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上,穴位是针灸的刺激点,学名叫输穴,是经络与气血在体表的特定反应点,既能够反映体内气血的病理变化,也能够反映体内脏腑的病理变化,同时也是针灸、推拿、按摩等疗法的施术部位。现代研究发现,通过按压等手法按摩穴位,能够促进能量(气血)的流动,刺激穴位区域的神经和组织激活身体的自愈机制,增强自愈力及免疫力,促进内脏器官功能的协调,使身体更加强健。
《千金方·千金翼方》由[唐]孙思邈著
耳针疗法是祖国医学针灸学的一部分,它具有方法简便、经济实用、适应证广、疗效迅速的特点,早已被广大中医工作者应用于临床。特别是近年来,耳针疗法迅速普及,无论在临床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已形成独立的体系。为了便于大家准确选取穴位,应用于临床更为有效,我们编写了这本书。 本书图文并茂,采用以图释文,以文解图的方式,给读者以直观、明确的耳穴定位。 本书主要介绍耳针概述、穴位定位与主治、耳穴诊断法、耳穴治疗操作方法、耳穴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和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等内容。
《中医推拿与影像学读片分析--附131例临床典型病例报告(附光盘)(精)》为作者吴文豹近年经治的 131例骨伤科典型病例临床与影像学分析,选用数百幅预、胸、腰椎,髋、膝关节和跟骨等部位的X线、造影、MRI、3D成像等影像资料,结合临床症状和推拿疗效进行专业读片分析,从影像学角度解读患者病史主症、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的相互关系。探讨中医推拿在骨伤科疾病对症治疗中的实际作用与疗效。本书为临床中医师在治疗颈腰膝腿痛类疾病时的影像学读片分析提供指导,可为推拿医师正确认识西医骨科的临诊资料提供参考、借鉴。
穴位按摩,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和传统中发展起来的,是以中医理论为根据的穴位疗法。 穴位疗法是一种缓解疼痛、解除疲劳的手段。用各种方式刺激遍布于全身的不同穴位,调整被称为生命能量的“气血”的运行,能够治疗疗未发之病。 成人病并不是突发病。它是从工作疲劳、精神紧张、肩痛、腰痛、血压偏高、头痛、末稍循环障碍等各种亚健康状态发展而来的。这些症状就是“未发之病”,而穴位疗法正是治疗它们的有效的手段。 本书列举了常见的75种病症,以简单易懂的图解的方式讲授穴位疗法。在以症状分类解说的同时,还介绍了全身的经脉及其所属穴位的定位方法、主治疾病。本书也可作为中医专业的入门参考用书。
该书共分两部分。部分重点介绍师门的“循经易筋激发导气手法”,包括“十二经脉及十二经筋疏通法”、与经筋相关联的“督脊疏通法”、“任三焦疏通法”、“五行易经解筋散结法”等;还介绍了颈椎、胸椎、腰骶椎错位的一些简单、有效、安全的整复手法,以及许多疾病在经筋上出现的经筋结节点及条索状物(压痛点)和脊椎错位可造成的许多疾病。第二部分阐述了临床上常见的49种病症,包括疑难杂症,单独使用易经筋推拿手法施治这些疾病的疗法(部分附有病历治验)。最后,介绍了几种独门修炼指力的方法,包括独门易经筋灵龟八法修炼法、双手十指插砂法和双手十指推墙法。本书附赠光盘,光盘中动态介绍了承门易经筋推拿手法。
为了帮助按摩推拿从业人员或业余爱好者掌握穴位学习的技巧,本书具有独特的结构:集文、图、表、牌于一书,其编写特色表现为“一号十法百问百牌”。①“一号”为全书一穴一号,本书共收编430个穴位(包括国家标准经穴及奇穴),在国家标准编号的基础上进行了连续的统一编号,便于学习查找。②“十法”为分部解读穴位的十个方法,如释义、定位、解剖、作用、主治、别称、歌诀及图示法等方法。③“百问”是针对穴位学习的200多个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解答。④“百牌”是作者以亲身的教学经历,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在本书中展示的一个专利技术,即百病百穴百牌的学习方法,寓教于乐。全书图文并茂,别具一格地将一个新的学习方式展示在读者面前,能使读者对穴位的学习从无所适从到有乐有趣,由难学难记转变为巧学巧记。本书具有工
由范炳华主编的《推拿优势病种诊疗技术(第2版)》是基于推拿优势病种,突出中医推拿治则治法,注重推拿诊疗技术的一本实用性临床图书。全书贯穿“有症必有因,无因不成症”的临证思维;“症因要相关,无关非诊断”的诊断思维;“治因宜为先,因去症自消”的治疗思维。其核心内容包括整脊推拿技术、筋伤推拿技术、内科杂病推拿技术、妇科病推拿技术和儿科病推拿技术五部分。
耳针疗法是祖国医学针灸学的一部分,它具有方法简便、经济实用、适应证广、疗效迅速的特点,早已被广大中医工作者应用于临床。特别是近年来,耳针疗法迅速普及,无论在临床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已形成独立的体系。为了便于大家准确选取穴位,应用于临床更为有效,我们编写了这本书。本书图文并茂,采用以图释文,以文解图的方式,给读者以直观、明确的耳穴定位。本书主要介绍耳针概述、穴位定位与主治、耳穴诊断法、耳穴治疗操作方法、耳穴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和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等内容。
本书由漆浩等先生提出的手疗一法,上迨汉唐针炙气功之精华,下逮近代内疗外治之心蕴,以手部为纲,以诸治法为目,前以现代医学述理,后以传统经络系统论据,既广博而又专深,既述古而又创新,确实可谓是中医疗法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读之有焕然一新、举一反三之感。吾以为,医学需要发展以实践为根本,在医学实践中创新则为根本之大根本。古人有一药之师、一穴之师、一法之师之说,谓医学实践中一药、一穴、一法之创新提高可喜可贺,可为人之师,今天下人效仿。今漆浩先生创一新法以示天下,不亦为我辈一法之归钦!
编者分12章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推拿疗法的基础理论,诊断技能,手法运用、要领、治疗作用及康复锻炼等,特别是在诊断与治疗方面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进行全面总结提炼,强调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意义。本书以临床教学为基础,理论性、实用性、指导性较强,编排规范,语言精练,图文并茂,便于掌握,是中医医生、医学生、实习生,以及患者及其属学习和掌握康复治疗方法的参考读物。
本书比较完整地介绍了小儿推拿学的学术体系,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力求准确、实用。章小儿推拿概述,介绍小儿推拿的发展史和近现代小儿推拿流派,并展望了小儿推拿的发展前景;第二章小儿推拿基本理论,着重介绍小儿推拿的作用原理、小儿的生理病理和病因特点以及儿科推拿的四诊、辨证要点与处方规律;第三章小儿推拿基本知识,主要介绍小儿推拿临诊时的手法特点、常用介质、适应证与禁忌证和各项临床须知等基本知识;第四章小儿推拿基本技能,重点介绍各,种推拿的具体手法和操作要点;第五章常见病治疗,介绍了十四种儿科常见病的推拿临床治疗;第六章小儿保健推拿,介绍了六种行之有效的小儿保健推拿方法。
《20种小儿常见病推拿手法操作规范图解》以图解形式介绍临床20种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手法操作规范图解,为方便读者对照学习,书中配有300余幅操作图。《20种小儿常见病推拿手法操作规范图解》科学实用,可操作性、规范性强,适合儿科医师和小儿推拿从业者及儿童家长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