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主编,是解读《伤寒杂病论》中方剂的工具书,也是全面、系统、科学地研究《伤寒杂病论》中方剂在用方辨证中的基本含义、科学定义及其应用价值,将《伤寒杂病论》中方剂理论体系密切联系临床实践,作为指导临床治病的重要研究成果。 本书以全面详细、客观务实、贴近学习、便于实用、切入问题、点拨思路、学以致用为特色,旨在使读者在理论深造与临床提高方面都有全新进步和跨越。 本书收录经方260首,其中"导读、方歌、方药、用法、功用、适应证、用药分析、用方思路、随证合方、注意事项、应用指征"是研究经方核心内容,"方论"是研究经方百家各抒己见内容,"方论评议、药理作用"是研究经方开阔学用思路及方法内容。 全书编写思路独特新颖,解读经方精确,内容丰富翔实,理论指导临床,是中医院校师生、中
全书分为总论、各论以及附录三个部分,全面覆盖中西医结合诊治恶性肿瘤的各个领域。从病位、病因、病机、病理演变到疾病属性,从现代医学分期、治疗及前沿进展到中医辨证论治、单方验方、饮食调护、预防保健等逐一论述,内容贴近临床,充分体现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的理念。
《徐灵胎医学全书》为医学全书。清 徐大椿撰。16种。此书是在1764年徐氏自刊的《徐氏医书六种》基础上增辑而成。计有《难经经释》、《医学源流论》、《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贯砭》、《伤寒论类方》、《兰台轨范》、《洄溪医案》、《慎疾刍言》、《内经诠释》、《洄溪脉学》、《脉诀启悟注释》、《六经病解》、《伤寒约编》、《舌鉴总论》、《杂病源》、《女科医案》。徐氏学识渊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著述甚丰,且颇为后世所重。现存多种清刊本及上海广益书局铅印本。
《余听鸿医案》医案和论述大部分属内科范围,为其手录治愈的重症及疑难杂病,兼及平日得之师友问的治验。全书共载病种九十二门、医案一百十九则,内容主要涉及内、外、妇等科,病证范围以关格、肿胀、湿温、咳嗽、戴阳、泄泻、时毒、发背、产后病等为多。医案记录详尽,辨证精审,用药灵活多变,如治关格、痹痿、上下脱、阴、阳斑等数案,病情变幻多端,余氏用药能洞中肯綮,反映了其丰富临证经验。 《外症医案汇编》四卷,是近代中医外科流派 心得派 的集大成著作之一。余氏精内外科,鉴于有许多需要内科配合治疗的外科证,往往由于病家和专科医生不明确综合治疗的必要性,每致意见分歧,贻误患者。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他选辑了清代名家如陈学山、薛生白、缪宜亭、叶天士和徐灵胎等的外证医案七百余则,间附以自己的治验案,分为十三部
高憩云撰有《外科医镜》十二卷,《逆症汇录》,《外科问答》,《五藏六腑图说》,《运气指掌》,《外科三字经》,《六气感证》等。
《医碥》为清代医家何梦瑶具有代表性的医学著作。全书共7卷,前4卷除卷一开头有部分基础理论内容外,主要阐述内科杂症的病因病机、辨证诊断及治疗方法,卷五论述四诊,最后两卷是方药 《伤寒论近言》乃是岭南地区较早的专门论述《伤寒论》的医著,在伤寒方面,何氏为不同体质的人,同样感寒后,会表现出不同的症型。六经次第是从其行于躯壳之浅深划分。传经次序,只是大概而已,不可拘泥。治疗时,亦当遵循此原则,但见某经脉证,即治某经。伤寒 六经,包括足经和手经。六经皆有经病和腑病。治疗大法以驱邪为要。否认喻昌的 三纲鼎力 说。反对 伏气温病说 。怀疑经典。认为《内经》未必出于岐黄,可能为后人托名所为。 《妇科良方》分论证和诸方两部分。论证部分包括经期、经行各证、经闭、崩漏、带下、瘕瘾痃癖疝痞血瘀血蛊、胎前、临产、难产、产后、
本书分为背景、整体理论和脏腑、经络等部分理论三个部分,重点是人体整体层次理论。作者运用解构策略,破译了人的阴阳二气是人的整体医学指标,从传统医学里提炼出,概括生物钟、健康与疾病的转化、生命演化等整体现象的三个基本生命规律,重构了整体生命理论体系。 本书可供中医院校师生、中医科研人员,从事生命科学、复杂性科学、人文专业的人士,以及中医爱好者阅读。
《伤寒论语释》包括原文、校勘、注释、提要、语释、按语、方解、临床应用、结语等部分。原文,以重庆市人民出版社1955年4月出版的新辑宋本《伤寒论》为蓝本,并于原文之下注明条文序号,以便于查对;校勘,根据《玉函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加以校勘,但只选择其中有参考价值的部分,对于有些词句虽然不同,而对内容并无影响者,从略;注释,将疑难字、词、句,做了浅显易懂的解释,对于个别难认的字,加以注音;语释,对原文用白话加以阐释,其中收取了各注家较为可取的意见,用编者的语方加以表达,有的是编者自己的见解;按语,在语释中有阐发未尽的意见,或有不适宜在语释中说明的内容,在按语中加以补充或说明;方解,吸取各名家的方论,阐发方剂的组成法则及临床效用;临床应用,根据文献资料,综合性地介绍
本书分为6个分册,分别为《本草纲目(精华)》《黄帝内经(精华)》《神农本草经(精华)》《伤寒论(精华)》《金匮要略(精华)》《温病条辨(精华)》。每册都精选相关经典中医名著的养生精华部分,介绍了中医养生、中药养生内容,包括中医治法治则、理法方药,中药性味归经、主治应用等。去除被当今医学论证不太科学和不符合当今保健养生的内容,并以图解方式详细解读,使其更符合当今百姓阅读和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