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就MRI的基本理论做了简要的概述,并就MRI在诊断和治疗髋关节疾病和损伤中的作用和应用进行了通俗易懂的探讨。重点突出了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和技术。这本书首先介绍了MRI的基本理论和钆增强的软骨MRI延迟成像技术(dGEMRIC),紧接着描述了正常和异常的髋关节解剖。随后重点探讨了MRI技术在检测各种髋关节疾病中的应用,包括盂唇病变、骨坏死、关节外病变和软骨损伤等。本书还用专门的篇幅叙述了生化成像标记物在髋关节疾病治疗中应用,这使得书中内容显得更加丰满全面。这本书由放射科和骨科专家共同撰写而成,并配有大量的MRI图谱。相信不管是相关领域的临床医生还是运动医学的执业师或者初级保健医师,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书。
全书共分为62章,分别从超声的物理基础、腹部超声、儿童超声、产科超声、血管超声、骨关节超声等不同的侧面,讲述了超声检查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本书凭借简明的写作风格,统一的版面及紧密联系临床的章节安排,一直是超声医学书籍中最值得信赖及实用性的参考书。文中所选知识系统丰富,给超声医师提供了最明晰、最全面的应用指南。本书有利于学生在学到超声成像及扫查技能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掌握高级仪器的使用技巧及报告书写能力。第4版在原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新进展的内容,并配有精美的插图及提示,以求提高超声医师的扫查技能及解决临床困难问题的能力。全书有800多张全新的黑白声像图像和48张彩色声像图像,充分展示了超声成像学技术和研究成果;增加的一些新的章节,包括足踝问题、误操作、检查室鉴定和人体工程学等;涵盖了伪像
本书分为超声医学基础与临床应用两篇,共13章。篇系统地阐述了超声医学的物理基础、超声诊断技术(含新技术)和设备、超声临床诊断基础,并概要介绍超声治疗的技术与设备。第二篇分别对心脏、腹部、妇科、产科、外周血管和小器官等的超声检查的适应证、检查技术、基本断面、疾病的主要超声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意义及告描述的要求,进行了较全面地介绍。还对介入性超声诊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及讨论。全书90多万字,860余幅图:内容简明扼要、图文并茂、系统全面、深入浅出,强调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书是从事超声医学的专业人员,特别是“彩超”操作人员之基础著作,也适合有关临床各科医师、大专院校医学影像专业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师生查阅和参考。此餐,还可作为超声医学工作人员以及从事超声仪器研制、生产、管理销售和工程技术
《盆底超声的临床应用》由张新玲主编,专注于超声在盆底病变中的应用这一热点问题,主要涵盖了盆底基本解剖、常用检查方法、超声检查方法及规范、前中后腔室常见异常的超声表现及治疗后疗效评估、超声报告书写等内容,同时《盆底超声的临床应用》配以丰富的病例图片及说明,值得推荐。
本书重点描述小儿各个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超声检查方法及声像图特点,简单介绍疾病的预后,实现了临床与影像紧密结合的目的;作为超声影像学参考书,我们尽量以图说理,全书共有1600余幅图,其中示意图100余幅,绝大多数病例得到临床和病理证实,其中一些极难得的图片资料,外少见,图片均为数字化采集,制作精美,实现了图文并茂的效果,读者可以把她看成为理想的图谱;本书还介绍一些如声学造影、介入超声等新技术在儿科的具体应用,选择性引用了外文献上新近资料,体现了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本书对与成人相同的疾病采取略写或不写的方式,对胎儿畸形作了较的介绍,这样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先天的胚胎病理学以及出生前后的声像图改变,突出了围生期超声特点;全书跨度大、内容多、图片丰富,故分成5篇共49章,包括超声诊断学基础、
《临床超声鉴别诊断学》1996年出版问世后,受到外同仁的欢迎与好评,三次印刷13000册,销售一空,1998年荣获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初版至今已过去10年,超声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突飞猛进,图书内容已显得落伍,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许多读者希望能再版,同时对图书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大力支持再版工作,并提醒作者再版图书要避免犯大篇幅保留原章节内容,补充、修改甚微的弊病。再版中已注意到了这些意见和建议,并一一加以改进。 第二版依然保持原书的特点,新老作者重温原写作思路,即纵向以人体解剖各器官系统为序,横向将声像特点为鉴别出发点并分类展开横向鉴别,叙述鉴别诊断仍较多采用表格式结合插图形式,保持图、文、表并茂的特点,各章第四节对各系统疾病以声像特征加以归类提出鉴别范围,使读者读后对
本书集作者40余年临床和超声诊断经验,论述了超声诊断程序和原则、超声诊断物理学基础及超声诊断技术新发展。收集临床和影像学误诊176例病例并进行了超声诊断分析,阐述了其鉴别诊断要点。精选了质量上乘的超声图像870余幅,可谓图文并茂。本书立足于临床实践,突出疑难病例的超声诊断分析,反映了超声诊断领域的新进展,内容实用,语言精练,图像精美,是各级医院超声科医师、影像科医师及临床各科医师的理想参考书。
全书共14章,从眼部、新生儿颅脑、涎腺、甲状腺、乳腺、心脏、外周血管、腹部脏器、腹部血管、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腹膜后间隙及肾上腺、女性生殖系统和正常妊娠、皮肤软组织方面,简述了超声医师必须掌握的超声标准切面知识,除提供了每个切面的声像图和示意图外,还讲述了此切面的探查方法、断面结构、测量方法及临床意义等。本书图文并茂,简明清晰,是超声医师的参考书。
《泌尿系统超声入门(日本引进实用)》内容涵盖了入门需要掌握的所有超声知识点和临床知识点。全书分6章,章讲述了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第2-6章分别讲述了肾、肾上腺、膀胱、前列腺和睾丸及睾的解剖知识、超声扫查方法、检查时注意事项,以及各疾病的超声诊断特点等。《泌尿系统超声入门(日本引进实用)》具有简明洗练的陈述方式、实用地道的主干内容,篇幅不大,但知识面宽,病例种类多,资料全,内容编写尽可能达到所述知识皆临床所需的目的。《泌尿系统超声入门(日本引进实用)》适合超声医师和泌尿科医师阅读参考。
本书共分4篇,20章。篇,介绍了超声医学的基础知识和解剖特点,正常眼结构的超声表现和常见异常表现的特点,超声伪像的产生与识别、眼科超声诊断注意事项与报告书写等;第二篇眼球疾病、第三篇眼眶疾病和视路疾病为本书重点,以临床概述、病理特点为基础,介绍了各种疾病的超声诊断特征;通过与其他检查方法对比,探讨了超声诊断的价值;第四章,眼球的生物测量,系统阐述超声测量的原理、仪器和方法,介绍了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以及计算公式的选择、人工晶状体度数的选择等。 全书近60万字(包括640余幅图),其结构严谨、内容实用、图片精美。综合应用A型、B型、CDFI、UBM、三椎重建等超声检查技术,对疾病的超声诊断特点进行描述为本书的独到之处。适于广大眼科医师、超声科医师、医学院校师生及相关人员阅读。
本书结合编著者多年在超声一线工作的经验,汇集了众多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例资料、声像图和示意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阐述了腹部疾病的病理、分型、超声扫查方法、超声表现、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等。全书分为7章,分别介绍肝脏、胆道、胰腺、脾脏、腹膜后间隙、胃肠和泌尿系统超声诊断的相关知识。本书适合腹部超声工作者阅读和学习,也可作为相关学科医师的参考用书。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腹腔超声这一新技术在多种诊断与治疗性腹腔手术中的应用,内容涵盖了腹腔镜超声在腹受苦镜下的肿瘤分期,以及在多种常见类型的腹腔镜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妇科手术中的辅助作用,重点介绍了腹腔镜超声在各种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意义。全书附有130余幅图,对加深理解有很大帮助。本书主要面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的腹腔镜外科医师。
超声扫描会获得一系列的断面图像。诠释检查的基础就是各个断面图像。乍眼看来很容易被不同患者相同区域的各种超声扫描表现所迷惑。导致这种情况有很多原因,包括密度、体内脂肪的差异、年龄相关差异、下方的气体以及伪像。在大多数病例中,明显的偏差并不是由真正的解剖学差异导致。关于CT和MRI方面已经出版了一些的图谱,但是就作者所目前并没有类似的关于腹部超声断面解剖的图谱。本图谱尝试填补这一空白。作者尤其希望为初学者在复杂的超声解剖方面提供综合的指导。
《临床超声鉴别诊断学》1996年出版问世后,受到外同仁的欢迎与好评,三次印刷13000册,销售一空,1998年荣获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初版至今已过去10年,超声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突飞猛进,图书内容已显得落伍,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许多读者希望能再版,同时对图书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大力支持再版工作,并提醒作者再版图书要避免犯大篇幅保留原章节内容,补充、修改甚微的弊病。再版中已注意到了这些意见和建议,并一一加以改进。 第二版依然保持原书的特点,新老作者重温原写作思路,即纵向以人体解剖各器官系统为序,横向将声像特点为鉴别出发点并分类展开横向鉴别,叙述鉴别诊断仍较多采用表格式结合插图形式,保持图、文、表并茂的特点,各章第四节对各系统疾病以声像特征加以归类提出鉴别范围,使读者读后对
本书共分4篇,20章。篇,介绍了超声医学的基础知识和解剖特点,正常眼结构的超声表现和常见异常表现的特点,超声伪像的产生与识别、眼科超声诊断注意事项与报告书写等;第二篇眼球疾病、第三篇眼眶疾病和视路疾病为本书重点,以临床概述、病理特点为基础,介绍了各种疾病的超声诊断特征;通过与其他检查方法对比,探讨了超声诊断的价值;第四章,眼球的生物测量,系统阐述超声测量的原理、仪器和方法,介绍了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以及计算公式的选择、人工晶状体度数的选择等。 全书近60万字(包括640余幅图),其结构严谨、内容实用、图片精美。综合应用A型、B型、CDFI、UBM、三椎重建等超声检查技术,对疾病的超声诊断特点进行描述为本书的独到之处。适于广大眼科医师、超声科医师、医学院校师生及相关人员阅读。
我国的超声内镜虽然起步较国外晚了近10年,但发展是迅猛的,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目前仍有差距。近年有赖于同道们的孜孜努力,超声内镜的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准,且在某些领域已赶超了国外同行。作为从事超声内镜工作多年的我,除了热爱这门医疗技术之外,更感到有义务和责任让更多的临床及内镜医师熟悉并掌握这门实用性较强的诊疗技术。因此,在长达两年多的准备工作中,积累了一些资料,收集了相关的图片,并参阅了部分国外文献,现整理成册,以期对从事超声内镜及对该技术感兴趣的同仁有借鉴之用。本书从超声内镜的诊断到治疗,由食管至结直肠,包含胰胆系统,共分20章,较为系统、全面且简洁地阐述了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超声内镜的操作技巧一章,相信对于初学者掌握及理解该技术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全书共收纳图片400余幅,以求
这是一本关于超声心动图规范化检测正常人心脏功能的工具书。全书分为规范化操作与测量,系列正常值,心脏功能评价与讨论,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单四部分。系列正常值是本书的核心。作者分别采用M型、二维、多普勒、组织多普勒四类检测方式对2700余例正常人的心脏功能指标进行了检测,将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以年龄段分组和体表面积分组列表。表中采集的数据覆盖面广,可信度高,对心脏超声医师、心血管医师及相关影像医师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本书结合编著者多年在妇产科超声一线工作的经验,汇集了众多常见和多发病的病例资料、声像图和示意图,以简洁的文字和图文并茂的方式,精炼地阐述了产科和妇科疾病的病理、分型、超声扫查方法、超声表现、诊断依据和临床价值等。全书分产科和妇科两篇共12章,产科篇内容有妊娠生理、正常妊娠、病理妊娠和胎儿畸形,妇科篇包括女性内生殖系统解剖与声像图、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子宫病变、卵巢病变、输卵管、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妇产科急腹症、计划生育及相关疾病。本书实用性和可读性强,适合妇产科超声工作者阅读和学习,也可作为妇产科医师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