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和饮片是人类用于防治疾病、保健养生的特殊商品。所谓药材,实则入方则为药,入食则为材,故有民以食为天,药食本同源之说;所谓饮片,系指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或炮炙后的加工品。其中,饮片源于药材,又用于制剂;既是处方药物,又是中成药的原料。但是,是药三分毒。运用得当,可立起沉疴;用之失当,则祸不旋踵。可见科学选用药材,正确制用饮片,是 中医人 的天职。为此,笔者以武汉市中医医院编写的《药材和饮片选用规定》为蓝本编撰此书,旨在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提供一本科学选用药材,正确制用饮片的工具书。本书正文分总论与各论。总论部分论述了药材和饮片的相关性及其命名原则,阐述了药材的四个要素与品质评价,介绍了饮片的 三代五形 及其历史递嬗,强调了中药调剂与质量管理,以及开展临方炮制、推广应用 小包装中药饮
本书论、各论、附录三部分组成论主要介绍中药经验鉴别常用术语的概念、方法与意义;中药性状鉴别的内容;中药经验鉴别的范畴及要求;中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第二部分各论:收载与整理了历代中医药著作、民间、本著主编师承与实践中的经验鉴别术语,并根据术语所涵盖的中药品种分为共用术语类、各品种与术语类。没有经验鉴别术语的中药品种未载。为继承与发扬传统鉴别经验,叙述中保留了传统中药饮片鉴别专用术语,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部分产地术语。附录内括:要参考文献、药典 根茎 概念、数种中药入药部位冠以 根茎 的讨论索引。四、写在编后。
祝谌予教授师承北京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本书情选祝谌予临床常用方剂(经方、时方、自拟方)32首,围绕其临床实践,对治疗病种、适应证、加减法等作了详实的介绍,同时附典型医案136 则以为临证示范,按语精当,重点突出。本书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是《中国基本》(修订版)的第二部。收载中医妇、儿、外科及专病(肿瘤、糖尿病、肾衰尿毒症、萎缩性胃炎、不孕不育、前列腺病、乌发生发、降血脂、抗辐射等)用药,并特列外治贴膏、药酒、保健凉茶,品种达935种。入编的,是从中国目前已有批准文号的9000余种中,以其命名的科学性、组方的合理性、临床疗效的确切性、使用时的安全性等项,逐一进行审查,筛选而出的。每种药品,均按[药物组成][方义分析][临床运用][制剂与规格][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配方来源]7项内容编写,有的药品还编写了[参考]项。内容丰富,科学性与实用性强。是辨证使用的重要工具书。可供中医、西医、西学中等各级医师和乡村医师临床用药参考;是家庭保健自选成药的良友、药材经营部门和医院药房采购经销的参谋、生产厂家交流信息的桥梁、中药店业务人员学习的书
祝谌予教授师承北京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本书情选祝谌予临床常用方剂(经方、时方、自拟方)32首,围绕其临床实践,对治疗病种、适应证、加减法等作了详实的介绍,同时附典型医案136 则以为临证示范,按语精当,重点突出。本书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抗体药物的药理学与治疗学研究》分为总论和各论上下两篇,共分22章。总论部分7章,主要阐述抗体药物的研发思路与成药性的关键理论和技术;各论部分15章,分别从药物作用特点与作用机制、药理学与毒理学、药动学、药效学、免疫原性、临床耐受性与安全性、药物相互作用及临床应用前景等方面阐述了对不同类别的治疗用抗体药物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重要进展。《抗体药物的药理学与治疗学研究》可供从事抗体药物研究的医药类高校及科研院所教师、研究人员及本科以上学生参考使用。
彭成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将多年来研究子、川乌、草乌的思路、方法和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在《有毒中药子、川乌、草乌的安全性评价与应用》相应章节重点阐述,充分体现《有毒中药子、川乌、草乌的安全性评价与应用》的原创性、科学性。另外,为了使广大读者对子、川乌、草乌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有更为清晰、全面、客观的认识,我们也收录了其他外专家学者的临床研究成果,一并奉献给读者。《有毒中药子、川乌、草乌的安全性评价与应用》可供从事中药毒理研究、新药研发和教学、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中药研究生选读。
鲜药的应用具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对鲜药在作用机制,鲜干药品在化学成分、药理学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以及保鲜技术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却是近20余年来所取得的进展与成果。特别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下,一批有志于鲜药研究与开发的单位和个人开展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发表或完成了大量的研究论文,使鲜药研究目前已经成为中医药大学科体系的一支分支学科。 本书以主编本人所承担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基础,对近20余年来鲜药研究领域内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总结,全书分为保鲜技术、鲜药化学、鲜药药理、鲜药临床、鲜药制剂等章节,以期对鲜药研究的全貌有一个全面客观的反映。书中还对鲜品中药的应用历史源流进行了研究考察;在总结大量临床实践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传统中医药理论
本版书特点在于突出临床、便于运用,上部介绍了常用疗法的临床技法,又详有略,对常用的疗法如针刺法,或以往研究较为粗浅的疗法如皮内针疗法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下部根据该疗法的特点和适应范围,分为部分介绍了中国医学非药物疗法的临床应用。
本版书特点在于突出临床、便于运用,上部介绍了常用疗法的临床技法,又详有略,对常用的疗法如针刺法,或以往研究较为粗浅的疗法如皮内针疗法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下部根据该疗法的特点和适应范围,分为部分介绍了中国医学非药物疗法的临床应用。
聂岁峰、李捷玮、王旭东主编的《药物的发现与 发明史》是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各类药物发现与发 明历史的著作,详述了科学家们在药物的发现与发明 上所作出的贡献。内容涵盖药物发现与发明的历史沿 革,具体各种天然药物、微生物来源药物和生化药物 发明历程,以及通过其他途径发现与发明的药物。本 书在编写过程中,搜集查阅了大量的史实资料,内容 丰富,具有鲜明的特色。 《药物的发现与发明史》可帮助医药领域的读者 找到一些规律,以启发药物科学工作者采用正确逻辑 思维和有效、先进的工作方法,无论在新药研制的方 向,先导化合物的筛选方法,样品的测试,临床前药 理、毒理、药效、药剂等的药学研究和新药临床各期 试验过程中,尽可能少走弯路,加速研制出更安全、 有效和经济的新药,以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