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安全与药物警戒》是由三位华裔专家组织国外有关编者参与编写的专著。编者们均在国外从事药物安全与警戒领域工作多年,经验丰富。其中有的是美国FDA组织的专题讲座的特邀专家;有的曾经应原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邀请进行过经验交流和讲座;有的是我国大学的兼职教授;有的参加了国家及部分省市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访美时的接待和经验介绍工作。 本书由以上在药物警戒工作前沿的七位专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发挥各自特长合作编写而成,全面地介绍了药物警戒这门学科的发展史、理论、方法和实践;介绍了美国和欧盟有关药物警戒领域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指导文件。内容丰富、系统、详尽和实用,为我国同行们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本版书特点在于突出临床、便于运用,上部介绍了常用疗法的临床技法,又详有略,对常用的疗法如针刺法,或以往研究较为粗浅的疗法如皮内针疗法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下部根据该疗法的特点和适应范围,分为部分介绍了中国医学非药物疗法的临床应用。
《镇痛药研究方法学》是一部大型工具书。全书共分六篇41章。篇总论(7章),阐述与疼痛相关的疼痛基本概念、调控理论及各种相关因子(递质、调质、介质、受体、通道、新靶点等)的进展,对启发研究思路和开展研发工作很有帮助;第二篇镇痛药研究的常用技术(7章),包括电生理、膜片钳、同位素、生物芯片、脑立体定向等技术及神经影像学、神经细胞培养、新制剂研究、实验设计与统计;第三篇镇痛药的研究方法(9章),包括经典方法及近年发展的新实验方法160多项;第四篇镇痛药的研究与开发(3章),包括镇痛药的新药临床研究、中药镇痛药及镇痛毒素的研发等;第五篇临床常见痛症的药物治疗现状(14章),通过分析临床痛症的治疗药物,为扩大镇痛药的探索思路提供线索;第六篇展望(1章);附录(2个)。本书由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及科研院所等多家单位多位撰稿人历
云南省素有“药物王国”之美称,仅药用植物就有6000余种。数千年来,云南各族人民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在驱除病魔、维护健康的漫长岁月中,总结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特别是民间广博的中草药实践经验,是未来天然药物开发的巨大潜力。普及中草药知识和学习运用中草药,充分利用云南的药物资源,服务于群众并为对中草药资源的合理开发打下良好基础,使之能成为西部大开发中云南省一个经济增长点,是云南每一个基层卫生工作者的基本职责之一。
《伤寒论方剂当代研究》选取《伤寒论》经典处方111首,按六经病证八篇内容所属方剂进行文献研究并分类编写。每首方剂表述分为处方组成与功用、方剂传统解析、方剂药效物质基础(拆方组分、复方组分)、方剂药理学研究(拆方药理、复方药理)、临床研究与应用及方剂评述五大部分。处方组成与功用简要介绍方剂的药物组成、功能和传统运用;方剂传统解析引用了《伤寒论》中原条文,对方剂的基本结构进行了遣药组方分析;方剂药效物质基础分析了方剂中单味药物和复方的化学组分;药理学研究阐述了方剂中各单味药物和复方的实验结论、疗效机理及其机制;临床研究与应用则着重分析每首方剂目前临床运用的范围、方法和结果;方剂评述是对该方剂当代的应用特点、研究进展与问题的评价。《伤寒论方剂当代研究》可作为《伤寒论》研究及医药工作者
本书共分为两篇。篇以药物转运蛋白为核心,详细介绍了每个转运蛋白的生物学结构、体内分布特征和细胞膜上的定位、生理功能和转运方向、亚型及其种属差别、结构——功能关系、底物结构特征、抑制剂和诱导剂、基因多态性、调控因素、在药物体内动态的重要性和临床作用、药物问相互作用以及食物一药物间相互作用、研究药物转运的实验技术和方法以及一些研究实例等。章介绍生物膜、膜转运机制、膜渗透性并对机体内药物转运蛋白进行了概述。第二章到第五章以与体内药物处置相关的重要器官分别进行介绍,包括肠道、肝脏、肾脏和血脑屏障等,并着重解析了药物转运蛋白在体内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二篇以口服药物吸收和口服生物利用度为核心,根据药物经胃肠道吸收的三个连续过程(药物释放、药物经肠黏膜的转运以及
《浙江药用植物资源志要》是以浙江省数次药用植物及中药资源普查为基础,并参考浙江各地市提供的《药用植物资源名录》《中药资源名录》《畲药资源名录》和国内外有关文献以及编者部分科研成果(科技部、环保部等课题)编著而成。《浙江药用植物资源志要》收录了浙江省的药用植物及部分引种栽培的种类,共计3143种,隶属285科1270属。其中药用藻类77种,药用菌类84种,药用地衣16种,药用苔藓69种,药用蕨类201种,药用裸子植物32种,药用被子植物2664种。这些种类中有300~500种为传统中药,尚有近百种为畲药,还有近百种为珍稀濒危植物或浙江省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浙江药用植物资源志要》总结了浙江百年来对药用植物所做的研究工作,系统梳理了浙江省药用植物种类及其药用价值等内容,涉及面广泛,介绍简洁明了,是一本对浙江省药用植物种类概括
《中药多糖提取分离鉴定技术及应用》共分为10章,~4章概述多糖在提取、分离、纯化、鉴定等方面的通用方法与技术,第5~10章分别叙述黄芪多糖、甘草多糖、刺五加多糖、糖槭多糖、蒲公英多糖及桦褐孔菌多糖6种中药多糖的提取、分离、鉴定技术及其活性测试实验。本书以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分专题形式撰写,不详细的实验方法,还有缜密的结果分析与讨论,更具系统性和逻辑性。区别于其他多糖著作以药理活性为主,本书更侧重提取、分离、纯化、鉴定等实验技术,在撰写上更加详实具体,可操作性强。《中药多糖提取分离鉴定技术及应用》对从事多糖研究或对中药多糖有浓厚兴趣的教学、科研、临床工作者,对新药研究及保健食品开发人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为满足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实现中药饮片工艺规范化、质量标准化、检测现代化、包装规格化、生产规模化,中药炮制工程学应运而生。它是传统中药炮制理论与现代药学理论、传统生产工艺与现代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体系。本书介绍了中药炮制工程学的基本概念、目标和任务;中药炮制的作用、炮制基本单元操作原理、中药炮制设备及各单元炮制工程;中药饮片的包装材料、包装技术、包装设计以及饮片的储藏与养护管理;中药炮制辅料的质量控制要求及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中药饮片厂的设计原则及设计的重要环节;中药饮片厂的环境保护、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工程概算;中药饮片厂GMP管理的实施和要求。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研究应用实例。全书内容新颖,有深度和广度。可供中药饮片厂生产、技术、质量管理等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
《实用消毒剂生产技术与使用方法》主要从性能与用途、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杀灭作用的影响因素、制备、含量测定、应用、毒性、注意事项等几方面详细介绍了各种常见的化学消毒剂,并对各种常见的和新型的物理消毒方法作了简单的论述。《实用消毒剂生产技术与使用方法》还详细地介绍了消毒剂配方和各种消毒方法在医用、养殖业、家居、工业、公共场所、种植业等方面的应用。《实用消毒剂生产技术与使用方法》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系统性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仅可作为各行各业从事消毒工作人员的参考书,还可作为普通读者了解消毒剂的基本知识、具体应用、发展的一个窗口。
芬克尔编著的《图解药理学(原书第4版中文翻译版)》分8个单元共43章,涵盖药理学的基本内容,介绍了近年来在临床广泛应用的很多新药,重点强调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书最突出的特色是以丰富多彩的图片、表格、临床病例照片等形式解说典型药物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便于读者理解掌握。本书内容新颖、阐述准确,可供普通高等学校的临床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使用。
本书编集了1991年及1997年2次由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认定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常用的75味药物和56首方剂临床应用经验。资料来源于编者参与的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的全国名老中医调研课题,共有330位名老中医参加了本次调查,问卷由名老中医药专家亲自填写或由继承人协助填写完成,内容真实可信。
2015年7月出版《国家药典中药实用图鉴》常用中草药手册,全书精选500种常见的中草药,分别从别名、来源、形态特征、生境分布、采收加工、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几个方面予以详细介绍,本书以彩色图片形式重点突出了常用中草药的原始形态、饮片(药材)特征。图文并茂,使广大读者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与鉴别常用中草药。
《袖珍方药速查丛书:袖珍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速查手册》内容简介:中药药理作用是通过中药药理研究来揭示临床应用的治病实质,《袖珍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速查手册》是湖南中医药周德生教授主编的袖珍方药速查丛书之一,《袖珍方药速查丛书:袖珍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速查手册》涵盖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补虚药、收涩药、外用药等内容,每种中药分别从别名、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等方面予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