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皮肤病图谱(第3版)》分总论与各论,共23章,在第2版的基础上增加了美容皮肤科一章,其他章节内容也有些修改和调整。《常见皮肤病图谱(第3版)》重点介绍常见多发皮肤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依据和治疗要点,采用多年积累的典型皮肤病彩色照片为主,并配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两者相得益彰,互相参证。全书内容丰富,突出皮损,叙述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要而不繁,实用性强,可供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特别是社区医师、乡村医师参考。
本书共分三篇,篇为眼部超声显像实用解剖和超声探查;第二篇为眼内疾病,占用较大篇幅及大量的超声图,以典型病例为主,重点描述其超声图像特征,对少见或不典型病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者也进行了介绍;第三篇为眼眶主要是常见病。本书虽为眼部超声诊断图谱,但切勿完全按图论病,毕竟,超声诊断信息来自动态扫描过程,而非静止图片。而病史和临床检查对捕捉有用信息及超声诊断有启示和帮助,因此,本书对相关的临床特征也进行了简要概述。 作者根据从事眼科超声工作的经验,参阅了外的影像学专著及大量文献,并从日常工作中搜集、积累的万余张超声图中选出660余张以及一些其他相关检查的图像编入此书,奉献给读者,供眼科同仁和超声诊断医生参考。 对眼内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光学仪器的超声波扫描,屈光间质混浊后,超声探查几
本书从临床实际出发,在对磁共振成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重点讲解颅脑疾病、脊柱与脊髓疾病、头颈部疾病、胸部及心血管疾病、腹部和盆腔疾病、骨关节与软组织疾病共101个病种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对疾病的CT表现进行了对照展示。本书涉及的鉴别诊断近千种,附图1 900余幅。每个病种均包含病例资料(MRI征象描述、初步诊断)、诊断思路与鉴别诊断、最后诊断与本病定义、临床概要、MRI及CT诊断与点评。本书中每个病例数千字,可在半小时内读完,适合MRI诊断青年医师、研究生、进修医师以及学有余力的实习医师阅读,也可作为高年资医师主持读片的参考书,可结合读者自身的经验和实际病例,直接用于教学。
本书由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泉水教授组织超声医学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编著而成。全书共15章,撰写重点为眼、涎腺、颌面颈部、甲状腺、甲状旁腺、乳腺、浅表淋巴结、阴囊、、腹外疝、肛门及直肠、颈部血管、四肢血管、肾血管、肌骨关节系统,介绍了术中超声、介入超声、三维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等新技术,阐述了浅表各器官的解剖及生理概要、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声像图表现及鉴别诊断。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配有大量声像图及部分解剖图和病理图,文字简洁易懂,图文并茂,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是超声医师的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临床医师阅读。
《中毒急危重症诊断治疗学》可供不同层次的临床内科专业、急诊医学专业、职业病专业、危重病医学专业以及预防医学相关专业人员阅读,同时还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教学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中毒急危重症是中毒的严重形式,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中毒急危重症诊断治疗学》系部全面、系统阐述中毒急危重症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大型学术专著,上下篇共68章,近百位具有高级职称的知名专家参与了《中毒急危重症诊断治疗学》的编写工作。各章节作者均长期从事中毒的临床及相关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资料和研究成果,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技巧。《中毒急危重症诊断治疗学》参考外文献,结合作者的大量临床工作经验,充分阐明了中毒急危重症的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法。全书内容丰富、全面、新颖、独特,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力
本书主要根据作者数十年来进行遗传优生咨询门诊和研究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的病例资料,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编写而成。 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着重介绍临床遗传学的基础理论,主要介绍有关遗传和遗传症的物质基础遗传病的产生原因各种遗传病的分类主要特征及遗传病的识别诊断要点再发风险的推算和预后,以及可行的预防措施和婚育优生指导原则等。下篇结合典型病例照片介绍一些主要遗传病的临床特征遗传方式诊断和防治要点等。内容翔实,论述简明扼要。 本书可供广大的临床医生,特别是遗传优生工作者,遗传学教学科研人员,医学院校高年级学生学习、参考。
超声造影技术作为超声医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被誉为超声医学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性飞跃。近十年,超声造影剂及造影成像研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新型超声造影剂不断研制成功。本书的编写者们于多年从事SonoVue超声造影成像的临床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超声造影经验,收集了大量的造影图像和临床资料,通过系统的整理总结,撰写成本书。本书共分17章,460余幅图片,详细阐述了肝脏、肝移植、胆道系统、胰腺、脾脏、肾脏、移植肾、肾上腺、膀胱、前列腺、睾丸、乳腺、浅表淋巴结、眼与甲状腺等器官的SonoVue超声造影检查方法、正常造影声像表现及各种病变造影特征。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它是由赢过医师Samuel Alexander Wilson于1912年作为一种病因不明的变性疾病,对其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详细地描述,并以“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命名发表于著名的Brain 杂志,受到了当时医学界的普遍关注,因此后人将“肝豆状核变性”称作“Wilson”病。
本书详细介绍了CT血管成像(CTA)的基础知识、全身各系统的临床应用及新进展。—3章讲述了多层螺旋CT的基本原理、碘对比剂的使用原则和策略以及CTA图像后处理和数据分析;第4—18章着重介绍CTA技术在全身不同部位的应用,强调各部位血管的解剖和变异、不同疾病的CTA表现以及鉴别诊断,对重要疾病还特别讲述了术前和术后影像评估的重要内容;9章特别介绍了双能量CT血管成像的基本原理、图像后处理和解释以及临床应用,涵盖了当前CTA的主要技术及应用现状。适合医学影像科医师、临床科室医师以及医学院校师生参考学习。
《膝关节磁共振诊断(第2版)》共分12章。详细阐述了膝关节解剖,磁共振成像方法,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包括外侧副韧带的外侧支持组织,半月板,骨折与脱位、肌肉损伤,年轻人的膝关节,变性及坏死,滑膜病变与滑膜皱襞功能障碍和膝关节内外积液。用临床实践中获得的大量影像学图片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详细阐述了膝关节各种组织结构正常、损伤及病变的磁共振影像学表现。书中大量的影像学图片源自作者长期临床工作的病例积累,且得益于3.0T设备、多线磁共振成像等在提高图像质量方面的技术进展。《膝关节磁共振诊断(第2版)》是骨科、放射科年轻医师及研究生的读物,也可作为骨科、放射科高年资医师案头备查的参考资料。
本书详细介绍了CT血管成像(CTA)的基础知识、全身各系统的临床应用及新进展。—3章讲述了多层螺旋CT的基本原理、碘对比剂的使用原则和策略以及CTA图像后处理和数据分析;第4—18章着重介绍CTA技术在全身不同部位的应用,强调各部位血管的解剖和变异、不同疾病的CTA表现以及鉴别诊断,对重要疾病还特别讲述了术前和术后影像评估的重要内容;9章特别介绍了双能量CT血管成像的基本原理、图像后处理和解释以及临床应用,涵盖了当前CTA的主要技术及应用现状。适合医学影像科医师、临床科室医师以及医学院校师生参考学习。
本书精选作者临床上亲自诊治或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疑难病例,包括一些少见、罕见病例,以影像分析为主线,结合症状、体征和病理表现对胸部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重点突出诊断思维过程,力图理论联系实际,使读者对相关疾病的诊治有深入的了解。本书图文并茂,体例编排合理,适合呼吸内科医师、临床医学研究生、进修生及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可弯曲支气管镜技术(第3版)》是支气管镜医师的参考书。书中重点论述了支气管镜操作中可能的并发症、禁忌证和注意事项。另外,还介绍了介入肺脏病科目前所使用的技术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技术。《可弯曲支气管镜技术(第3版)》包含4部分内容:支气管镜检查概述、诊断性支气管镜操作、治疗性支气管镜操作、特别注意事项。对于呼吸科医师、肺脏病科医师以及需要提高介入支气管镜操作技术的培训医师和住院医师来说,《可弯曲支气管镜技术(第3版)》是一本理想的培训指南。
本书分10章,系统介绍了检骏科管理概论、科室管理基本知识、检验科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检验科的行政管理、检验科的人员管理、检验科计划工作与目标管理、检验科的质量管理、检验科信息管理、检验科的经侪管理、检骏科的安全管理。并将与检验科管理密切相关的条例、准则和要求附在书后。本书提供了检验科业务管理的系统理论、规章制度和技术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适于各级医院的医政管理人员、检验科主任、技师和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王丽编著的《被覆上皮扫描电镜图谱》运用扫描电镜图像的三维结构特点,将被覆上皮按组织学的顺序进行系统整理,以图文并茂方式,客观地反映体表以及体内实质性脏器表面和腔管性脏器内外面的超微立体结构;与此同时,还适当地在部分章节穿插了病理状态下相关被覆上皮的异常变化,以供读者参考。《被覆上皮扫描电镜图谱》共精心选择了395幅扫描电镜图像,其中循环系统31幅、免疫系统13幅、皮肤31幅、消化系统123幅、呼吸系统54幅、泌尿系统34幅、生殖34幅、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39幅,以及被覆上皮简释和样品制备技术心得15幅。另11幅常见非被覆上皮组织扫描电镜图像及10幅伪彩色图片,以示生物组织在微观下呈现出的艺术效果。每幅图的右下角标有放大倍数和比例尺,是电镜操作系统特有装配,为维护图片的真实性,书中不再另行加注,所以本书图注只
缪飞、钟捷主编的《小肠影像学诊断图谱:X线CT\MRI\内镜》是以图像为主的小肠影像学专著,内容包括小肠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及检查流程、正常小肠影像学表现、小肠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小肠炎症、小肠感染等各种小肠疾病的X线、CT小肠造影、MRI小肠造影、电子内镜所见。全书共11章,3800余幅图,每幅图像都有详细的说明,方便读者理解、记忆,以帮助其提高小肠疾病的诊断水平。本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可为影像科、消化科医师的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心电图诊断实践指南》详细介绍了各种异常心电图的诊断标准,重点论述了诊断思路和应注意的问题,并介绍了心电图诊断的一些新进展和新概念。全书附图400余份,包括各种典型的和不典型的心电图图例,旨在通过大量图例资料,使读者全面直观地了解、掌握各种异常心电图的诊断方法,拓展思路,提高临床诊断能力。本书适用于各级医院心电工作者及临床医师阅读。
本书向读者介绍了一种肝癌介入治疗技术,即超声引导微波凝固治疗肝癌,全面地论述了其基本概念、技术原理、研究方法及临床应用。全书共10章,分别详细地介绍了介入超声的技术方法及要求、微波凝固热场的适形调控与监测、微波治疗仪的特性与应用以及临床治疗,包括术前准备、适应证选择、实施凝固治疗操作以及术后随访的全过程;并且论述了热凝固治疗的免疫反应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探讨了诸种高新技术在肿瘤原位灭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与前景。本专著学术水平高,理论及方法均有创新,科学性、实用性强,对指导有关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可供超声科医师及临床各科医师参考与学习,并且可作为有关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书按照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标准中对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编写而成,全书共分19章,生物化学检验质量管理程序部分详细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环境设施管理,设备管理,试剂管理,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检测的分析性能评价等内容;深入介绍了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血气分析仪以及电泳分析仪等常用生化检测的标准操作规程、参数的设置、仪器的校准、维护保养、性能验证程序等内容。生化项目标准操作程序涵盖了医学实验室认可准则中要求的所有要素,包括检测方法原理、标本采集及干扰因素、试剂和设备、检测程序、校准程序、质量控制程序、性能参数、医学决定水平、检验参考值和临床意义等内容。《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质量管理与标准操作程序》内容全面、实用,可操作性强,是医学实验室质量体系建设和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麻醉学在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测和疼痛治疗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相关和边缘学科如药理学、外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更加丰富和充实了麻醉学的理论,促进了麻醉技术的进步。本书分为两个部分。部分为临床麻醉,着重于临床麻醉的实施,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各种麻醉方法和不同病种的麻醉实施和注意问题,努力使之成为临床麻醉工作者手边的工具书。第二部分为神经阻滞图谱。由于目前尚无比较系统的神经阻滞图谱书籍,我们特收集了从头部至足部,从周围神经到神经节或丛的各种神经阻滞方法,用图谱标记和文字说明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使读者一目了然,易于掌握。
本图谱由4部分共770幅电子目镜图片组成前3部分为食管、胃及十二指肠,每一部分首先简略介绍胃镜检查的应用解剖及正常内镜图像,然后较详细地介绍该部位常见疾病的内镜图像及某些少见病种的内镜图像。其中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的分类分别采用我国1999年8月烟台全国反流性食管病(炎)研讨会上制定的内镜诊断及分级标准和2000年江西慢性胃炎研讨会上制定的分类标准。第4部分介绍胃镜操作要点及电子胃镜摄片要求,并列举了我院1999年胃镜检查的若干统计资料。本图谱图片清晰、实用性强,是内科医师、特别是消化专科医师、消化内镜专科医师的良好参考书。全书内容具体、图片直观性强,也是初学胃镜检查的青年医师、进修医师及高年级医学生、研究生的良好工具书。
本书从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入手,以男女膀胱流出道梗阻、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尿失禁、膀胱结石及膀胱憩室等疾病的影像尿动力学检查为主要内容。系统介绍了下尿路重点疾病的影像尿动力学特点,并结合典型病例分析,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方式对病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书文字简练、内容新颖实用,可作为泌尿外科专科医生、研究生、尿动力学检查医生的临床教学用书,也是中、高年资泌尿外科医师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