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懋、田淑霄教授是国家二、三批高徒导师。从医42年,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及中医内科、温病学、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本书有两位学者著撰。全书包括:专著、部分论文、学术讲座稿、医案。专著有三部:《脉学心悟》、《温病求索》、《濒湖脉学解索》,收载了李、田教授临床基础研究的成就。其中,《脉学心悟》曾在《河北中医药》、《中国中医药报》等连载,有较高学术和实用价值,该书创造性发挥了中医脉学理论。医论41篇,兼备疑难杂症治验、临床思维与学术方法;医案255例,主要是内科和妇科常见病症与难治病,经提炼分析,以证为主线,有理有据,其中心得体会最为宝贵。全书内容丰富,宏扬中医理论,总结临床经验,遍及理法方药,又注重创新,提出若干值得关注的问题以启迪后学者。本书适于临床医师、医学院师生及中
屈指算来,《(伤寒论)方医案选》一书出版已经31个年头了。近两年曾有两家出版社有再版该书的意向,最终决定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再版发行。我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再版机会,认真做了纠错和补充的工作。(一)纠错。查阅了已保存30多年的原稿,仔细重读1981年版的全书,将发现的各种错误和不当之处,一一标记并纠正修改,必要时重新加以整理。(二)补充医案和研究资料。主要补充了1981年前收集的《伤寒论》方的医案和研究报告资料,按原书之体例,分别归于各方剂之下。共计补充了涉及13个方剂的l8则医案,增加了温散肌表骨节风湿的3个方剂及其医案3则,补充了研究报告资料5则。在准备再版的工作过程中,得到了湖南中医药周碧瑜教授的关心和帮助,在此特致感谢。
《方云鹏临证精华》一书主要从学术研究、临床经验、医案医话和学术思想,主要介绍了名老中医谢明远老师的诊治思路、辨证施治经验,以及方药配伍的独特运用。本册书分五篇来写,开篇:医家传略;上篇:学术研究;中篇临床经验;下篇:医案医话;附篇:论文选。
已故江南名医程门雪老先生系孟河学派丁甘仁门人,学识丰富、辨证精细。本书介绍程老从医五十余年的验案168则及程老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所选病案为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有妇科、儿科及五官、皮肤科,其中包括一些疑难重病案。全面反映了程老治病能明辨证因、洞悉癓结、有变有常、有缓有急、层次井然,处方取精用简,用药轻灵见长,融经方、时方于一炉。临床医师取作研究参考用书,得益匪浅。
《临证指南医案》为清代名医叶天士撰写,后由其门人华岫云等辑录整理而成的一部重要临床著作,刊行于公元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共10卷。其中内科、外科及五官科病案共8卷,妇科病、儿科病医案各1卷,每病列医案若干则,后附门人等撰写论治一篇。其记述周详,内容丰富,征引广博,依据经典,辨证精当,立法准确,中肯,用药灵动,切合临床,集中反映了叶天士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对中医温热病学以及内科、妇科、儿科等临床学科的发展产生过较大影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刘保和提出人体气运动的基本模式是“‘枢轴——轮周——辐网’协调运转的圆运动”理论。擅长脉诊与腹诊,主张运用方剂应“抓主症”,从而使方剂的疗效经得起重复,较大程度地提高了中医辨证论治水平。治疗多种内、妇、儿科疾病均有显著疗效。目前着重研究癌症的治疗,不使用一般所谓的“抗癌”中药,而是在《金匮》“大气一转,其气乃散”理论指导下,采取斡旋气机、升降阴阳的方法,对各类中晚期癌症单纯用中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本书以21世纪版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为蓝本,一改以药物功效和作用分类的体例,按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病证及证型类集方药的体例,即内科病证处方按感冒、咳嗽、哮病、心悸、胃痛等列中医病证名52个,证型330多种,类集常用方剂400多个,供选2040多种次;妇科病证处方按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杂病5类列病证61个,证型180多种,常用方剂260多个,供选1311种次;儿科病证处方按新生儿病、夜啼、汗证等列病证名44个,证型180余种,类集常用方剂200多个,供选1120多种次;外科病证处方按疮疡、乳房疾病、瘿、瘤与岩、皮肤及性传播疾病、肛门直肠疾病、泌尿男、周围血管病、其他外科疾病等9类,列病证86个,证型270多种,类集常用方剂400多个,供选1290多种次。每一证型下均简述证候特点、治法、常用方剂,其中突出各证型的处方用药,编排醒目,好
本书是《中医临床技能丛书》之一。全书共十二章,内容包括妇科基本四诊技能、基本检查技能、理化检查阅读识别技能、妇科常见计划生育手术的操作技能、物理治疗技能、外治法、微创技能、特殊技能、急救技能、妇科常用方剂、妇科常见病、妇科病历书写。???本书图文并茂,重点介绍妇科临床常用操作技能及常见疾病的辨证和方剂的应用,主要供中医、中西医结合妇科医生,尤其是刚刚迈入临床的年轻医生学习,也可供中医院校学生和执业医师考试参考。
《中医临床丛书》是为了适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而组织全国著名中医文献专家学者整理出版的。自2005年相继出版以来,颇受广大读者欢迎,得到中医界广泛关注和好评,先后多次重印发行。为便于读者研习和收藏,根据读者的迫切要求和中医专家学者的建议,我们整理出版了《中医临床丛书》合订本。中医经典著作,为中医宝库中璀璨瑰宝,向为历代医家奉为圭臬,对后世医家指导并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产生深远影响。综观古今贤哲名医,无不是谙熟中医经典,发皇古义并创立新说而成为一代宗师者。厚积薄发,由博返约,是读书成才的必然过程,只有透彻地领悟中医经典的精髓,经过长期临床的积淀,才能创立新说。“读经典,做临床”,现已成为中医界的共识。步入21世纪,中医的发展与创新仍然离不开继承,而继承的步必须是熟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