息。《内分泌学高级教程》不仅是拟晋升高级职称的应试者考前复习的指导用书,还可以帮助主治医师及其他相关中级职称医务人员开展继续教育,提高临床会诊、病例综合分析和运用先进医疗技术的能力。《内分泌学高级教程》具有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是中、高年资医师案头书。 《内分泌学高级教程》配有多媒体光盘,包含由知名专家亲自拟定的近1000道试题,2套综合性模拟试题。通过实战演练,可帮助考生掌握卫生专业在计算机上考试操作的知
《儿童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由“十二五”国家支撑项目“代谢综合征早期识别和干预技术应用评价与推广示范”(2012BAI02803)儿童部分研究团队的专家和教授撰写。作者们根据多年的科学研究实践和临床经验以及查阅了大量文献,对儿童肥胖和代谢异常相关疾病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并发症、预防和治疗等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对当今影响儿童肥胖的饮食、睡眠和运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一些应对的方法;也从祖国医学——中医学的角度对儿童肥胖症作了一些独特的诠释。由于他们的努力,使《儿童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均较强。《儿童肥胖与代谢综合征》主要的读者对象是儿科、儿童保健科医师以及相关专业研究生。
小儿心脏病学进展迅速,许多理论与技术日新月异,为了跟上外的形势,我们将前版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刷新与重写,并增添了一些新的章节。内容架构本书部分为基础的复习;二部分为临床上的各种检查方法;第二部分为临床上的各种检查方法;第三部分为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并重点突出介入治疗;第四部分为后天性心脏病;第五部分为心律失常;第六部分为一些临床特殊问题。新增的章节有分子生物学基础民,心脏的解剖,循环的生理,艾森门格综合征,心脏移植,昏厥,胎儿心脏病学等,总共76章。各章内容详简不一,有的可能有重复,执笔者名抒已见,仅供同道参考与评议,不足之处尚望批评与指教。
本书是一本侧重于临床诊断的风湿病学专著。针对临床常见的风湿的特征,探讨这些疾病的诊断要点,分析现有临床诊断方法的意义。重点内容为如何及时、准确地诊断这些疾病,帮助临床医生更全面地掌握它们的临床特点。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风湿病常用的诊断指标和方法;下篇为风湿病的诊断与诊断评析,每种疾病包括概述、临床表现、诊断方法、诊断标准和依据、诊断评析及鉴别诊断等内容。可供风湿科医生和其他各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