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力求做到一书多用,收载了5个方面的品种:即国家基本药物(200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物(2004年);《中国药典》2005年版及国内外新近上市的特色药物;非处方药;常用中成药。对2005年12月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第六批非处方药(OTC)也做了标记,方便医药人员对此查阅。另名一栏中,将进口及国内大厂生产较常有的别名提供给读者对照。新增加了药物的妊娠期分类索引、口服药物与进食时间指南,方便查阅,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临床较为罕用的抗吸虫病、抗麻风病、抗黑热病等药物及不属医院供给的疫苗等生物制品则不予收录。在内容上,略去其他工具书中易于查到的化学结构式、性状、贮藏等项,着重写入药物的正名、别名、主要药理作用、主要用途、主要不良反应、常见规格和用法及与给药方案密切相关的药代动力学数据
笔者曾在大型医药企业担任专职教师多年,近年来又工作在药品销售的线,比较了解药店店员对专业知识的需求。特将药店店员日常营销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顾客最关心的疾病治疗和如何护理才能尽快康复等相关内容,经过悉心整理,编撰了这本集药物基础知识、药品中外名称查询和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与护理等内容为一体的药店店员工具书兼培训,以供药店店员在工作中参考使用。本书所列的一些常见病,大多是可以在药店购药治疗的疾病。内容分为病因、症状、诊断要点、选药治疗、护理常识及预防等。
《上海市增补基本药物用药手册》根据2010年12月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l0局委联合发布的《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补药物目录》(2010年版)编写,该目录是针对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市民用药习惯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是对卫生部发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的有效补充。《上海市增补基本药物用药手册》主要用于帮助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医师、药师更好地掌握与目录有关药品的基本情况,严把药品质量关,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以便为公众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 《上海市增补基本药物用药手册》采用分类编写方式,主要围绕药品的品名、成分、组成解析、药理作用、药动学、适应症(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剂型规格等,分别对“化学
国家基本药物政策是新医改重要方案中的重要政策,《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和《临床应用指南》是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重要配套出版物,在药品使用、生产和销售等环节均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012年卫生部药政司对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作了较大幅度以修订工作,根据新版目录,《指南》详尽介绍了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和二级以上医院日常诊疗工作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每类疾病都从概述、诊断要点、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四部分内容作以阐述。在疾病诊断明确的前提下,讲解具有处方权的医生如何使用基本药物,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姬松茸是一种珍稀食、药兼用菇。本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姬松茸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生物学特性、菌种培制、栽培方法、产品加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知识和技术。全书内容系统,语言通俗,方法具体,技术实用,便于学习和操作。可供食用菌种植者、科研、教学和医药开发人员学习参考。
《实用药物手册(第6版)》共收载药品近1690种,在第五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增加了近年来靠前研制、投产或即将投产的新药和制剂(包括新剂型),以及部分进口药品共300余种,删除了少部分非处方
编者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常见及有代表性的进口药品100种,以原英文说明书的格式,按药物学母顺序,对药品名称及性状、作用及用途、用法及用量、规格及包装、国家及厂家等内容进行了编排,并附注民药品的别名,每种药物均附其英文说明。如有不妥之处,请依药品原说明书为准。《临床常用药物手册》后还对英文说明书中的一些常见内容,如说明书结构中有关药品名称、性状、适应证、剂量、用法、给药途径、给药对象、注意事项、禁忌证、包装、贮存、失效期、批号及常见药品生产国名与厂名,常见药物分类名称,常见副作用中的症状与体征及常见药品生产国名与厂名,常见药物分类名称,常见副作用中的症状与体征及常见病名以附录备注,以方便医务工作者和医药商留工作者查找阅读,并可作为其专业工具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