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人体组织结构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等几大系统来进行分门别类,把各种常见病归入其中,然后列出医治的偏方,分类科学清晰,一目了然,便于读者查阅。
石斛是我国名贵的传统中药。在我国中药材中石斛类药材因涉及植物种类众多,长期以来,其商品名称、规格极度混乱,笔者研究中国药用石斛已达半个世纪之久,仍存在较大的疑难之处。多年来,笔者在调、研究的成果上先后发表了有关石斛类药材方面的文章数篇,如:《上海市石斛药材的调查与鉴定》《石斛类药材枫斗的历史》等。笔者将古代与现代石斛的演变与发展,作为重点讨论,提出发生变化的原因与目前的现状。 近年来,整个石斛属植物资源越来越枯竭,作为药用的石斛属植物日益被广泛关注,因此,笔者将收集药用斛编著本书的目的是,提倡合理开发药用斛和保护石斛属植物资源。 书中收集了51种石斛原植物、药材及枫斗,作了41种茎的横切面,便于鉴别;并增加黄石斛、河南石斛、典茎石斛等一些过去未被记载可供药用的种类。
《时代本草彩色图鉴》一书从当代用药的实际水平出发,以临床常用中草药为基础,以少数民族特色药物为延伸,精选出1000味药物,按功效分类进行编排,包括中文说明、中药彩图、英文说明、药物索引四部分。全书按功效分为21章,系统地介绍了药物的名称、别名、来源、原植(动、矿)物、生境分布、药材性状、采收加工、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量用法,内容丰富,翔实可靠。 该书考订基源,鉴别真伪,正本清源,以求药物基源科学准确。以写实风格绘制精美中药彩图,清新自然,栩栩如生,客观、生动、准确地展现了药物形态特征;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文字表述形式,为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搭建平台,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构架桥梁。
本书系统收集、整理现代中医内、外、妇、儿、男、皮肤、性病及肿瘤等科中药治疗的经验,共选出单方、验方、秘方1534个,每个方药分别按方药组成、用法、疗效加以介绍,磊部分病症在所述方药后均加有按语,不少方药堪称药专效显,用法简便,极有推广应用价值。全书按病分科编排,内容丰富实用,不仅可作为临床各科医生、中药人员,尤其是基层卫生医务人员、个体行医者的重要参考书,对广大病人及一般读者亦极有助益。
本书由中医专家详细介绍了中医药防治风湿性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实效中医特效方剂。n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痛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雷诺病、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中医药治疗都有详尽论述。
岭南医籍,自晋代葛洪以降,层叠累积。至明清,卷帙渐增,名家辈出,逐渐形成了岭南医学源于中土,又有别于中土的流派特征。岭南医药的文献遗存,更成为深入研究岭南医药学的重要基础。据郭蔼春《中国分省医籍考》,现存、厂东省(含今海南省)医籍一百九十一种,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录医籍六十一种。两者合计共二百五十二种,与江苏省的一千四百五十四种和浙江省的一千一百一十二种相比,体现了岭南医家重实干而少著述的特点,传世医籍尤显珍贵。这些古籍历经百年沧桑,保存状况日益恶化,亟待系统地整理、编选、影印出版,以发潜德之幽光,启来哲之通路。
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并联系临床实践所写的一本临床中药学专著。书中围绕中药的有关理论和临床方面的问题,阐发观点和认识,希冀解决中药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全书分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主要介绍中药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有作者的不同见解。各论共收载常用中药377味,每味药设有[处方用名]、[药性特点]、[功效应用]、[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功效比较]、[临床解悟]等项。其中[临床解悟]是重点,针对临床中药学中的一些疑难、有争议的问题,使用当中的一些模糊问题等进行了阐发。书中还收载了作者多年应用中药的经验、体会,并毫无保留地介绍了一些验方及秘方。本书实用性强,适于中医临床医生、在校师生、自学中医人员参考。
“医生不精于药,难以成良医。”岳桂华等编著的《名老中医用药心得(第1辑第2版)》以紧密结合临床,面向临床实用为宗旨,精心辑录了名老中医对常用中药的应用经验和心得体会,不对传统药效的新认识、新运用、新经验,还有许多名老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的,对传统药效的拓展应用。颇多独到发挥,能很好地启迪读者的用药思路。《名老中医用药心得(第1辑第2版)》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合各级中医师、中医院校师生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