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互动心理疗法的理论探讨、治疗模式、技术流程及案例介绍等部分,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实用技术指导教程,为从事临床心理治疗的临床医生和心理医生等同仁提供一种全新的参考文献,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共同为发展中国心理学事业做贡献。
本书主要介绍了内蒙古老中医董静穴位割治截根疗法经验。内容主要分总论、各论、附论三部分。总论论述割治概述、治疗机制、割治规程。各论分述常见32种疾病的割治方法。每种疾病又从分期割治、方治释义、病案举例、附方药用、主方释义五部分予以论述。使割治有法可循,难以接受者有药可治,亦可先割后药,割药并用,或辅以针刺、水针封闭等。附论介绍了腧穴定位取穴法、常用特定穴位及常用针灸歌诀,以便对人体腧穴及其应用进行背诵记忆。《董氏穴位割治截根疗法(附光盘)》配以操作演示光盘,图文声像俱全,适合相关专业医师阅读参考。
本书介绍了张存悌主任医师在多年临床中的医案,约有500个医案,非常贴近临床。按疾病系统排列,介绍了各种疾病的火神派治疗。
彭子益先生是民国时期一位卓有成就的中医学专家,他既善于阅读理解中医古籍的经典原著,深得中医古籍的读法,能够深入理解中医古籍的奥妙道理,同时又乐于接受当时现代科学诸多学科的新知识,并能以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比较恰当地解释古代中医的原理,即使现代的读者,也能从他的解释中得到诸多启发,因此可以认为,彭子益先生是一位既能深入理解古代中医原理,又能结合新知识而颇有心得的中医学者。临床方面,对中医的诊法、辨证论治的思维,以及组方用药的理解,多有独到的分析和经验心得,的确是一位既能精思妙悟,又很有临床实践经验体会的医学大家。虽然书中的有些讲法亦有偏颇或穿凿之处,但整体而言,仍不失学习中医的一本较好的参考书。
本书是名老中医朱仁康先生七十余年行医、科研、授徒生涯的心得体会及经验荟萃。先生习医,从《汤头歌诀》、《医家四要》启蒙,尤推崇高锦庭《疡科心得集》,对其书反复攻读,烂熟于胸。其后则泛读《外科正宗》、《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素灵类纂》、《时病论》、《伤寒来苏集》、《温病条辨》、《本草从新》等历代医药学名著,为从事临床奠定了基础。先生毕生从事于中医皮肤科、外科的临床、科研工作,成就卓著。如银屑病(牛皮癣)、苔癣、红斑狼疮、硬皮病等顽固性疾病的治疗,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生能结合临床从事理论研究,如将脾胃学说、养阴法用于皮肤病的治疗。遣方用药,既尊先贤而又不泥古,如“湿疹三号方”,先生将看似矛盾的“滋阴”、“除湿”二法融于一炉而.制方,临证每收奇效。七十余年的钻研与临证,先生于皮肤
《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选辑了邓铁涛教授60余年临床独到经验,尤其在内科杂症辨治方面更具特色,同时收载邓教授常用和创制之经验方60余首,可直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全书文字简练,理法方药俱全,可启迪后学。可供广大中医药临床工作者、科研人员及中医院校学生参考使用。
《血管外科解剖图谱(第3版)(精)》共19章,主要介绍人体各部位的血管解剖,包括动静脉的胚胎发育、头颈部颅外段血管、胸部血管、上肢血管、腹部血管、下肢血管及血管变异等内容。精美绝伦的手绘解剖插图无疑是本书的亮点,552幅3D血管解剖图从主刀医师的视角出发,直观地描述血管解剖及周围毗邻关系,将手术的关键点呈现给读者。本版在前两版基础上增补了微创手术的血管显露技术及其适应证、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筋膜切开术和腰椎的血管显露等章节。本书适于心血管外科、胸外科、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等医师参考阅读。
该书是继《古代中医急救全集》《中医急诊临床使用手册》后又一本中医急救医学丛书之一。该书选注医案来源:一是国医大师、名中医、中医专家学者之医案;二是急、危、重、难中医医案;三是医案完整,既有病史、临床表现,又有理化检查结果及西医诊断,且有中医理法方药、治疗经过和结果;四是各医案均加按语和评注,阐述中医理论和医案方药特点;五是医案选自国医、名医著作和中医类医药杂志所载;六是利于学者研讨、医生应用、学生学习之用。全书十五章,涵盖内、外、妇、儿科的急危重难疾病,共选注231例医案。
《启迪集》,又名《察证辨治启迪集》,“启迪”一语出自《书经》“旁求俊彦,启迪后人”。全书共8卷,列93门(篇),上述《内经》,下及诸家,特别是金、元、明诸家著作,如《脾胃论》、《兰室秘藏》、《丹溪心法》、《医学正传》等,摘取64部医书之精华,并据个人观点作缜密整理,以“类证辨异”为目标,按明证、类证、例证、脉法、予知、治方、灸法、奇方、恶候、宜禁的次序,逐一阐述临床疾病证治,具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医临证经验是中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验积累的过程就是中医学发展的过程。因此,对中医临证经验的整理是继承与发展中医学术的重要手段之一。经验是在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没有实践就谈不上经验。古人在他们那个历史背景下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促进了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现代中医,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背景下实践,形成了具有明显现代特点的经验,这也是对中医学的巨大贡献。医论是一种专门论述医生个人学术见解的著述。医家以笔记、短文、随笔等形式,阐述其临床治病的研究心得、读书的体会、治病的验案、传闻的经验和对医学问题的考证讨论等的著述则称为医话。由此可见,医论和医话是医生用以表达自己有关医药见解和心得的,是经验的直接表达。 此丛书的出版得到广大读者和中医专家的高度赞扬,肯定了此丛书对中医
《运动损伤临床指南》是由国际运动医学专家罗阿尔?贝尔博士 (Roald Bahr,MD,PhD)和斯韦内?迈赫伦博士(Sverre M·hlum,MD, PhD)主编的一部的图书。 本书着重介绍了竞赛、训练、休闲或其他活动中发生的急性和慢性运动损伤的处理。作者从临床开始,针对症状与体征、诊断、治疗和康复,精辟地介绍了损伤的整个处理过程。书中提供了400余幅经典彩色插图和 120多张具有参考价值的影像图片,视觉形象、清晰地展示了各种类型的损伤、损伤机制和治疗方法。通过本书您可学到如何检查、治
本书上篇为现代中医感染的基本理论,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汲取现代研究成果,系统探讨和阐述感染的病因病机、发展演变、防治、常见症状等。下篇以疾病谱为研究对象,从现代医学角度按系统分为感染、发病上与感染相关的疾病,以及易发病感染的疾病类;另将恶性组织细胞病和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两种与感染无关的疾病,但从中医学认识又符合温病特点的疾病列入专篇。着重对这些疾病的概念、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医病因病机、治疗、预防等进行系统阐述。为突出临床实用,在治疗方面,既有一般处理,又有发型(期)证治,并有筛选出的单验方治疗、外治法、对平治疗、并发症治疗以及预防等。既有西医认识,更突出了现代呀知治疗特色。由于书中引用的参考文献较多,限于篇幅,期刊文献均未罗列,仅将全书引用和参考的主要书目附后。
《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自2000年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欢迎.为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反映专科专病建设的新进展,该丛书近其又进行 了全面修订,共计16个分册,本书为其中之一。
《卢火神扶阳医学文献菁华集成》之卷二《卢氏临证实验录》,是根据当代中医药界对扶阳思想和理念学习的迫切需求,集数年之功,将卢氏三代临证秘要加以整理而成的。所录医案仅是卢氏三代一百余年每次临证时所撰《日诊录》中的一部分。每个医案皆以扶阳为旨归,对病人所患疾病的病理认识用中医思维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对所用之姜、桂、附等辛温扶阳药物在恢复气机运行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精妙的阐释。医案中所用药物之精练、描述之准确、语言之优美,都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本书由卢崇汉等主编。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溃疡性结肠炎-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3-01 作者:李明松 译者: 开本: 16开 定价: 198.00 页数:395 印次: 1 ISBN号:9787040416329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望目辨证诊断学》在继承《内经》和华佗望目诊病理论基础上,揭示脏腑在白睛的分布部位,开创性地阐述目裹特征、黑睛特征、白睛特征(包括白睛形态特征、白睛血脉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与变化所具有的普遍规律、临床意义和诊断全身各科疾病证候的理论和方法。 著者王今觉研究“望目辨证”已52年之久。《望目辨证诊断学》写作历时12年有余,共计150余万字,1000多幅珍贵眼象图片,便于读者学习掌握。 运用“望目辨证”诊断法可以使中医诊断比仅仅运用观察舌象、脉象诊断法更直观、更客观、更具体、更全面、更准确、更及时、更具有前瞻作用和推测预后作用,如将“望目辨证”诊断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传统舌诊、脉诊正确结合运用,可使中医临床诊断更加准确、及时。 本书具有突出的当代中医学特点,并为临床诊断疾病证候和未病先防提供了
在我国恶性肿瘤患者中,头颈部肿瘤发病率并非名列前茅,但因其预后较好,生存期较长,所以治疗后的远期并发症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鼻咽癌及其他头颈部鳞癌,采用以放疗或同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可很大程度地控制肿瘤、保留器官功能并降低正常组织的并发症。放疗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患者口干、张口困难等远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提高了患者生存率。 在精准治疗时代,大家对放射治疗靶区及危及器官正确勾画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头颈部肿瘤放疗规范和靶区定义/AME科研时间系列医学图书》的问世,为处在临床一线的放射治疗科及肿瘤科医生提供了更多诊疗方面的临床证据支持;书中详实的靶区勾画范例更生动形象地诠释了复杂的临床实践问题,是一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