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四川第四次中药普查和大量的历史资料,发现了四川省具有品质优良历史,历史悠久的道地药材86种。根据来源、道地沿革、性味归经,功能主治、药理作用、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采收加工、适宜区与*适宜区等。通过研究得出的道地药材的适宜与*适宜区,可科学的指导中药材区划生产。内容包括四川省中药资源地理与气候特征,自然资源。四川省中药材分布特点、生产区。四川省中药资源开发利用。道地药材的研究历史;道地药材的成因,川产道地药材。 3S 技术及其他在中药材研究中的应用,川产道地药材生产区划等。
该书将ICH的Q7文件以及APIC的《GMPs for APIs:如何实施》文件进行了翻译,并对Q7中的难点进行了程度的解析,这将对我们国家原料药生产企业有着很大的帮助,使我们的GMP水平能够较快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所要求的GMP标准。 本书所翻译的Q8、Q9、Q10文件,对我们国家制药企业在药物研发、质量风险管理、质量体系的形成和运行中的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本版书特点在于突出临床、便于运用,上部介绍了常用疗法的临床技法,又详有略,对常用的疗法如针刺法,或以往研究较为粗浅的疗法如皮内针疗法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下部根据该疗法的特点和适应范围,分为部分介绍了中国医学非药物疗法的临床应用。
本书共21章,章简述了中药学发展简史及中药的采制、性能、用法、禁忌;第2-21章按常规的中药性能分类法,介绍了20类400余味中医药的传统功效、应用、性味、归经,以及现代药理研究、临床应用与合理用药等。本书旨在指导临床医师在掌握传统中药性能的基础上,学习和熟悉中药的现代药理知识,以减少中药应用时的盲目性,切实做到合理使用中药,避免其毒副作用反应。为了使读者能较快地记住繁多的药名及传统功效、应用,作者采用谐音趣味助记和七言歌决的编写方式。内容中西汇通,提纲挈领,科学实用,可供中医院校学生和广大临床中医师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