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应用光学》和《工程光学》的辅助教材之一,可与张以谟教授主编的《应用光学》配套使用。全书共分四个部分:~7章为几何光学;第8-13章为像差理论;4、15章为典型光学系统;6-20章为光学设计。本书每章前有重点内容及主要公式提要,书后附有部分思考题提示和习题答案。全书共编入217个例题,159个思考题和326个习题。 本书可供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师生和考研生使用,也可供从事光电工作的科技人员参考。
镁合金是继钢、铁、铝、锌、铜金属材料之后又一新型工业材料。镁及其合金因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大、比刚度高、抗振性能好、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因此格外引入注目。同时,与地壳中其他金属含量相比,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在铝、铁之后,位居第三。占地球面积70%的海洋也是一个天然的镁资源宝库。据测算,每立方米海水之中约含有1.3k9的镁,仅是死海一处的镁若能开发,就可供人类使用22000年。而现在常用的铜、铅、锌矿藏的开采只能维持几十年,铝、铁也只能维持100—300年。我国目前在镁工业方面有三项“世界冠军”,是资源大国,储存量位居世界首位;第二是原镁生产大国,产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二;第三是镁矿石出口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80%~85%。 我国镁的深加工技术很落后,品质不够稳定。针对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和我国镁工业的现状,国
《地球与空间科学》面向从事小学科学课“地球与宇宙”部分教学的、现任和未来的教师(高师本科生),是一部将天文、地学基本知识有机结合的独特教材。全书共分为六章加一结尾栏目,内容从天讲到地:~3章,从眼前的天象知识出发,顺着认识过程,一直讲到现代科学中的宇宙及其演化,并融会贯通现代宇宙与眼前天象知识;然后聚焦到行星地球。从第四章开始,分别考察地球的岩石、土壤、大气、水和生物各圈层,最后通过“地球系统过程研讨”栏目,梳理各圈层间相互关联,收拢、回归到行星地球。由于外还没有很类同的教材,《地球与空间科学》在编排、体例和语言上时而采用独到的方式,尽可能深入浅出,贴近生活,循序渐进,充实观测与实习,加强讨论和探究,以利于学习或阅读。因此,《地球与空间科学》不仅是一部科学上较严谨的天文、地学
《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概论》基于外的研究,以时空、证据、因果、变迁与延续、神入5个历史核心概念为重点,在首次专门深入论述了中学历史思维能力的培育。在教学实施方面,《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概论》力避简单罗列教学方法,从教学形式、内容与体例出发,重点探讨了对话教学、概念教学、史料教学以及通史教学和专题史教学。课程资源领域,侧重论述了当下流行的数字资源以及被视为根本的教科书资源。信息技术视角,深入探讨了目前方兴未艾的数字故事和微课的理论与实践。
《文学批评教程》是一部体例与内容都有新意的文学批评教材。全书由上、下两编组成,在简要介绍文学批评知识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西方现代文学批评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及其具体运用。由导论、正文2l章及批评理论术语词典组成,论述西方文学批评与中国文学批评、形式主义批评、新批评、心理分析批评、结构主义批评、解构批评、阐释一接受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批评、“文化研究”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等,以及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如意境论批评、节奏论批评、人格论批评、象征论批评、印象论批评、语言论批评、阶级论批评等。《文学批评教程》注重挖掘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自身传统,加强对西方文学批评在中国文本批评中的运用的介绍;注重理论与实践贯通,采纳学生范文,突出文学批评的个案分析及其实践性、操作性,因而
旅游气象学是一门文理综合的边缘科学,涉及学科较多。为适应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现代旅游经济·文化丛书·新世纪旅游专业本科教材:旅游气象学》在编写时既要形成的学术思想体系,又要对众多学科的问题加以阐述,难度大。因此,必须洞悉和撷录有关著作的资料和原理。
本书是一部卓越的数学科学与教育著作。自版问世50多年来,本书多次再版,至今仍被俄罗斯的综合大学以及技术和师范院校选作数学分析课程的基本教材之一,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 本书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是在20世纪初最后形成的现代数学分析的经典部分。本书卷包括实变量一元与多元微分学及其基本应用;第二卷研究黎曼积分理论与级数理论;第三卷研究多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斯蒂尔吉斯积分、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 本书的特点是:一、含有大量例题与应用实例;二、材料的叙述通俗、详细和准确;三、在极少使用集合论的(包括记号)同时保持了叙述的严格性,以便读者容易初步掌握本课程的内容。 本书可供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数学分析与高等数学课程作为教学参考书,是数学分析教师极好的案头用书。
《流体力学(第2版)》共分12章,内容包括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运动及其基本方程、流体静力学、无粘性流体的一维和平面运动、粘性流体的一维运动、层流和湍流基本问题的解法、可压缩气体动力学、两相流动基础、计算流体力学以及流体力学实验基础等。本书的特点是简明清晰的系统表述、理论与工程应用的有机贯穿、涵盖较宽的专业题材、提供较全的公式图表。 《流体力学(第2版)》可作为力学、动力、机械、能源、化工、航空航天、水利、造船、海洋工程等本科专业的基础课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有关专业从事科研、教学及工程工作的研究生和科技人员参考。本书由林建忠、阮晓东、陈邦国等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