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有风险,用药需谨慎”,虽是套用其它行业的用语,对医生来讲,也同样为很好的警示。 另外,多说一句,手册可以做成电子版,但我更偏爱传统的纸质版,因为后者不会“一键即逝”,给人可靠、正规的感觉。
保健食品是一类特殊食品,是以增进人体健康为目的,针对有着特定健康需求的特定人群,具有明确保健功能的食品。其有别于普通食品的根本特性是,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通过调节人体机能,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增进人体健康。 作为食品的一种类型,保健食品必须具有的保健功能,而能够证明其具有功能的是产品中含有量的功效成分,功效成分必须能定量检测,这些检测方法必须具有的可靠性,且其检测的结果要有正确的表达。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的编写人员都是长期从事保健食品管理及食品或保健食品营养成分和功效成分检测的专业工作者,他们所提供的方法经过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在目前外尚缺少标准、公认检测方法的情况下,希望本书所提供的这些方法能为保健食品的研制者、生产者和检测人员提供参考。
童荣生编著的《激素的合理使用》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师、药师和护士编写。选择了5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及合理用药(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女性月经失调和胰岛素的合理使用)进行编写,每部分按照疾病概述、预防和治疗、治疗学概述、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进行阐述,在全书最后专设一部分对5种疾病治疗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解答,可以给读者解决一些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每章中分别用“”、“”和“”标出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便于读者阅读时有所侧重。在所有内容中,治疗学概述及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占了总体篇幅的1/2~2/3,重点在于强调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激素的合理使用》简洁实用,兼有工具书和教材的双重特色,便于基层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学习查阅。
本书以分类叙述的形式,为临床医药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细致的合理用药参考资料,使您在选用药物时有所遵循;在避免药品不良反应领域,本书提供了多方面的借鉴,有的药物还进行了评价,力求达到指导合理用药的目的,造福患者。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重点介绍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生物合成及提取分离、结构测定等共性技术与方法;下篇为各沦,主要以生物合成来源为主线将各类天然产物成分划分为十一章,重点介绍各类天然产物成分的分布、基本骨架类型、理化性质及其与结构的关系、谱学特征及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本书在节前附有学习要点,章未有精炼的“本章小结”,而且围绕学习重点列出了思考题,旨在方便读者自学,进一步掌握学习重点与难点。 本书可作为药学专业及相关学科、专业的本科教材,亦可作为研究生的学习参考书。
本书分三部分。部分为“药性赋”,第二部分为“药物性状功用歌诀”,第三部分为“药名联句”。一、药性赋 药性赋分两部分,部分为药性总赋。收入了现行高校教材《中药学》中400种药物,并依其分类而分类。功效应用主要依据《中药学》亦参考其他古今中药专著。每类开头均用四言四句韵语指出其共同功用,每种药物则着重于各自的特点。如辛温解表类:辛温解表,此类专长,散寒发汗,邪去体康。麻黄解风寒表实之证,平喘利水;桂枝去汗出表虚之疾,温经通阳。防风胜湿,祛风而解痉;荆芥疏风,止血而消疮。……辛凉解表药:疏散风热,性味辛凉,温病初起,风热所伤。清头目利咽喉无如薄荷;解热毒消咽肿首推牛蒡。……解表散寒发汗是辛温解表类药物中每味药的主要功效;疏散风热,用于温病初起、风热所伤亦是辛凉解表类每味药物的主要功用。
本书以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临床药物治疗学》(姜远英主编)第2版为依据,围绕教学大纲,按照《临床药物治疗学》篇目,对其丰富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且附有简明直观的图表以阐明复杂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药物治疗,使读者一目了然以便于理解。 《临床药物治疗学图表解》编写的宗旨是以精练的语言、大纲式的结构并配以概括性图表,将复杂的临床药物治疗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本书力求简明扼要,提纲挈领,既突出教学重点,又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记忆掌握。同时本书的另一大特色是将疾病发病进程与药物治疗方法这一药物治疗学中的复杂且难以记忆的重点内容运用图表的形式相互关联,相互对应,使读者在临床背景下连贯地理解药物作用机制及应用原则和方法,全面掌握药物的应用范围。本书体例忠实于原教材,编排顺序与原教材基
本书主要围绕与安全合理用药相关的各个方面收载案例,包括药物体内相互作用导致的问题、体外药物配伍产生的变化、严重或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选药错误、药品重复、剂量不合适、给药方式不当、给药速度不妥等)造成的不良事件等。每个案例包括的内容:案例基本情况与过程(包括基本情况、过程、不良后果、处理等);原因分析和药师建议。本书内容来源于临床实践,针对性、可读性强,实用价值高。
《抗癫痫药物治疗临床药师指导手册》作为《临床药师案头工作手册丛书》之一分册,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等单位的专家编写。共分七章,内容包括癫痫的病因和流行病学、癫痫的分类与临床表现、抗癫痫药物简介、抗癫痫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外的癫痫治疗的模式、药师参与癫痫治疗的实践、抗癫痫药物治疗的相关研究。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多种常见、常用药食兼用资源及其生物活性成分。全书共七章,章简单介绍了一些常见慢的发病原因,癌症与饮食的关系,免疫功能与营养,肥胖与饮食控制以及疗效食品的发展历史、分类及生产加工工艺。第二章到第七章系统地阐述了包括菌类、根茎类、叶及花草类、果实及种子类、藻类、动物类资源在内的多种药食兼用资源的特性与分布,功能性成分的化学性质、分离纯化方法、安全毒理学分析,生物活性作用的生理基础,产品开发利用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本书对食品科学相关的大中专在校生、教师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相关企业研发人员,特色产品产地管理部门的干部和科技人员也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参考用书。
编者参考近年来出版的关于《药性赋》注解的相关书籍,选用1957年4月由上海卫生出版社的《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一书的总赋为样本,另参照1976年3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药性赋增注》,对原赋文作了适当增改,将原赋文所载之248种药物调整、增加至296种,使其基本包含了现今临床常用的中药,并将书名定为《药性赋新编》。本书依然按中药之寒、热、温、平四性,将296种药物分为4部分,每味药通过“译注”和“按语”两部分进行阐释。“译注”部分主要介绍了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按语”部分重点参考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编纂的《中华本草》,其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原植物来源、产地、药用部位、药名来源、常用处方用名、临床应用及配伍等,力求做到使初学者能够较全面地掌握常用中药的知识,提高临床疗效
本书收录了A级、B级近100种高危药品,系统介绍了各种高危药品的分类、药理、用药适应征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具体内容,旨在面向广大医、药、护人员及社会公众,答疑解惑,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药理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全书共分39章,前4章重点介绍了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进展;后35章着重阐明了各类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证。在各章开头设有 重点内容 ,结合教学大纲要求,简明扼要论述本章的重点。另外,在每章的最后附 复习思考题 ,与 重点内容 相呼应,力求使学生消化、理解本章所学重点内容。教材最后附有英汉名词对照,供读者查阅。 本书可作为医药院校临床医学、护理、药学及医学技术类等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临床医师、药师、护师的参考书。
基本药物是国家药物政策的中心, 其能够促进公平性, 帮助医疗保健体系建立权, 为国家对基本药物管理的纲领性制度体系。本书针对现阶段国家基本药物的经济性、可及性、合理使用和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 并提出合理的可行化建议。
本书立足连锁药店合理用药的服务核心,以中西医常见疾病——疾病基础知识——常见病病因——临床表现——常见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西医常用药物——联合用药及关联搭配为思路,对妇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14类药店常见疾病的诊断及用药进行了归纳整理,并从店员角度为顾客提供了用药保健的温馨提示。同时,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对药店商品的营销与关联销售的合理操作,药店经营与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本书是药店在职店员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服务能力和技巧的学习范本。
刘恩钊主编的《常见病中西药用药指导》通过对中药学、学、药理学、药物治疗学、预防保健学等学科进行了解构与整合,介绍了常见病症的特点,比较了中西医理论对常见病症的不同辨析方法,介绍了合理的中西药选择、使用以及预防保健原则,使读者能够掌握常见病中西药的用药规律,以及相关疾病的预防、保健方法,切实提高读者的药学服务能力。本书的特色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案例为引导,将中西医、中西药结合在一起,将疾病与用药结合起来,将疾病与预防保健结合起来,全面适应当前药品使用领域要求提高药学人员的药学服务能力的需求。本书可供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药品营销等相关专业方向的学生学习使用,亦可作为医疗机构和药品零售机构药学从业者的学习、参考资料使用,也可供医药爱好者及公众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