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
    •   ( 371 条评论 )
    • 周秋丽,王涛,王本祥 编 /2012-06-01/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 《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汇集了535种中药的化学、药理学、临床研究的*成果,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每种饮片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进展。《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在《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2004年出版)的基础上,增补近10年国内外有关中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文献,力求更好地反映中药现代研究的*进展和研究热点。在品种选定方面,基本涵盖了传统中药(含民族药物)、现代中药与创新中药三大部分,削减了近年来药理作用研究偏少、尚难对其临床应用提供准确定位的药物。 为方便读者检索,《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还编制了汉语拼音、动植物拉丁学名和拉丁药名索引。本书可为从事中药临床、教学、科研和生产等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并可作为一本案头书检索使用。

    • ¥112 ¥280 折扣:4折
    • 岭南药用植物图志(上册)
    •   ( 77 条评论 )
    • 蔡岳文 马骥 唐旭东 /2018-12-01/ 广东科技出版社
    • 本套书选取岭南地区的道地药材、民间草药、少数民族药、引种驯化天然药物,以及具有药用价值的花卉、树木、果品、粮谷、菜蔬等800余种,应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植物志》《广东植物志》《海南植物志》《广西植物志》《广州植物志》和《广西植物名录》等全国和地方性植物分类学典籍,查清其来源、产地与生境;参照《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广东中药志》《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等中药学著作及《山草药指南》《岭南采药录》《生草药性备要》《本草求原》《南方草木状》等本草著作,结合作者团队数十年来对岭南中草药进行野外考察和市场调研的实践经验,梳理其学名、中文正名、中文别名、性味功效、品种变迁及历史文化背景,并以简要清晰的文字和多部位、多角度的图片描述其主要识别特征。旨在为岭南基本药用植物的分类位置、自然

    • ¥134.1 ¥298 折扣:4.5折
    • 岭南药用植物图志(下册)
    •   ( 62 条评论 )
    • 蔡岳文 马骥 唐旭东 /2018-12-01/ 广东科技出版社
    • 本套书选取岭南地区的道地药材、民间草药、少数民族药、引种驯化天然药物,以及具有药用价值的花卉、树木、果品、粮谷、菜蔬等800余种,应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植物志》《广东植物志》《海南植物志》《广西植物志》《广州植物志》和《广西植物名录》等全国和地方性植物分类学典籍,查清其来源、产地与生境;参照《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广东中药志》《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等中药学著作及《山草药指南》《岭南采药录》《生草药性备要》《本草求原》《南方草木状》等本草著作,结合作者团队数十年来对岭南中草药进行野外考察和市场调研的实践经验,梳理其学名、中文正名、中文别名、性味功效、品种变迁及历史文化背景,并以简要清晰的文字和多部位、多角度的图片描述其主要识别特征。旨在为岭南基本药用植物的分类位置、自然

    • ¥134.1 ¥298 折扣:4.5折
    • 中国瓦屋山常见药用植物图鉴
    •   ( 5 条评论 )
    • 张浩冯玉麟 /2024-10-01/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瓦屋山常见药用植物图鉴》的编写,是在大量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全书包括经精心选择的500种瓦屋山有分布的重要药用植物。书中概论部分用文字对瓦屋山的药用植物资源概况及特点进行了介绍,各论对每种药用植物均用文字介绍了植物中文名、拉丁学名,形态特征、生境分布、药用功能主治等,部分重点品种列有附注,介绍了其药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现代开发利用等情况。本书对中医药、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的专业人士,以及对中医药、野外生物资源、养生保健、生态旅游有兴趣的爱好者提供直观而实用的参考。,《中国瓦屋山常见药用植物图鉴》的编写,是在大量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全书包括经精心选择的500种瓦屋山有分布的重要药用植物。书中概论部分用文字对瓦屋山的药用植物资源概况及特点

    • ¥126 ¥280 折扣:4.5折
    • 普济本事方发微 朱步先 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朱步先 著 /2011-10-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宋代医学上承汉唐,下启明清,为中医学发扬光大的重要时期。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宋代医学的研究未被重视。《普济本事方》是宋代医家许叔微本诸事实,集临证及见闻之医方、验案而成,是宋代方书的佼佼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惜乎其辞古朴,其义深奥,学者颇难得其要领,虽然清代医人曾有《类证普济本事方释义》,终觉其义未明。《 发微》的作者朱步先对该书研究多年,并躬身实践,有所心得。现就原书二十三门,三百余首方剂,从方证结合的角度详加分析,一探究原意,推衍引申,畅发其,以利古为今用。对中风、惊悸、积聚、头痛、关节炎、痛风、痢疾、肠炎、水肿、糖尿病、伤寒、黄疸,以及妇科、儿科、外科和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都可资借鉴。冀能引发今人对宋代医学的关注与研究,更好地继承发扬祖国的医学遗产。 《 发微》以1959年上海科

    • ¥114 ¥235.37 折扣:4.8折
    • 药材和饮片选用指南
    •   ( 41 条评论 )
    • 徐惠芳 张义生 /2020-10-01/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药材和饮片是人类用于防治疾病、保健养生的特殊商品。所谓药材,实则入方则为药,入食则为材,故有民以食为天,药食本同源之说;所谓饮片,系指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或炮炙后的加工品。其中,饮片源于药材,又用于制剂;既是处方药物,又是中成药的原料。但是,是药三分毒。运用得当,可立起沉疴;用之失当,则祸不旋踵。可见科学选用药材,正确制用饮片,是 中医人 的天职。为此,笔者以武汉市中医医院编写的《药材和饮片选用规定》为蓝本编撰此书,旨在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提供一本科学选用药材,正确制用饮片的工具书。本书正文分总论与各论。总论部分论述了药材和饮片的相关性及其命名原则,阐述了药材的四个要素与品质评价,介绍了饮片的 三代五形 及其历史递嬗,强调了中药调剂与质量管理,以及开展临方炮制、推广应用 小包装中药饮

    • ¥134.1 ¥298 折扣:4.5折
    • 中药经验鉴别常用术语与图谱
    •   ( 18 条评论 )
    • 张志国 /2022-04-01/ 湖南科技出版社
    • 本书论、各论、附录三部分组成论主要介绍中药经验鉴别常用术语的概念、方法与意义;中药性状鉴别的内容;中药经验鉴别的范畴及要求;中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第二部分各论:收载与整理了历代中医药著作、民间、本著主编师承与实践中的经验鉴别术语,并根据术语所涵盖的中药品种分为共用术语类、各品种与术语类。没有经验鉴别术语的中药品种未载。为继承与发扬传统鉴别经验,叙述中保留了传统中药饮片鉴别专用术语,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部分产地术语。附录内括:要参考文献、药典 根茎 概念、数种中药入药部位冠以 根茎 的讨论索引。四、写在编后。

    • ¥112.1 ¥249 折扣:4.5折
    • 广东地产药材研究
    •   ( 53 条评论 )
    • 梅全喜 著 /2011-05-01/ 广东科技出版社
    • 《广东地产药材研究》对于从事广东地产药材的应用研究与开发工作的人员来说需要的参考资料是希望系统了解地产药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情况。为此,笔者组织了有关高校、科研部门、药检部门、医院药学部门及中药生产企业的中药科技人员编写了这本《广东地产药材研究》专著。《广东地产药材研究》130多万字,收载了广东地产药材170余种,按别名、来源、性味、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药用历史、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附注、参考文献等11个栏目内容来描述。由梅全喜统一审核定稿。

    • ¥129.6 ¥288 折扣:4.5折
    • 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 太医院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正版书籍】
    •   ( 3 条评论 )
    • 太医院 /2010-09-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清代太医院内的处方集,为国内仅有的一部抄本。书中共收录方剂400余首,除少量古代名方外,多数则不曾见有其他方书记载。其剂型包括丸、散、膏、丹、汤剂,以及许多药酒剂,每方详细标明药物、剂量、制服法及适应症,适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科等多种疾病。 本书据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珍藏之孤本整理而成,可供中医药人员参考研究。

    • ¥104.4 ¥222.43 折扣:4.7折
    • 方药家珍 李天海 主编 人民军医出版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李天海 主编 /2003-05-01/ 人民军医出版社
    • 本书系中医家珍秘笈丛书之方药分册。全书共分两篇。 上篇本草家珍部分主要介绍中药的一般知识及392味中药的歌诀、药性特点、功效应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下篇要方家珍部分主要介绍方剂的分类、组成及变化、剂型、用法及各类方剂的方源、组成、服法、功效、主治、方解、动用、注意事项、附方、按语、歌诀等。内容详尽,是作者全家多年行医的经验总结。可供初学中医者及基层医药卫生人员自学,也可作为中医院校学生和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 ¥102.6 ¥218.6 折扣:4.7折
    • 中医历代良方全书 谢海洲,卢祥之 主编 青岛出版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谢海洲,卢祥之 主编 /2006-12-01/ 青岛出版社
    • 中药方剂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应用科学。方者“法”也,剂者“齐”也。“法”,就是治疗药物组合的法则;“齐”,就是药效时限的控制和给药途径的选择。中药方剂由处方和制剂两大部分组成。处方包括病因、诊断、立法、组药、用量等,重点是药物组合;制剂包括原料选择、炮炙加工、提取和成型工艺、剂量和用法,重点是给药途径的选择。 从清末至民国,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出现中西两大学术流派,20世纪六七十年代应当说是中医方剂学发展的新高峰。中西医学流派的交融,中药方剂的科学研究和改良、改进、提高,使得中医方剂向现代化大大迈进。本书在全面整理、梳理历代中医方剂学专著基础上,从临床需要出发,编撰的一本有关中医历代良方的简明读本。有涉及面全、考证精、内容直接面向基层中医师及一般读者层面的特点。

    • ¥100.8 ¥214.76 折扣:4.7折
    • 实用中药临床手册 刘俊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正版书籍】
    •   ( 1 条评论 )
    • 刘俊 主编 /2016-05-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共收载常用中药19类295味,以临床实用性为原则, 对中药临床应用既有理论总结,也有名老中医特色用药、用药注意事项、古代文献摘要以及现代药理研究等的介绍,对于扩展临床用药思路,提升临床用药水平大有裨益。本书可供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临床医师,基层中医工作者,实习中医师和中医中药爱好者阅读、借鉴。

    • ¥117.29 ¥249.89 折扣:4.7折
    • 辽宁中药志:植物类 高松 主编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高松 主编 /2010-12-01/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是一部系统、全面地反映辽宁省中药资源的大型著作。全书收载了辽宁地区药用植物180余科1380余种,包含中药材1660余种。按照药用植物的分类原则,分真菌类、地衣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类、被子植物类。每个分类下又按照科、属、种分别记述,介绍科属的特征及分科检索表、分属检索表、分种检索表。对每种药用植物按照中药名称、植物名称、拉丁名、别名、基源、植物形态、生长环境、分布、药材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以及考证进行叙述,并且多数药用植物配有相应的植物素描图。 本书主要适用于从事科研,中医药教学,临床中医药工作,药材采收、加工、种植等人员参考使用。

    • ¥112.81 ¥240.35 折扣:4.7折
    • 施今墨对药 吕景山 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正版书】
    •   ( 1 条评论 )
    • 吕景山 著 /2005-03-01/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对药又称药对,系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以增强疗效的两味药组方治病。本书由老中医施今墨的得意门生吕景山编写,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较详细地介绍了施今墨临床常用对药370余对,包括每对药的组成、单味功用、伍用功能、主治病症、常用剂量及临证经验。组方简便,疗效确切,按其功效分类编排,是学习、应用中药和方剂颇有价值的参考书,为军医版书之一,日本、韩国已先后译成本国文字出版。本书适于各级临床医师、基层医务人员和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 ¥102.6 ¥218.6 折扣:4.7折
    • 实用中药临床手册【售后无忧】
    •   ( 0 条评论 )
    • 刘俊 主编 /2016-05-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共收载常用中药19类295味,以临床实用性为原则,对中药临床应用既有理论总结,也有名老中医特色用药、用药注意事项、古代文献摘要以及现代药理研究等的介绍,对于扩展临床用药思路,提升临床用药水平大有裨益。本书可供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临床医师,基层中医工作者,实习中医师和中医中药爱好者阅读、借鉴。

    • ¥127.27 ¥262.54 折扣:4.8折
    • 章次公- 叶新苗,叶肖琳 著 科学出版社【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叶新苗,叶肖琳 著 /2012-03-01/ 科学出版社
    • 《章次公点校》为江苏镇江丹徒人章次公所撰,书刊于1949年,共四卷,每卷96~100页,约15万字。联目号:02567。《章次公点校》是参合中西医药学的专著,大抵以讨论《伤寒论》所用药物为主,共论药102种(含文内附药8种)。每种药物的目次安排参考《和汉药考》及《和汉药物学》,分名称、科属、品考、产地、形态、之部、修治、性味、成分、用量、方剂名称、作用、效能、禁忌、编者按共15项,依次介绍内容。《药物学》药物讨论主要铺设两条主线,一是历代主要本草著作对药物性味,效能的论述;二是引述日本医家对汉方、汉药的中西医理、药理的讨论,中西互参,中日医家的灼见显现其中。此外作者的临证经验与以六经辨证为主体的寒温观也陈述其间。它不同于一般的节要性、实用性的本草著作,而是汇集方论、医论、药论等有关《伤寒论》的中西互参的

    • ¥103.45 ¥216.9 折扣:4.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