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房中养生亦称,是中国古代有关性医学、性保健的通称。 总括中华房中典籍 这部书:不仅因为它全部收录了迄今发掘出的,从先秦至民国的中国古代房中养生典籍,而且大海捞针似的从浩瀚的中文古籍中钩稽史料,撷取了有关的篇章片段,共收房中秘笈89种,是现今收录最全、规模的房中养生著作。 尘封秘笈首度现世
《实用放血疗法》主要内容:放血后体温会升高吗?放血时出现恶寒颤栗,放血后出现疲倦感,放血后失眠多梦是怎么回事?放血后疼痛加剧是怎么回事?血管瘤,防止贫血?放血后体重的变化,防止气胸。
《实用专科护理系列丛书:护理专业OSCE考核指南》在编写上力求突出实用性特点。在内容上分为部分。部分首先探讨了客观结构化临床能力考核相关理论与外应用与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具体、翔实介绍了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所创建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及实践经验;第三部分提供10个适用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标准化病例。《实用专科护理系列丛书:护理专业OSCE考核指南》既可为护理院校本科生与研究生临床护理能力的培养与考核提供借鉴,同时也可以为医院新护士的临床能力培养和考评提供方法与内容的参考。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与标准化病人》介绍了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考核方法,它提供一种客观、有序、有组织的考核框架,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临床能力评估方法,可以避免传统考试的偶然性和变异性,减少主观性,可以全面评估临床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标准化病人(SP)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是客观结构化考试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但目前尚缺少一本规范、系统介绍客观结构化考试及标准化病人培训剧本的专著。《客观结构化考试与标准化病人》是在认真总结、借鉴外客观结构化考试与标准化病人培训的经验基础上编写的。分为OSCE与SP概述,SP培训剧本两个部分,部分主要介绍OSCE与SP的起源与发展、理论基础、考核
直觉对于科研和新技术的开发至关重要。在2002年我们和日本奥林巴斯公司共同开发的凸式探头超声支气管镜(CP—EBUS),使得纵隔及肺门部的解剖结构能够更容易的显示和识别。直觉告诉我,CP—EBUS有可能替代纵隔镜检查术。时至今日,凸式探头超声支气管镜历经多次改良,检查操作手法也逐渐成熟。在这期间所经历的研发之路坎坷颇多,正是大家怀着解决临床问题的决心而不懈努力,终于使得这本《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操作手册(EBUS-TBNA)》得以面世。 千叶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对支气管镜的开发历史可以追溯至1956年。当时干叶大学的和合(Kawai)、香月(Katsuki)及土手内(Doetuchi)医师开发了用于周围型肺癌诊断取样的经支气管毛刷。KKD支气管毛刷即是由他们三人的名字而命名。在1962年,我科的崛江(Horie)博士开发了纤维支气管镜,其光源亮度是当时应用的硬质支
1992年首台双层CT问世,开创了多层CT先河。不知是巧合还是默契,1998年四家公司同时推出了四层CT。从此,CT的开发和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多层螺旋CT时代。仅仅三年的时问16层CT就已经问世(2001年),正当大家在努力适应l6层CT新技术临床应用的时候,2003年64层CT又推向市场,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 就在几乎所有CT的研发都在朝着平板探测器CT努力的时候,CT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分歧。与当初第三、第四代CT争论极其相似,一些研发继续朝着不断增加纵轴探测器排数,直至平板探测器的方向进发。而另一些研发者则提出了新的概念,放弃了单纯更多纵轴探测器排列的追求,设计出间隔90。排列的双球管扫描方式,称为双源(dual source)CT。 对于提高心脏(冠状动脉)扫描的成功率和图像质量来说,提高每周扫描速度是较增加纵轴覆盖范围更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