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随息居饮食谱
    •   ( 9376 条评论 )
    • (清)王士雄宋咏梅 张传友点校 /2022-07-29/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随息居饮食谱》成书于清 咸丰十一年(1861),是一部著名的营养学专着。《随息居饮食谱》共一卷,列食物331种,分水饮、谷食、调和、蔬食、果食、毛羽、鳞介等七类,每类食物多先释名,后阐述其性味、功效、宜忌、单方效方甚或详列制法,比较产地优劣等。论述清晰,重点突出,语言通俗易懂,是研究中医食疗学、养生保健、祛病延年的一本参考书。

    • ¥11.3 ¥25 折扣:4.5折
    • 神农本草经(中医经典掌中宝)
    •   ( 5442 条评论 )
    • 佚名支晓娟 整理 /2022-02-02/ 广东科技出版社
    •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 《本经》,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也是已知早的中药学著作,对后世影 响巨大。《神农本草经》全书共三卷, 分上、中、下三品,卷一为上经,载上 药一百二十种,为君;卷二为中经, 载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卷三为下 经,载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左使。本书以清代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 为蓝本,以梁朝陶弘景集、尚志钧辑校《名医 别录》、柳长华及吴少祯主编《神农本草经》 等为参考,仅留本经原文,编制字母索引,便 于随手翻阅、查找。明显错字,径直修改,不 再出注。

    • ¥5.4 ¥12 折扣:4.5折
    • 金匮要略(中医经典掌中宝)
    •   ( 3067 条评论 )
    • [汉]张仲景赵立凝 整理 /2022-02-01/ 广东科技出版社
    • 《金匮要略》,东汉张仲景著,是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中医专著。本书以清代徐忠可著《金匮要略论注》为底本,参照清代李彣著《金匮要略广注》、沈继泽主编的《文白对照中医古典名著精品丛书 金匮要略》以及张家礼主编的《金匮要略》,对《金匮要略》原文进行整理,篇为总论,第二至第十七篇为内科病,第十八篇为内容简介外科病,第十九篇为数种疾病合论,第二十至第二十二篇为妇产科疾病,第二十三至第二十五篇为杂疗方和食物禁忌,全书共二十五篇。前22篇共载40多种疾病、200多首方剂。

    • ¥6.8 ¥15 折扣:4.5折
    • 景岳全书(全四册)
    •   ( 3210 条评论 )
    • 【明】张介宾 /2021-06-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景岳全书》,共六十四卷,分为二十四集,明代张介宾撰,是一部大型综合性中医著作。作者张介宾(1563-1640),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浙江绍兴人。 黄宗羲《张景岳传》记载他十四岁从 父游于京城,师从于当时名医金英,尽得其传。林日蔚《景岳全书纪略》说先祖(景岳)自幼聪敏过人,博览全书,于兵法、医学尤为通晓。壮年曾从军,因不得志,专心钻研医学,探隐研神,医日进,名日彰,时人比之仲景、东垣。 张介宾在诊疗之余,又勤于著述,有 《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质疑录》等医学经典著作流传于世。《景岳全书》是他晚年所作,全书包括中医理论、本草、方剂、临床各科疾病等内容。作者文笔流畅,博采众家之长,理论多有创见。此书一经问世,便广受欢迎,历史上有多达四十余种版本流传,对后世影响深远,是广大中医爱好者和从业者的之书。 本次整理出

    • ¥60 ¥150 折扣:4折
    • 世补斋医书全集 全二册
    •   ( 138 条评论 )
    • (清)陆懋修 /2025-04-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世补斋医书全集》是一部医学丛书,清代陆懋修撰,包括《前集》(一作《正集》)和《后集》(一作《续集》)两部分。《前集》刊刻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收录著作六种,均为作者自撰。《后集》由陆润庠刊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收录陆懋修重订傅山、汪绮石等人著作四种。《前集》以明医理,《后集》用以辨误。作者尊《内经》及《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对当时医界存在的弊端大胆批评,提出的理论多有创见,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贡献。 陆懋修(1818 1886年),字九芝,又名勉旃,号江左下工,又号林屋山人,江苏元和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医学世家。他少年习儒,屡试不中,中年改学医,博览群书,终成一代名医。外曾祖父王丙潜心医学理论,尤擅伤寒之学。其子陆润庠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状元,官至一品,以书法闻名于世

    • ¥32 ¥80 折扣:4折
    •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讲记:从独特价值、方证详解到临床应用
    •   ( 1341 条评论 )
    • 金锐 /2024-11-27/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梁朝陶弘景所著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敦煌遗书,此书所载的理论体系是在阴阳五行理论框架下的中医诊病用药,与现有的辨证论治理论有所不同。本书采用讲稿的方式,对《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基本原理和内容进行讲解,采用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对书中的五脏补泻特点进行分析。按照 肝木一心火一脾土一肺金一肾水 的顺序进行各脏腑治疗方的解析,并在其中串讲五味配伍化合理论、中药五行属性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内涵。 本书将《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分段学习,使读者学起来更有节奏,不感枯燥乏味。内容简要,语言通俗易懂,适合于中医药工作者、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 ¥33.6 ¥68 折扣:4.9折
    • 伤寒医诀串解(中医启蒙经典·名家校注南雅堂陈修园医书)
    •   ( 400 条评论 )
    • 陈修园 /2019-10-01/ 福建科技出版社
    • 《伤寒医诀串解》是陈氏继《伤寒论浅注》之后,对《伤寒论》要旨的又一阐发。全书以《黄帝内经》理论为依据,以标本中气、经络学说为基础,采用纵贯演绎的方法,把《伤寒论》各篇条文,按不同的内容分成若干段落进行综合分析,既说明了条文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又指出了辨证要点,使学者能融会贯通而得其要旨。本书集陈氏研究《伤寒论》心得之大成,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作为学习中医《伤寒论》的参考。 本书以1958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伤寒医诀串解》为底本,以光绪十八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印行的《陈修园医书廿十一种》为主校本,并参考《伤寒论》(赵开美刻本)和柯韵伯《伤寒论注》进行点校。点校者俞长荣为福建中医药大学五老之一,著名的伤寒学家,其点校角度既遵从医古文点校规范精妙到位,又贴合临床,从临床角度

    • ¥7.2 ¥18 折扣:4折
    • 黄帝内经太素
    •   ( 5363 条评论 )
    • (隋)杨上善 /2016-10-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黄帝内经》是中医 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对后世影响深远。《内经》书名早见于《汉书 艺文志》。晋皇甫谧在《甲乙经》序中首次提到《内经》包括《素问》九卷、《针经》九卷(后世称为《灵枢》),共计十八卷。唐代王冰将《素问》改编为二十四卷,对《内经》的传承起到了重大的贡献。宋代史崧将家藏的九卷本《灵枢》改编为二十四卷,成为了现存行世的《灵枢》版本。今世所通行的《内经》,以此两种版本为多。原本的十八卷本《内经》,由于宋代战火,典籍大量散佚,早已湮没无闻。 《黄帝内经太素》,隋代杨上善撰,是分类注释《黄帝内经》的早期典籍。原书三十卷,早在南宋便已失传, 19 世纪才在日本发现了唐钞本,现仅存二十五卷 ( 缺卷一、卷四、卷七、卷十八、卷二十,共五卷 ) 。《太素》所注释的《内经》为十八卷本,且成书

    • ¥20.8 ¥52 折扣:4折
    • 出汗异常——虚损
    •   ( 1 条评论 )
    • 高咪 /2025-02-27/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详尽论述了中医对各类汗证的治疗原则与方法,主要以经常性、规律性的出汗异常为主要病证特点,不包括外感风寒、伤暑伤湿、跌扑损伤等病证导致的一时性汗出异常症。同时介绍了汗液的产生、功用、生理性出汗、汗液的调节机制、中西医对汗液异常在治疗上的特色等,并结合临证所得,对行之有效,取材方便的中医方剂、民间单方、外治疗法、饮食疗法、针刺疗法等多种疗法,以及调养、护理等诸多方面,也做了简单的介绍。久汗易虚,汗证与虚证常常相伴,所以本书同时为读者朋友们介绍了虚损的各种调理方法。

    • ¥30.6 ¥68 折扣:4.5折
    • 《标幽赋》集注
    •   ( 869 条评论 )
    • 李磊 /2019-09-01/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元代窦默的《标幽赋》是针灸歌赋的名篇,历代注解者不乏其人,但见仁见智,各家所注颇有不同,释义亦多有与赋文原意相违之处。本书以《标幽赋》原文为据,逐句作释,每句下集列各家注文,详加评析,希望能够阐明赋文奥旨,为初学者提供参考。

    • ¥14.4 ¥32 折扣:4.5折
    • 金匮要略浅注(中医启蒙经典·名家校注南雅堂陈修园医书)
    •   ( 337 条评论 )
    • 陈修园 /2019-10-01/ 福建科技出版社
    • 《金匮要略浅注》全书共10卷,25篇,主要论述中医杂病的证候与治疗。其中包括的疾病有:疟疾、中风、虚痨、肺痿、肺痈、咳嗽、消渴、疮痈,以及妊娠、产后病等。陈氏对张仲景著作钻研、锐意发挥,并博采《内经》《伤寒》《千金》《 外台》等书及明清诸家学说之精华,运用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之文字,进行深入浅出地注释,对理解古典医籍极有裨益,也是学习中医的***之书。为方便读者阅读,本书特对《金匮要略浅注》进行了相应校注。

    • ¥12.8 ¥32 折扣:4折
    • 读过伤寒论(竖排版)(套装共3册)
    •   ( 347 条评论 )
    • 陈伯坛 著 /2009-06-01/ 广东科技出版社
    • 岭南,在传统上是指越城、大庾、骑田、都庞、萌渚五岭以南的地区。这个地区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富有特色,是我国地域文化中的重要分支。厂东是岭南地区的核心地域,近代以来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均走在地区的前列。在这里,传统中医药以独特的作用深得人们信赖,一直呈现生机勃勃的局面。

    • ¥82.8 ¥184 折扣:4.5折
    • 麻痘蠡言(精装本)
    •   ( 132 条评论 )
    • 陈伯坛 著 /2009-02-01/ 广东科技出版社
    • 岭南医籍,自晋代葛洪以降,层叠累积。至明清,卷帙渐增,名家辈出,逐渐形成了岭南医学源于中土,又有别于中土的流派特征。岭南医药的文献遗存,更成为深入研究岭南医药学的重要基础。据郭蔼春《中国分省医籍考》,现存广东省(含今海南省)医籍一百九十一种,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录医籍六十一种。两者合计共二百五十二种,与江苏省的一千四百五十四种和浙江省的一千一百一十二种相比,体现了岭南医家重实干而少著述的特点,传世医籍尤显珍贵。这一古籍历经百年沧桑,保存状况日益恶化,亟待系统地整理、编选、影印出版,以发潜德之幽光,启来哲之通路。

    • ¥8.1 ¥18 折扣:4.5折
    • 难经·难经正义
    •   ( 106 条评论 )
    • 杨建宇 翟凤霞 杨硕 /2022-05-26/ 中原农民出版社
    • 本书采用竖排繁体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中医文化之经典。《难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经典医学著作之一,全书以问答的方式编撰而成。其中一难至二十二难讲脉学,二十三难至二十九难讲经络,三十难至四十七难讲脏腑,四十八难至六十一难讲疾病,六十二难至六十八难讲腧穴,六十九难至八十一难讲针法。适合中医工作者、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难经正义》,医经著作。六卷。清.叶霖撰于1895年。叶氏认为《难经》一书 理趣深远,非浅学得窥堂奥 ,遂参历代医学大家对《难经》的注疏,以《内经》原文予以对照排比、诠释发挥。以《内经》为医学之根本,故以 正义 名篇。全书辨论精要,考证颇详。 这两本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实用价值,特别适合中医工作者、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 ¥43.2 ¥108 折扣:4折
    • 灵素集注节要(中医启蒙经典·名医校注南雅堂陈修园医书)
    •   ( 162 条评论 )
    • 陈修园 /2019-10-01/ 福建科技出版社
    • 《灵素集注节要》为清代医家陈修园的代表作之一。 本书是清代医家陈修园为启迪后学《灵枢》《素问》者而集注的。全书共十二卷。作者采用分类研究的方法,有选择地将《灵枢》《素问》的内容按不同性质分为道生、脏象、经络、 运气、望色、诊候(包括闻声、问察)、审治、生死、脉诊、病机等十类。阐明古训,言简意赅;沾益后学,畀以津梁,是学习中医基本理论的一部良好参考书。为方便读者,特对原书进行校勘并注释。

    • ¥19.2 ¥48 折扣:4折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528 条评论 )
    • 邢汝雯 /2017-07-0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黄帝内经》内容十分丰富,其中,《素问》八十一篇偏重于人体生理、病机病理、疾病治疗原则原理,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养生等基本理论;《灵枢》则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俞穴)、针灸治则等。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都是有关问题的理论论述,并不涉及或基本上不涉及疾病治疗的具体方药和技术。因此,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 阴阳五行学说 脉象学说 藏象学说 经络学说 病因学说 病机学说 病证 诊法 论治 和 养生学 运气学 等学说,以及辨证诊疗大法(规律、原则),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等。书中博大精深的科学阐述,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

    • ¥26.1 ¥58 折扣:4.5折
    • 医学三字经(中医启蒙经典·名家校注南雅堂陈修园医书)
    •   ( 268 条评论 )
    • 陈修园 /2019-10-01/ 福建科技出版社
    • 《医学三字经》,分四卷。卷一、二简要介绍了从医学源流至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的症状、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作者采用三字一句的歌诀形式书写,语言凝炼,便于通读记忆。卷三、四分列诸方及其煎服法,末附脏腑诸说及望、闻、问、切四诊的应用。本书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一部较有价值的中医启蒙书。

    • ¥10 ¥25 折扣:4折
    • 虚劳要旨
    •   ( 141 条评论 )
    • 张生甫 /2023-01-09/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系虚劳证治专著。上卷首列《内经》、《难经》、《金匮》等有关虚劳脉因症治原文精要,然后分载虚劳总论、肾为先天本论、脾胃为后天本论、心为君主论、神气存亡说、甘温治虚劳发明、血症不可服参麦辨正并治法阐微等医论,再据五劳七伤类分,载述其症治方论;下卷则分列虚劳潮热咳嗽痰血、治血症各法等虚劳兼证论治,再附载内伤似外感辨、虚损中有类疟症、虚不受补治法、嘉言论龙雷之火等十二篇杂论。全书以甘温之法为正治之途,反对滥用苦寒及戕代中士之品,并对五劳七伤咯血诸兼证均有较为深入的探讨。

    • ¥21.6 ¥48 折扣:4.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