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医应用汉方释义》阐述仲景经方之精奥旨趣,以期东西医学之融合,作者延承古方派"实战亲试"的学术风格,书中方剂多为新身实验有效者,对机理的认识亦多有实践基础为支撑。《皇汉医学丛书》是由陈存仁先生主编的日本汉方医学经典著作之汇编,1936年初刊。应读者要求,学苑出版社邀请中医古籍专家钱超尘教授、汉方医学临床专家黄煌教授,联袂将日本汉方医学著作中“临床指导性强、有效率高”的专著进行重新精编、增补。
桑黄菌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抗癌领域中药效的物种之一。编者沈业寿在《药用真菌桑黄菌的研究》中介绍了桑黄菌的种质资源、鉴定方法和分布、富含的主要有效成分以及生长过程中所必需的生态环境条件;桑黄菌的多样生物学活性及其活性成分对各类肿瘤细胞的影响;桑黄菌的人工栽培及其固液态发酵技术;桑黄菌产品的加工技术。根据药典的要求还重点介绍了桑黄菌终产品的质量检验方法。 《药用真菌桑黄菌的研究》涉及的知识面广,诸如真菌学、栽培学、生态学以及医学、发酵和药物加工工业等,适应性强,不仅适用于科技工作者、工厂和企业人员,对不同文化程度的读者均有益。
《药剂辅料大全》一书自1993年出版以来,深受我国广大读者的欢迎。该书第二版的问世,必将大大推动我国药物新剂型、新工艺、新制剂、新辅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的步伐。该书内容涵盖外药剂辅料的现状与发展概况、辅料的物理化学性质、配伍相容性、生物学特性、质量标准、安全性、在制剂处方中应用的实例以及贮存条件和销售厂商等内容,对我国药品、食品、化妆品领域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生产者,都是一本全面、新颖、实用的参考书。
《中医专病专效方(第2版)》版由于一病一方,应用广泛,疗效显著,深受广大读者厚爱而多次重印,本次再版,对原稿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增补了许多新内容。书中内容涉及各类疾病,仍保持每病一方,每方下设加减化裁和外治法两栏,均保留了版的特色,而内容又更加丰富,更加切合临床实际。? 《中医专病专效方(第2版)》是临床中医师及普通百姓家庭保健的良师益友。
本辞典以辞条形式共收载1232种常用中药,并配有1165幅插图。每个辞条均设有药物正名、常用异名、不源、原植物、采集加工、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性、功能、临床应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制剂、临床报道和中毒与解救等项目。为便于读者阅读,书前设有凡例、目录,书后附有中、外文索引。内容新颖,科学实用,文字简练,重点突出,对临床医师、药剂师和有关科研人员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本书是《专科专病特色方药丛书》的脾胃病分册。介绍了20种现代临床常见脾胃病的用方特色和脾胃病常用中。 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为专病方剂篇,主要对20种脾胃常见病从 辨证用方 、 辨病用方 、 对症用方 、 专病成药 、 专病单方 5方面进行论述.重视用方的辨证、辨病和辨症的辩证统一,突出临床用方特点;下篇为药物篇,主要收集整理47味脾胃病常用的中药,重点介绍该药在本专科的 临床应用 、 配伍经验 和 药理作用 。 本书旨在突出专科专病,以科议病,就病论方,以方议药,从药论病。 力求对脾胃专病的用方经验、用药经验进行系统全面的整理和总结,同时能充分反映当代脾胃专病遣方用药的新成就、新进展。 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非常适合广大中西医内科医师特别是脾胃专科医生、基层医生临床使用,亦不失为高等医药院校本科生
滴丸剂的开发和生产任晓文主编滴丸剂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生产和应用实践,本书是全面介绍滴丸剂的专著,对我国滴丸剂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主要介绍了滴丸剂的概况、赋形剂、制备方法、质量研究、设备和生产要求、生物药剂学特性、研究实例等。旨在为读者提供系统、实用的参考资料,从而更好地推动滴丸剂的发展。 本书以贴近研究和生产实际为特点,适用于制药工程、药剂学及相关专业教师、学生参考,也可作为药剂学科研、生产和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中国矿物药集纂》收录矿物药,上自秦,下至清末,《中国矿物药集纂》据此命名为《中国矿物花集纂》。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共分八章,章为概述,包括范围、术语和释义、化妆品安全通用要求。第二章为化妆品禁限用组分要求,包括1388项化妆品禁用组分及47项限用组分要求。第三章为化妆品准用组分要求,包括51项准用防腐剂、27项准用防晒剂、157项准用着色剂和75项准用染发剂的要求。第四章为理化检验方法,收载了77个方法。第五章为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收载了5个方法。第六章为毒理学试验方法,收载了16个方法。第七章为人体安全性检验方法,收载了2个方法。第八章为人体功效评价检验方法,收载了3个方法。
《名老中医张显臣60年中药应用经验》临床应用很突出,附方一栏的多数方子是作者多年来的临床用药心得,且所选药物都是简便廉验而又易得之品。 《名老中医张显臣60年中药应用经验》重每味药所讲的内容,既简明扼要,又好懂易记,在临床应用时是一本很好的本草提要书。
中医的根本经典,它通过脏腑、经络和本草,以下委之法,为人类指明了调节生命、升华生命的现实基础与通途。故成为中医药人员之书。但在传统医药学发展历程中,因中药品种内涵意义的不断迁变,引种、气候、土壤环境的变化,造成(方未变而药多变)的历史现状,致使古今汤方与现实用药品种、入药部位脱节与错位。即使许多现代中医名家,虽精深研究历代名方,亦往往忽略药房实际给药的真伪。使医家辩证施治的理法,毁于药物变迁的歧途!
金线莲为珍稀名贵中药材,来源于兰科(Orchidaceae)开唇兰属(Anoectochilus),具有清热凉血、除湿解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糖尿病等症,享有“药王”的美称。现代研究表明,金线莲中含有多糖、黄酮、有机酸、甾体化合物、多种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具有增强免疫、抗肝损伤、降血糖、抗氧化等药理活性。由于金线莲自然繁殖率低,对生态环境要求严格,适应性较差,加之人工过度采挖,使得野生资源锐减,《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将其列入附录Ⅱ的保护物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将其列为二级保护植物。20世纪80年代,科技工作者开始对金线莲开展种质资源评价、种苗繁育、人工栽培技术、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近年来随着金线莲在医药、保健、美容及饮用品等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外市场对金线
该丛书涉及药品、生物制品、食品、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药用辅料与药品包装材料及药品检验仪器等方面的检验操作规范与检验技术内容,是专家们从事多年相关检验检测工作实践的结晶,也是全国药品、食品、医疗器械检验系统工作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