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形态学(创新教材)》既尊重传统中医学的认知结果,又合理地借用自然科学的思维模式和技术方法。将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五体、官窍、经络、精气血津液7类中医学表达人体功能的结构归属于五藏,将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归纳为运化、散精、统血、主肌肉、主气、卫外、主水、生育、全形、气化、藏精、疏泄、藏血、藏神和主血脉15种功能。借用解剖学等生物医学的研究成果,以15种功能为线索,明确了五藏功能的固定结构,并从动物进化和胚胎发育两个角度论证五藏功能固定结构的内在规律。进而讨论了五藏功能实现的流变结构,即精气血津液的生物学基础;五藏15种功能的神经体液调控结构、五藏功能节律的关系结构,以及五藏15种功能的体表敏感区。
《冬虫夏草》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这种生长在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的山间草甸上的小精灵,是我国独有的物种,由于人类当时认知的局限,这种人间至宝一直于人迹罕至的荒野中,直至公元8世纪才被藏医纳为藏药载入《月王药诊》中,这可能是《冬虫夏草》最早的文字记载了。随着藏汉文化交流的深入,《冬虫夏草》才被传到中原,直至1694年的《本草备要》中才有了《冬虫夏草》的记载。 当《冬虫夏草》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医药价值进入中药的序列后,很快便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与人参、鹿茸一起被列为补药之一,人类用它治病、养生,对它的依赖几乎达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从明代中叶开始,中国的《冬虫夏草》通过丝绸之路渐渐走向世界,一度引起了《冬虫夏草》的研究热。 《冬虫夏草》在引起轰动还是近年的事。现代医学对《冬虫夏草》进
《国药绝用:黄芪》为国药绝用丛书之一,经典国药,家庭常备,药食同源,治病养生。
《中药资源学: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涉及的药用动植物,主要是珍稀、濒危物种。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中药中使用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现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信息、技术和原理。内容涵盖了生物类群、资源现状、保护与利用,物种的DNA分子标记、组织和细胞培养、基因工程、高通量筛选(HTS)、遗传与变异等,力求反映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成就;全书共有182幅彩照,图文并茂,便于阅读和理解。本书共分三篇十章。篇总论,共八章,分别是绪论、中药资源类群、中药资源物种的生活与环境、中药资源的分布与分区、中药资源的鉴定、中药资源的质量、中药药用动植物资源与生物技术、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二篇濒危名贵中药选论,共两章,分述植物类中药和动物类中药;第三篇附录,包括政策与法规,以及参考文献、植物拉丁学名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治及预防等内容,着重阐述了慢性支气管炎的l临床治疗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证、禁忌证、应用和配伍的注意事项等医生和患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突出了老年人、孕妇、儿童、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宜忌。该书内容通俗易懂,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是一本很好的科普书。
《外治寿世方》为清·邹存淦所著。分《外治寿世方初编》和《外治寿世方续编》两部分。初编按病种、人体部位以及妇、儿、急救、杂治分为六十二门,载方二千四百余首;续编则以膏丹立目,收外治膏丹约八十余种。所治诸症统括内、外、妇、儿等各类疾病,并兼及养生。 此次据清光绪三年杭州执勤堂刊本为底本,以《珍本医书集成》为主校本精校而成。可供中医临床、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及广大的中医药爱好者参考。
本书为我国高等院校药学和有关生物医药、制药专业的教材,前七章主要介绍卤化、烃化、酰化、缩合、重排、氧化和还原等单元有机合成反应的本质和应用,第八章为合成设计原理。为了突出药物合成中反应物的骨架、官能团或化学键变化的基本特征,各章内容均按不同官能团化合物的反应来列题编排,对各类反应在阐明其机理基础上,讨论反应物的结构、反应条件和反应产物之间的关系,介绍其应用特点;极大多数反应实例均注明主要试剂、反应条件和文献来源,每章末附有参考书目和150篇左右参考文献。书末还附有重要缩略语表和重要人名反应和试剂索引,便于读者根据需要从不同角度查阅本书内容。本书除可供高等院校药学、生物医学、制药工程以及化学系有机专业的师生作教学用书外,也可供从事生物医药、制药和药物合成及其他精细化学品的科研、生
近年来,介绍中药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的专著甚多,但介绍中药形态与性状的图谱不多,已出版的几种彩色图谱多半是高级专著和大部头的,定价昂贵,使一般读者不敢问津。有些图谱印制质量不好,图片颜色失真,影响了图谱的参考价值。在广大基层中药工作者的实际工作中,希望有一本实用、简明、质量高的彩色图谱,供识别中药、鉴别真伪时参考。在高中级医药院校的中药学教学中,也迫切希望有一本能反映药材和饮片的外形特征与真实色感的彩图教学用书。编者有鉴于此,特地编摄了这本小册子,力求能为基层中药生产、经营、检验、供销、教学等部门的中药同行服务,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本图谱共收载常用中药404种,其中植物药342种、动物药35种、矿物药25种。收入药材及饮片彩色图片553幅,其中药材图片430余幅,饮片图片120幅。常用品种的收载
《石斛:云南名特药材鉴别与服用丛书》介绍了石斛属植物被列入世界珍稀濒危名录,是我国传统常用名贵的中药材,也是云南名贵地道特有的巾药材之一。云南省位于北热带和南亚热带部分区域的气候环境是石斛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天然乐园,在石斛属药材种植生产开发利用过程中,逐步形成规范化、规模化栽培与加工体系;特别是其中的珍稀名贵品种铁皮石斛(西枫斗),从组培、炼苗、种植栽培,商品生产加工等方面都形成了产业链,已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家基本药物政策是新医改重要方案中的重要政策,《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和《临床应用指南》是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重要配套出版物,在药品使用、生产和销售等环节均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012年卫生部药政司对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作了较大幅度以修订工作,根据新版目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编委会主编的《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详尽介绍了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和二级以上医院日常诊疗工作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每类疾病都从概述、诊断要点、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四部分内容作以阐述。在疾病诊断明确的前提下,讲解具有处方权的医生如何使用基本药物,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速记图卡丛书:常用方剂100首速记图卡》主要内容包括: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银翘散、桑菊饮、麻杏石甘汤、败毒散、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麻子仁丸、十枣汤等。
《中药、天然药物复方优化及拆方方法学研究》共分六章,章为中药复方组方的设计方法,第二章为临床经验方、院内制剂以及科研方的处方优化研究,第三章为已上市复方优化研究的范例,第四章为出现不良反应已上市的复方优化研究,第五章为中药、天然药物复方新药研发中临床前拆方的技术要求,第六章为冲药复方临床拆方研究。《中药、天然药物复方优化及拆方方法学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在于:突出实例分析,以增加解决中药、天然药物研发中上述问题的实用性;对中药、天然药物复方拆方的具体技术要求进行探讨。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不仅对新药、新剂型、新制剂的研究与开发、临床药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与药剂学、药理学、临床药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书共分四篇。篇论述生物药剂学的主要内容。第二篇论述药物动力学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概念,对各种药物动力学模型、参数计算方法、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均作详细介绍,特别讨论了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在新药开发与研究中的应用,缓释与控释制剂的研制,治疗药物监测及临床合理用药和一些药物的实验研究。第三篇为药物动力学实验。第四篇为题解部分,共收集习题244个,既有概念题,又有计算题;既有图解法,又有线性回归法,还附有电子计算机程序。 本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理、实验与题解俱全,并反映药物动力学某些新的发展,如群体药物动力学。本书内容丰富,可作为医药院校
本书共二十九章,~十章是总论部分,介绍了疫苗理论、技术、研制流程、应用、计划免疫、市场管理及疫苗相应法规,对传统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和核酸疫苗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供了新疫苗研究及开发的新技术和新信息。第十一章开始的各论部分,按细菌类疫苗、病毒类疫苗、真菌类疫苗、寄生虫类疫苗、肿瘤疫苗等分类,介绍了相应疫苗的研制与应用,并对预防艾滋病、肝炎、结核病、疟疾、SARS、禽流感等传染病的新疫苗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本书属首次编著,可作为生物工程专业、药学专业、医学专业、生物医学专业、分子生物学专业、兽医专业等大专院校教材,亦可作为从事生物高科技专业人员、科研人员和进修人员的参考读物。
我国民间素有应用中草药防病治病的传统。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读者,传播中药知识,让中医药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的健康服务,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草药宝库中选取分布广泛、临床常用、易于采制、疗效显著的中草药250 多种,依功效分为16大类29小类。各味药按来源、形态、采制、功用、用法、选方等项记述,同时配上精美的植物形态手绘彩图与文字对照,方便读者辨认。书末附有索引、常见病症选药指南、常用植物形态描述术语图解,以供读者查阅。
《新鱼腥草素钠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机制初步研究》共五章,从现今肺癌的中西医治疗手段入手,深入挖掘了清热解毒中药鱼腥草的主要成分衍生物新鱼腥草素钠抗肺癌的分子机制,系统介绍基于欧盟“第七框架”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相关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新鱼腥草素钠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机制初步研究》着重进行新鱼腥草素钠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表观遗传学研究,以及分别从体内外探索了新鱼腥草素钠抑制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迁移的分子机制。《新鱼腥草素钠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机制初步研究》从ceRNA的角度对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探索,为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机制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书中分子机制论述详细,内容丰富。 《新鱼腥草素钠抗非小细胞肺癌作用机制初步研究》可供医疗卫生领域相关的医护人员、研究人员、教
《无机化学课堂笔记》是《药学专业课堂笔记口袋丛书》之一,由沈阳药科大学教学一线的教师编写。编排顺序与规划教材相同,简单概括为“三框一栏”。课堂笔记框:严格按照版国家规划教材编写,省去了记录时间,集中精力听课。重点难点提示框:提示考试重点内容。测试及考研框:指导考研方向。课堂随记栏:边学边记,真正做到把书本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无机化学课堂笔记》既适合药学专业本科生学习使用,也可作为药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药学成人教育考试的参考用书。
国家基本药物手册根据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12版)进行编写,收载了化学药品、共307个品种,介绍了药物的药品名称、药理作用、适应证、制剂规格、用法用量和用药须知。附录介绍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政策法规,使读者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更为清楚地了解,指导临床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
本书由知名药学专家荟萃临床药学知识和遗方用药经验,以问答的形式编撰而成。全书近1100个问题均“来自患者,面向患者”,问题来源于患者咨询中最常见、药师经常面对的疑问,解答的浓度和力度力求贴近读者,简明易懂。 本书内容包括:药物知识ABC、解读化验单、常见病表现与选药、正确使用药物、认识药物另一面、妥善保存药物。 本书由知名药学专家荟萃临床药学知识和遣方用药经验,以问答的形式编撰而成。分别对药物基本知识、各科常见病选药、药理知识、正确安全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用药禁忌、药品保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本书可供临床药师、医师全面了解相关药品知识,作为接受患者咨询、正确解答疑问的案头参考书。也有助于患者和广大群众了解常见疾病常识,正确选药,安全合理用药。
本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药系主任国家精品课程中药学负责人钟赣生教授主编,包括总论和各论,共28章。内容主要根据中药学教学大纲要求,对有关章节的重点、难点,以形象直观的图表进行解析。总论1-7章,分别为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中药的配伍,中药的用药禁忌,中药的剂量与方法。各论8-28章,分类 以图表形式介绍了不同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章末则为各类中药功用归纳小结、功效及主治病证背记表。 本书主要供中医院校学生、教师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