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临床常见病例矫治方法入手,详细分解矫治细节,并配有2000余幅高清图片帮助解释说明,按照临床常见病分类阐述,更贴合临床实际应用。本书可以作为临床正畸医生的工作手册,能为广大临床正畸医生接受,并迅速掌握理解书中的高效矫治方法。
本书共分20章,介绍了秦汉至清朝末年,有关中国古代中医外科疾病、理论形成及内治和外治方法的内容。第一章为总论,介绍了中国古代外科疾病概述。第二章介绍了中国古代中医外科疾病的命名和分类释义。第三章介绍了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第四章介绍了作者中医外科疾病辨证。第五章介绍了外科疾病治法。第六章至第二十章介绍了疮疡、甲状腺疾病、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乳房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等15类180余种疾病,对每种疾病都列有概述、病因病理、主证、方剂名称、组成、制剂、用法、功效、主治等。其内容来源于380余种中医药古籍,并依据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进行筛选。所载内治方剂900余首,外治方剂1300余首。编写采用现代病名与古代相似病名及症候相对应的方法,条目清楚。所选方剂保持原型,力求简要、精确,内容保持逻辑性,突出特色
本套丛书特约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指导编写,对明代金陵版《本草纲目》重新诠释,删繁就简,精挑细选,用900余幅写实本草图片,以图解的方式对300余种常用中药、1000余种传世药方进行立体展示,全新解密,既有传统中医内涵,又融入了现代中医学的科学观,使广大普通群众更容易阅读、使用,同时也增加了本书的观赏和收藏价值,升华了本书的精神品质。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学家李时珍的著作,也是我国几千年来药物学的总结。分类严密、科学,记载药物数目众多,文笔流畅生动,被誉为 东方药方巨典 。本书延请专家校注,配以双色版画诠释文章内容,延展文章意境。竖行排版,手工线订。
《医略存真》,共计l卷,。马培之晚年召其子辈整理其医案,著成此书。本书共35个条目,其中外科24条,内科11条,首条,列马培之祖父马省三有关外科方面的专论1 6则,继则是作者对某些疾病的经验论述34条。 《马培之医案》,不分卷。 因马培之内外科兼擅长,而外科医案已有专书,故其弟子将内科医案单独提出,汇编成册。本书选择有代表性的六家抄本,相互对勘,删其同而存其异,选其理法方药较全者,共得49个病种,588个医案。 《马培之外科医案》,共计1卷,撰于光绪十九年(1893)。系马培之巾年时门人的汇录抄本,对外科各证的记载尚不完全。全书收载医案58例。每个医案不仅有关于病情的详细记述,而且有透彻的论述。 《马评外科症治全生集》,成书于光绪三十四年( 1908)。马培之擅长外科,推崇王氏 全生派 。书中记录了清 王维德的痈疽疮毒总论、
贺普仁教授,字师牛,号空水,汉族,1926年5月26日出生,河北省涞水县人。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中国针灸学会顾问,北京针灸学会会长,针灸三通法研究会会长,中国四届科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等职。精研内难,通览甲乙,在5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博采众家之长,创立了“病多气滞、法用三通”的中医针灸病机学说和独具特色的针灸治疗学体系——贺氏针灸三通法。 微通法即毫针刺法,其作用在于通经络、调气血。此法广泛用于针灸临床,包括:内伤外感、虚实寒热、男女老少皆宜,是一切针法的基础。温通法是用特制的针体经加热烧红后,采用一定手法刺人身体的腧穴或部位,达到祛除疾病目的的一种针刺方法,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火针疗法不断改进发展与完善,现已成为针灸疗法中独特的医疗体系。放血疗法即强通
由李良松编著的《佛陀医案/中华佛医文化丛书》率先提出了佛陀医案的创见。是书从数万卷的佛教经籍中,精选l10则佛陀医案和佛陀时代的名医治病验案,《佛陀医案/中华佛医文化丛书》内容广泛涉及方药疗法、心理疗法、精神疗法、信仰疗法和综合疗法等各个方面,选题深邃、内涵丰富。著释者不仅为所选的医案加上了现代的标点符号,而且对每则医案进行了阐释和讲解,既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又博涉经史、旁及百家,是一部诠释佛学经典的医案专著,对弘扬传统医药文化具有积极的影响。
u007f本书主要介绍了相关专科的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现状,康复评估及常规的康复治疗手段。其特色之一是将康复评估和治疗手段综合于一体,既简洁易懂又专业。关于康复评估和康复治疗,本书除对声、光、电、热、磁等常规理疗手段予以阐述外,还系统介绍了盆底肌训练、家庭康复辅助器、腹部核心肌群训练、人工手法按摩、关节紊乱复位、姿势矫正训练、牵伸训练、控制训练、局部问题处理、呼吸训练、有氧训练、肌内效贴等运动疗法、手段,同时结合传统医学的针灸、熏蒸等方法,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综合手段。 本书通过全面介绍盆底功能障碍的定义、范围、评估和治疗,及康复评估治疗的系统架构方式,为盆底功能障碍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书是一本值得从事盆底功能障碍诊治工作的相关专业人员
《徐灵胎医学全书》为医学全书。清·徐大椿撰。16种。此书是在1764年徐氏自刊的《徐氏医书六种》基础上增辑而成。计有《难经经释》、《医学源流论》、《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贯砭》、《伤寒论类方》、《兰台轨范》、《洄溪医案》、《慎疾刍言》、《内经诠释》、《洄溪脉学》、《脉诀启悟注释》、《六经病解》、《伤寒约编》、《舌鉴总论》、《杂病源》、《女科医案》。徐氏学识渊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著述甚丰,且颇为后世所重。现存多种清刊本及上海广益书局铅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