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阐述方剂气味配伍理论的研究及各大名家的研究成果,提出气味配伍理论的价值;下篇为各论,从气味配伍理论角度对百首名方的制方规律进行研究,证明气味配伍理论的科学性;每方均注明出处,原书未注药量的以临床常用剂量为准。
本书根据舌诊教学的特点及教学需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和主线,紧扣舌诊的主要知识点编写。介绍知识点包括:舌象特征、临床意义、英文翻译、舌象图片4部分。舌象图片中除了反映相应知识点——舌象的特征外,还选取了所拍舌象病人的相关信息,有利于病证结合学习。文字内容为中英文对照,适用于中外学生使用。 本书为配套教材,按知识点介绍,脉络清楚;每一知识点后均有对应的舌象图片,为学生学习舌象构建了很好的直观形象。全书共收图片200幅左右,均是近3年来作者从临床拍摄的舌象图片;中英文对照版本,面对国内外学习中医的学生,有利于中医文化的对外交流。读者对象为在校学生、留学生、成人教育函授学生、一般读者。
中医基础理论现有体系是在“事事以翻脸不认古人为标准”的时代背景下,以西医学为参照系加以整理的产物。我们现在是到了对自近代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建立的中医基础理论现有体系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准确反映了传统中医学的本质特点和规律,作出反思并加以重新认识,还其本来面目的时候了。 本书运用文献学、史学、文字学、哲学、社会学、逻辑学、发生学等综合方法,对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脏腑、辨证论治、中药等中医基础理论现有体系中存在的诸多既违背历史与逻辑,又无临床指导价值的“似是而非”的“不刊之论”进行了辨析和驳正,并重新加以认识,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记中医自己解释自己一的学术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