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冯祥生和潘银根主编的《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主要反映了近年来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尤其是DR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与创面修复相关的基础知识,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生物敷料用于二度烧伤创面、慢性难愈创面及巨大腹壁缺损的修复,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真皮支架修复深度创面,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软组织填充物方面的研究等。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套装上下册)》根据“全、新、精”的编写原则,结构及内容较《临床皮肤病学》第三版有了较大的删节、修改和补充。一、随着基础科学的快速发展,皮肤科学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化,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亚专业。皮肤科的服务范围也有了很大的扩展。全书分为六篇,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性传播感染”“皮肤外科学”“美容皮肤科学”各作为独立一篇,以体现皮肤科学的进展和发展方向。篇皮肤科学基础,概述皮肤科的基础理论,密切与临床的联系,尽量反映当前的研究进展,比《临床皮肤病学》第三版增加了“皮肤遗传学”“皮肤光生物学”“皮肤药理学”三个新的章节。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是我国所特有。发扬中医精华,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皮肤科学,为世界皮肤科学作贡献,这也是我国皮肤科学者努力的方
《皮肤病药物治疗学》包括两部分,部分共二十五章,284个病种。主要是各种皮肤病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要点及具体的药物治疗,着重介绍每个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具体用法、用量及巩固治疗等。书中引用了外较新的参考资料,并融人编写人员的个人临床治疗经验、体会。第二部分共十章,为皮肤病治疗药物各论,包括抗感染药、免疫调节药、抗增生药、抗炎药以及对皮肤病必用的一些药物,如抗肿瘤坏死因子制剂、糖皮质、雷公藤等。外用药物是皮肤科治疗的重要手段,故对各种外用药物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其中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以便于治疗和用药时的选择和参考。
本书由卫生部北京医院皮肤科常建民教授,将10余年积累的皮肤病理图片,经过反复推敲、遴选雕琢而成。书中收集整理了435幅皮肤正常结构、皮肤病理改变以及常见皮肤病病理图片。本书的编写力求文字精练、简明,图片典型、清晰、精美,既可作为皮肤病专业研究生、皮肤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培训医师以及皮肤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的学习培训教材,也可作为病理专业医师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以《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为基础,对《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的术语和释义、化妆品安全通用要求等进行了详细的注解,列出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和《化妆品卫生规范》的禁限用、准用物质修订前后的变化情况,并且针对规范所列项目的目的、意义、被测物质的来源和存在形式、卫生学及毒理学意义等方面做了说明,对检验方法的原理、反应机制和化学反应式、操作步骤等问题及注意事项做了较为详细的注解,同时介绍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外先进的分析技术和方法。
《临床应用指南·皮肤病分册》收录的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重要皮肤病,包括带状疱疹、扁平疣、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玫瑰糠疹、寻常型银屑病、结节性痒疹、结节性红斑、湿疹、特应性皮炎、依赖性皮炎、荨麻疹、白癜风、黄褐斑、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天疱疮、斑秃、脂溢性皮炎、痤疮、日光性皮炎、生殖器疱疹、手足癣、敏感性皮肤25个中医皮肤科的优势病种。本《指南》的主要作用是规范医疗实践,明确皮肤科常见疾病的使用基本原则、常用的辨证用药、使用注意事项及预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