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展示一代中西医结合医学家陈可冀院士宝贵的医疗经验。他的中西两套坚实的医学背景,使得他在临床上诊疗病人时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技巧。遣方用药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且善以西医诊断中医治疗,有机地将中西医结合在一起。陈老师目前仍精神饱满地活跃在临床一线,坚持门诊、查房及院外会诊,本书力求如实反映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陈老师多年来著述甚丰,然包括如此大量医案医话且以专著形式面世尚属首次。作为我国的中西医结合专家,熟练运用中西医两套方法诊疗内科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类似病案为数不多。希望该书的出版,对于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医师在平时的临床科研工作中将会起到很好的参考借鉴作用。
本书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50多位专家编写而成。全书分为2篇26章。总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泌尿外科的概论、泌尿外科中医基础、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诊断方法、中医治则与治法及中西医常用药物;各论部分介绍了泌尿外科急症学、尿石症、泌尿系非特异性感染、前列腺炎综合征、男生殖系非特异性感染、泌尿生殖系结核、泌尿生殖系其他特异性感染、泌尿系肿瘤、男生殖系肿瘤、肾上腺外科疾病、腔内泌尿外科、性传播疾病、肾功能衰竭与肾脏替代疗法、前列腺增生症、神经源性膀胱、压力性尿失禁、泌尿系统及男生殖系其他疾病、男科学等内容。涵盖了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领域的所有内容,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医学专著。该书内容新颖、翔实,写作水平较高,反映了编者的经验和智慧,是具有影响的中西医结合泌
不孕不育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许多多疾病所共有的一种症状。其发病率据欧美、日本等国家统计,约占已婚育龄夫妇的15%,其中50%~60%为女方原因,20%~25%由男方引起,20%~25%是双方原因。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总论,从中西医两个角度,系统论述了男女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生殖生理与受精生理,不孕不育症的定义分类、病因病机概要、临床诊断和治疗学,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治疗预后、预防及优生优育等;中、下篇分别介绍了引起女性及男性不孕不育症100多种疾病的中西医病因病理、诊断、治疗、诊疗经验集要及预防调护等。
《痤疮中西医特色诊疗技术》主要从痤疮的历史沿革、痤疮的中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痤疮的临床表现、各型痤疮的中西医治疗、治疗痤疮的产品及其应用情况介绍、痤疮患者的皮肤护理等方面对痤疮进行专病专述,内容全面,既涵盖传统中医治疗方案,又融合现代医学进展。《痤疮中西医特色诊疗技术》可供皮肤科、中医美容科的医生、护士及美容院美容师参考使用。
现代国际医学界已将哮喘病研究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医学体系,命名为《哮喘病学》,足见中外医学界对哮喘病的重视。鉴于中西医药目前对哮喘病的诊治均不甚理想,而中西医治疗哮喘病又各有所长,乃应临床实际要求而编写本书。全书分23章,就哮喘流行病学、治疗思路与方法、传统中医药理论、现代知学基础理论、各类理化检查、常用中西药,以及儿童哮喘、老年哮喘、特殊性哮喘,及预防本病之措施、自我管理教育等教育都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临床实用与研究方向相结合,尤其在西医急性发作期治标、中医缓解期治本的论述中体现了如何中西医结合,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如何优势互补。书中介绍了诊治哮喘病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药物、新动向;书末附有规范化的哮喘病诊断治疗标准、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等,颇具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
中医、西医各擅所长,中西医结合在当今乃至未来的医学发展都是一个重要领域。本书是本“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介绍了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传染病、呼吸疾病、循环疾病、消化疾病、泌尿疾病、血液与造血疾病、内分泌与代谢疾病、风湿、神经疾病、急性中毒和中西医结合在危重症抢救中的应用等等。全书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可作为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工作的初、中级医务工作者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本的教材。
本书是专论西医检测中医治疗,即宏观与微观结合辨证论治的著作,除以“绪论”简介其概念、源流、目的、根据、方法、要领、意义等基本问题之外,主要围绕临床上常用的有关西医检测的158种结果(因其所具辨病诊断价值与中医治疗方法的相近、相类而归并为109项专题)逐一阐发中医诊治的思路与方法。每节均设“辨证论治”、“专方专药”、“食物疗法”、“调护措施”四项,并以前两项为重点。其中“辨证论治”重在分析病因病机并展示分型证治的基本方法;“专方专药”旨在介绍作者的诊治经验及心得体会并各验案以佐证之。本书紧扣临床,立足实用,内容翔实,思路清晰,析理独到,重点突出,甚具临床参考应用价值,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以及教学、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共12章,系统、详尽、深入地论述了颈椎病一病,包括颈椎的应用解剖和生物力学,颈椎病的病因病理、中医病机、检查方法、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医辨证,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康复治疗和预防。重点介绍了颈椎病的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的各种治疗方法及其进展,如小针刀疗法、中药离子导入、硬膜外腔中西药物灌注、介入疗法、微创手术等。本书是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骨科专家的经验总结。内容图文并茂,实用可读。主要供从事骨伤科临床、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参考,也可供关心颈椎病一病的人员学习。
本书的新理论及治疗方法基本上都是朱汉章教授提出来的,由其研究生重新整理,将其提出的新理论及治疗方法进一步研究,进行深化和延伸,并且结合主编多年的针刀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进行发挥。 本书所讲述的内容有对针刀医学许多旧理论及方法的否定,而且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将中医整体观及辨证论治融于针刀治疗,并令疗效有了质的飞跃。
《伤寒论今释》撰于1930年。陆氏综合前人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伤寒论》用较浅析的理论予以分析、归纳和诠释,选注精要。作者对《伤寒论》中的某些条文,试图用近代医学科学理论加以融汇或阐释,在中西汇通和中医发展方面作出了大胆尝试。著名中医临床家岳美中先生在学医过程中,读到陆渊雷先生的《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觉有自己未见之义,稍后就加入陆渊雷先生所办的遥从(函授)部学习,终成一代名医。
本书是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专著,分为四篇。第一篇主要是医理论述,介绍了皮肤病的中医辨证及多种中医治法在皮肤病治疗方面的应用,第二篇着重介绍皮肤科常用中草药的药理研究及其进展,第三篇以病为单位系统介绍了常见皮肤病的病因病理、诊断与鉴別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部分名家的治疗心得及经验:第四篇介绍了对中药可能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肾毒性反应、肝损害等的调查分析,中草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并附以中药配伍禁忌歌诀及中药极限量供读者参考。 本书适合广大中西医皮肤科临床医师参阅。
本书名曰“寿世补元”,意指世人若要健康长寿,必须重视培补护养元气。中华传统医学把人类生命存在于运动的本原归结为“元气”,或曰“真气”,认为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益寿之道,在于补气与护元。
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是该系列的专著之一,全书共4篇,84章,全书约150万字,既有系统的理论阐述,也按各个病种,从概述、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康复、预防等各方面,有机地较全面地阐述了消化系统主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的内容,反映了多年来该领域内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最新进展和宝贵的临床经验。全书理论与实践结合、医药结合、治疗与调护结合,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深入浅出,阐述明晰,是目前一本较为完整、系统、实用的具有时代感的中西医结合的消化病学专著。 该书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本学科领域内众多的著名专家教授共同撰写,其中有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数十年,有深厚理论造诣和丰富临床经验的老专家。他们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