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与民族药药材图谱》是国家“十五”重点图书,以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中草药与民族药标本的收集、整理和保存”(该项目荣获200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收集的药材标本为依据,按照“文-图-标本”三位一体、互为印证的思路,进行文字描述和照片拍摄而成。《中草药与民族药药材图谱》共收载中草药和民族药910种,每一种都论述了其来源、主产地、性状特征、品质和性味功效、附注、鉴定人和编号等。
《滇南本草(卷)》收载149种药物,对每种药物在保留《滇南本草》各历史版本的内容和格式的基础上,根据历史版本的药物名称、绘图和文字描述等内容,将所指药物,科学的鉴定出该药物的科、属、种,产加以拉丁学名、形态描述、生境、分布地区等内容。
《滇南本草(卷)》收载149种药物,对每种药物在保留《滇南本草》各历史版本的内容和格式的基础上,根据历史版本的药物名称、绘图和文字描述等内容,将所指药物,科学的鉴定出该药物的科、属、种,产加以拉丁学名、形态描述、生境、分布地区等内容。
《麻醉性镇痛药:族药品临床应用手册》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麻醉性镇痛药——族药品的临床应用资料,包括适应证、特点(包括药效学和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给药说明、用法与用量、临床应用等。二是麻醉性镇痛药与镇痛药等多方面的多种关系(包括研究成果)。三是族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何炎燊老师从医50多年,诊务极忙,临床经验极为丰富。3年前,他应同道之请,把积存的、较完整的病案,编写成《竹头木屑集》,出版以来,深受医界同仁好评。但这只是吾师经验的一部分,因为书中所收录的都是急重疑难病例,所用的方法多是变法而非常法。因此,许多人都建议吾师再写一本治疗常见病的书。笔者有幸,得随吾师学习临证至今已20年,亲见吾师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常是得心应手,。在此期间,经老师的口传心授,我记下了他的许多宝贵经验。近年,由于利用电脑,贮存的资料也更多些。我把这些原始素材请求老师筛选增删,再编写一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经验集,可能更有助于提高后学的临床水平。老师同意我的看法,就仿照《名医名方录》的形式,写下这本《临证试效方》。古人说过:“千方易得,一效难求。”为什么有些方书和医刊
为满足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实现中药饮片工艺规范化、质量标准化、检测现代化、包装规格化、生产规模化,中药炮制工程学应运而生。它是传统中药炮制理论与现代药学理论、传统生产工艺与现代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体系。本书介绍了中药炮制工程学的基本概念、目标和任务;中药炮制的作用、炮制基本单元操作原理、中药炮制设备及各单元炮制工程;中药饮片的包装材料、包装技术、包装设计以及饮片的储藏与养护管理;中药炮制辅料的质量控制要求及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中药饮片厂的设计原则及设计的重要环节;中药饮片厂的环境保护、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工程概算;中药饮片厂GMP管理的实施和要求。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研究应用实例。全书内容新颖,有深度和广度。可供中药饮片厂生产、技术、质量管理等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
《实用中药辞典》是一部面向ZI世纪,面向广大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融铸古今研究成果,内容适中、科学准确、简便实用的中药工具书。 全书在利用现代技术广泛搜集古今中医药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严谨规范的编写要求,经过认真取舍,精选药物800种,附药108种。所收药物,按药各笔画顺序分上、下两卷,每药下设正名、异名、释名、基原、植(动、矿)物、采集、药材、化学成分、药理、炮制、药性、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应用配伍、附方* 床报道、文献综录、附药、备考等20项,并附药材图H8幅。下卷末附药物中文名称索引、拉丁文名称索引、药理名词英文缩写与中文对照、古今度量衡对照表等。 本辞典较已出版的同类工具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融铸古今,科学实用 一方面充分反映历代医家的用药理论与经验,力求全面而实
《中华本草》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编纂的全面总结中中华民族二千多年来传统药学成就,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本草著作。全书共34卷,其中前30卷为中药,后4卷为民族药专卷,共收载药物89.80味,插8534幅,篇幅约2200万字,引用古今文献1万余种,内容丰实翔实,项目设置全面,旧识新知兼贯博通,充分揭示了本草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客观地体现了中药学术的完整体系。《中华本草(1-10卷)》不仅对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庆、医疗、资源开发、新药研制均具有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而且对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