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近代名医之秘、验方1400余首,内容涉及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男性等临床各科,既有常见病、多发病,又有疑难重症。所选方剂均为祖传秘方或名医验方,疗效确实可靠,针对性强,有较高的实用性。其编写以临床分科为纲,以病症统方,每方按药物组成、制剂用法、适应病证、病案举隅、资料来源、评按分条缕析。广而不杂、井然有序。 本书既可作广大医药工作者的案头工具书,也可作广大家庭自诊自疗及保健的参考书。
对药又称药对,系用相互依赖、相互制药,以增强疗效的两味药组方治病。本书由老中医施金墨的亲传弟子吕景山编写,较详细地介绍 了施今墨临床常用对药370余对,包括对药的组成、单味功用、伍用功能、主治病症、常用剂量及临证经验。组方简便,疗效确切,按其功效分类编排,是学习、应用中药和方剂颇有价值的参考书,适于各级临床医师、基层卫生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参阅。tt tt
《老年医学高级教程》由李小鹰主编
《古今中药超大剂量应用集萃》是对中药超大剂量应用的研究。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系总论总论部分,主要从概念、古今剂量折算、历史沿革等六个方面系统地探讨有关中药超大剂量应用的一些理论问题。下篇是各论部分,共介绍190种常用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情况,其中对66种中药作重点介绍,还着重介绍其古今与超大剂量应用和研究相关的内容。
为了继承和发掘中国医药学遗产,使中草药在防治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中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委托,本着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和药物易找的原则,选择了民间常用而且疗效较好的中草药,结合编者的临床经验,并参考 腾文献资料,编著成这本《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中草药原色图谱》。《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中草药原色图谱》收载治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临床常用中草药100种。每种按名称(别名)、来源、形态、生境分布、采收加工、性能、用量、禁忌、验方和附注等项编写。全书还收载疗效较好的验方433条,分别见于每种中草药验方项内。目录的编排按笔画多少为顺序。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中草药原色图谱》适合基层医生和中草药爱好者参考使用,也可供从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研究和资源开发者参考。
本书汇集近15年来全国各期刊杂志中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而疗效确切的验方近3000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方剂学的风貌、发展和成果。所治病症广泛涉及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皮肤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喉科等疾病。本书衷中参西,以西医病名为纲,以当代验方为目,次列呼吸、消化、循环等各科系统疾病验方,以便于有针对性地选择查阅。同一疾病在其发生、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中医辨证学中不同的证,“同病异证”则当“异治”,加之各临床学者经验所得不同,故每一疾病之下选录有多少不等的验方若干首,既体现了“同病异治”的特点,又汇集了各名家临证经验之长。每一验方一般列有处方、来源、功效、主治、用法、加减、现代研究和疗效诸项。其中“现代研究”项,主要选录了方中药物现代药理研究的内容,在中医理、法
《日医应用汉方释义》阐述仲景经方之精奥旨趣,以期东西医学之融合,作者延承古方派"实战亲试"的学术风格,书中方剂多为新身实验有效者,对机理的认识亦多有实践基础为支撑。《皇汉医学丛书》是由陈存仁先生主编的日本汉方医学经典著作之汇编,1936年初刊。应读者要求,学苑出版社邀请中医古籍专家钱超尘教授、汉方医学临床专家黄煌教授,联袂将日本汉方医学著作中“临床指导性强、有效率高”的专著进行重新精编、增补。
《中国秘方全书》(精装)共搜集古今名家和民间的秘方3000多条,包括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以及美容秘诀,强身健康秘诀,食物药性大览等。每个秘方都有配方、制法、用途,以及医理、药理和疗效的说明。其中许多秘方,材料易得,配制简单,疗效显著。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治及预防等内容,着重阐述了慢性支气管炎的l临床治疗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证、禁忌证、应用和配伍的注意事项等医生和患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突出了老年人、孕妇、儿童、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宜忌。该书内容通俗易懂,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是一本很好的科普书。
《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2)》以实用为宗旨,故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兼收并蓄,并取图文对照形式编排。全书共收载中草药720余种,彩图730余幅,分三册出版。册收录207种,以华南地区常用中药为主,其中相当部分为该地区习惯用药,故有一定的地区特色。第二册收录230种,全为植物药,主要是我国南部、东部和中部疗效较确切的民间草药和部分中药,故该册对热心研究民间草药的人士特别有用。第三册收录280种,其中动物药约80种,矿物药约40种,并于植物药中选收我国产名贵中药近20种以及部分进中药材。这些内容在通常所见普及性中草药书藉中尚不多见,故可补其不足。
《药林外史》是一本从社会、文化、人文思想等角度探讨中医药学发展脉络的专著。 从古到今,社会上不断出现一波又一波时髦的用药风潮,就像演戏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一出出戏的导演并不是医生,而是不同时代的社会风尚和思潮。坦率地说,历代本草书记载的共物功效,并不全来自医生的经验。三教九流,都曾或多或少地对药物的使用产生影响。同样的药物,医学用来治病,道家用于长生,染家用来染色,江湖术士用来变把戏…… 古代文人学士,也不时借助药名玩弄些文字游戏,各种药名诗应运而生。乡曲之间,还流传着药物剧,于是一个个草木虫鱼之类的药物,被塑造成不同性格的人物,演绎着一部《草木春秋》。还有诸多小说中出现的蒙汗闷香、仙草灵芝,就如同武术中的点穴、气功一样,神神秘秘,似真似幻。
本书的编写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新版方剂学教材为蓝本。全书共分十八章,重点介绍相应复方的药学研究、药理研究、现代临床研究等内容,并就部分方剂的毒理研究、不良反应做了较深入的介绍。本书内容新颖、全面,条理清晰,思路开阔,适于临床医生、中医药研究人员、中医院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中国秘方全书》(精装)共搜集古今名家和民间的秘方3000多条,包括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以及美容秘诀,强身健康秘诀,食物药性大览等。每个秘方都有配方、制法、用途,以及医理、药理和疗效的说明。其中许多秘方,材料易得,配制简单,疗效显著。
本书共分为二十章,主要内容包括:药典概况、药物的鉴别试验、药物的杂质检查、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与验证、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的分析等。
中医临床的理法方药,其中“药”是基础,研究、学习名医名家运用药物和使用方剂的心得、体会、经验,不仅对初涉临床的青年医师有所帮助,而且对经验老到的医务工作者,也是很好的学习、补充和提高技艺的途径。 譬如说,常用中药“黄芪”,岳美中先生言黄芪味甘,微温,补气之功,故推为补药之长,而名之“耆”也,善治诸虚赢弱;焦树德先生用黄芪治过早搏动,临床疗效肯定;谢海洲先生用黄芪治单纯性肥胖,坚持数月,无不效验,但黄芪用量应在150~250克为宜,若黄芪每剂少于60克,则益气利水消脂作用甚差;赵锡武先生用黄芪治臌胀,认为臌胀多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当扶正固本为先,兼以利水化瘀,祛湿理气,寓消于补,祛邪而不伤正,用大剂黄芪益气扶正利水;周凤梧先生用黄芪治重症肌无力,极其效验。诸家用黄芪一味,有治满懑短气
本书是《常见病合理用药丛书》之一,面向广大群众普及睡眠、失眠知识和合理用药知识。包括失眠的原因、症状、诊断、药物治疗与调养,另外还有心理疗法、运动疗法、音乐疗法等,重点在于治疗失眠的中西药物的合理应用,帮助患者认识失眠,战胜失眠,提高睡眠质量。本书适合失眠患者及基层医务工作者阅读。
《中药饮片与方剂编码规则及其应用(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系列标准与规范第2册)(2011版)》主要内容包括《中药饮片与中药方剂编码规则 部分》(1298个中药饮片编码)、《中药饮片与中药方剂编码规则 第2部分》(703个中药方剂编码)等两项深圳经济特区技术规范和《中药饮片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编码与表示》等深圳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及其编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