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名医李延是编篡,初刊于1664年。作者鉴于流传较广的高阳生《脉诀》言辞鄙俚,谬误颇多,遂汇集古今脉学著作,结合其叔父李中梓所传的脉学予以辨驳订正。全书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内容详备。
本书是高等医药院校道医学首批试用教材,共分五部。分别从道医概论、道医的神学思想与神治体系、道医产生的历史条件、道医代表人物、道医基本流派等五大方面对道医文化进行了整体研究,系统阐述了道医学体系、技术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价值,较完整地再现了道医学的全貌。因其突破了以往从单一学科研究医学的局限,集道家、道教、哲学、史学、文学、医学、生命学、养生学之智慧,以老子《道德经》的思想,在多方面学术上作出了深入的探索,所以,它是医学院校教师、学院以及在职医学工作者学习道医比较完备的一部教材,也可作为其他院校师生了解祖国道医文化的一部的参考读物。
在德国、奥地利、瑞士,有2万多名医生使用特殊形式的针灸——耳针。本书是基于西方耳针创始人诺基尔先生及德国医生巴尔对耳针疗法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由贝亚特?施特里特马特博士整理以德文版问世于众,后被翻译成英文而受到欧洲多国临床医生的欢迎。书中详细描述了耳穴定位和取穴方法,并配以清晰图示,一穴配一图,为我们的学习与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又易于掌握的方法。此外,本书还结合作者临床应用有效实例,从穴位选取、用针方法及选穴依据等方面向读者介绍了常见病种的耳针疗法,简明实用,供研究耳针的专业人员,以及应用耳针治疗疾病的从业人员阅读参考。
《张小萍脾胃气化学说与临证经验》主要分为五部分。部分为学术思想,总结了张小萍在脾胃病方面的学术思想。第二部分为理论评说,介绍了张教授对脾胃学说的深入认识与理解。第三部分为临证经验与用药特色,不仅总结了张教授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的诊疗经验,还介绍了其在脾胃方面的用药特色与体会,如对经方、张氏验方的运用,常用的药对以及临床用药特点。第四部分汇集了张教授在医教研方面的探索体会。第五部分是其诊疗脾胃病的医案。医理清晰,验案丰富,用药精当,适合中医临床医生参考阅读。
本书论述了生物医学信号数字处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主要应用。内容兼顾了纵向的浓度和横向的广度,应用方面强调范围广而实用性强,具有先进性、简明性、实用性和专业性。本书既介绍了经典信号数字处理的理论和技术,又介绍了现代信号数字处理的理论和技术。内容涉及生物医学信号数字处理的各主要方面,饮食了属于现代医学信号处理技术热点和难点的诱发电位的单次提取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在基因信息处理中的应用等。本书系统介绍了生物医学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主要应用,全书包括三部分:部分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数字信号处理基础,第三部分,应用。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应用部分基本涵盖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主要应用,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