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高(1798~1862年),名泰林,江苏无锡人,清代医家,医案“清华而不高深,灵变而有规矩”。本书以《王旭高医案》为蓝本,对其中301个医案进行了赏析。医案以内科为主,兼妇科、外科。赏析言简意赅,条理清晰,充分反映了王氏学术思想,高度概括了王氏临证经验。每类病证案例之末小结,结合中医理论,对该类案例的主要精神进行综合评析,对案例中的诊治思路及用药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以启迪后学。
本书共收入叶氏医案一千一百余则,病种范围不甚广,以时温、暑疟、咳逆、虚损、血证为多,内颇多复诊。该医案是研究叶氏独特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的重要文献,程门雪先生曾叹其为“未经修饰”之“浑金璞玉”,并玩味点校。但因其案语过简,令人不能据证明理析药,难以领略叶氏妙谛,故本书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潘华信教授在其多年精研叶天士学术的基础上发微而成,以原其学术之本、析其证治之理、申达其未尽之旨,可供参考广大临床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本书将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分为上下两篇。对这两个病的病因、病机、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重点介绍了针刀治疗上述两病的优势及具体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 本书图文并茂,是编著们对多年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的总结,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可供临床医务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针刀医学的培训教材。
王翘楚,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研究班第二、三批指导老师,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终身教授。对中医内科杂病的证治和中医科研思路与方法学有较深研究,尤其擅长中医药治疗失眠症及其相关疾病。本书总结了他近年来所积累的从肝论治失眠症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对失眠症的中医药研究与治疗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全书共分八部分,即“医事春秋”、“学术思想”、“诊疗标准”、“论治方法”、“方药解析”、“医案举隅”、“医话集萃”、“论文辑录”,系统介绍王老从肝论治失眠症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相关方药与研究。 本书内容深入浅出,实用性较强,可供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中高级医务人员参考,尤其对从事失眠症临床和科研的医务入员更为适用,也是广大基层及农村
本书是当代经方研究者娄绍昆医师的一部重要著作。娄绍昆医师多年来致力于仲景学说的临床研究,注重《伤寒论》方证辨证及日本汉方在临床医学中的运用,擅长针灸等外治法与方证辨证内治法相结合治疗疑难病证。 娄绍昆医师以自己青年时代自学经方的经历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古朴的仲景医学在现代基层社会的生存状况。作者用浅近平实的笔法来叙述经方医学的丰富内涵,使读者能够轻松地走进中医的大门。作者通过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故事,活龙活现地把一百多个典型病案的诊治经过,全方位地再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了解到经方医学重经验、重实证的鲜明特色。 本书面向不同层次的读者。可以给喜爱经方的人去魅解惑;可以让临床医师了解不同的诊治思路与疾病治疗的秘诀;也可以给文学者提供一个民间中医师在底层社会摸爬
《娄多峰痹证治验(第2版)》由娄多峰主编,痹证,是中医学病名,相当于西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肌纤维组织炎等,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书以概论、治验、常用成药三部分对此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概论概括地讲它的成因、辨证及治疗;治验作为重点,列举167例病案,以人体部位为纲,辨证分型为目,逐一介绍;常用成药选载的常用成药,是作者通过反复试验而制的。《娄多峰痹证治验(第2版)》层次分明、论理透彻、处方严谨、用药灵活,可供中医临床工作者参考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