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全书》是一部大型,古今针灸精华的实用性工具书,分为上篇、下篇与附篇。上篇概述针灸发展史,基础理论,经穴名称,出处,取法,定位,主治作用,刺灸法,及古今验方与现代研究等内容。并汇总古今常用针法、灸法的操作程序,对多种针法内容予以规范。又新增刺灸法操作量学要素及临床常用的腹针疗法、小针刀法内容,体现了针灸学科发展的时代性。下篇:重点介绍了针灸辨证、脏腑、经络八纲辨证、治则治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具体应用。对近200多种针灸疗效较好的病症进行规范详尽描述。附篇:对针灸学古今集锦、集历代文献之精华和诗词,歌赋于一体。起着括约全书及画龙点睛的作用。尊古而不泥古,据典而不囿典,并配合近千幅图表,让读者阅读更加直观。
“本输针灸”是一种依据腧穴的阴阳五行属性,辨证组方的针灸治疗方法,其名源于《灵枢·本输》篇(该篇主要介绍五脏六腑所出之五输穴,及其位置、属性、运行方式等)。所谓“本输针灸”是以《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理论为指导思想,遵循阴阳五行的哲学理念,以《内经》中所记载的腧穴为基本选穴,以五腧穴为核心穴位组方的治疗方法。本书通过对“本输针灸”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探讨,力求使《内经》的基本理论,在针灸临床治疗过程中,更具逻辑性、客观性、实用性、简单性,这也是作者一直以来学习中医经典的理念。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介绍了腹针疗法的源流和发展、腹部解剖、治疗机制、腹针的特点、取穴方法、处方组成、操作方法、提高疗效的因素、适应证与禁忌证、常用腹部治疗方法、针刺意外及处理、腹部常用腧穴等;下篇为各论,主要介绍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和皮肤科共151种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要点、操作方法、运用效果、处方荟萃和按语。为方便临床实用,每病精选了行之有效的处方数首,供临床选用。本书适于临床相关科室医师、中西医结合研究人员和基层医务工作者阅读参考。
本书分为两部分。上篇主要讲述了贺氏针灸流派的理论精华:三通法(微通、温通、强通)、扶正原则、套穴形成过程与应用。下篇主要讲述了贺氏针灸擅长治疗的64种疾病的方法和案例。
《中国针灸技术方法》是全面系统深入论述中国针灸技术方法,以200余种古今针灸技法为目,选集700个针灸处方,系统介绍针灸发展源流、操作方法、临床应用、适用范围、注意事项、医家经验、现代研究、参考文献等内容的学术专著。内容丰富,分类合理,体系完整,广集博采,古今合参,图文并茂,检索便捷。详述针灸技术的临床操作常规和实际应用情况,荟萃100位古代医家、200位现代医家的针灸技法经验,反映针灸技法的历史发展轨迹和现代临床应用水平。首次提出针灸8种治疗大法,全面探讨针灸治疗特色和处方特点。是中医针灸临床的重要参考书,适合广大中医师、针灸医师和中医药院校师生阅读使用。
《图解针灸推拿特效》一书是作者近30年临床经验的结晶,共分为6章,重点介绍了针灸、推拿法的特效穴位、常用手法及治疗套路,并且对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同时本书追本溯源,对肥胖症的定义、诊断标准、肥胖与体重的关系、单纯营养过剩性肥胖症的成因、正确的基本途径与方略进行了详细介绍。本书配以大量插图、表格,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力求论述有据、文字通俗易懂、方法简便易学,适合广大关注健康的读者阅读参考。
《腕踝针疗法》(作者兰蕾、张国山)介绍了腕踝针疗法的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基础部分介绍了腕踝针疗法的起源和发展;腕踝针的理论基础与现代研究;腕踝针的分区及操作。临床应用部分详细介绍了运用腕踝针疗法治疗全身各类痛证及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科等87种疾病的具体方法。《腕踝针疗法》内容简洁,辨证分型、随证取穴,一目了然。不仅适合从事针灸临床的医务工作者,而且适合中医针灸爱好者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