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医应用汉方释义》阐述仲景经方之精奥旨趣,以期东西医学之融合,作者延承古方派"实战亲试"的学术风格,书中方剂多为新身实验有效者,对机理的认识亦多有实践基础为支撑。《皇汉医学丛书》是由陈存仁先生主编的日本汉方医学经典著作之汇编,1936年初刊。应读者要求,学苑出版社邀请中医古籍专家钱超尘教授、汉方医学临床专家黄煌教授,联袂将日本汉方医学著作中“临床指导性强、有效率高”的专著进行重新精编、增补。
《本草秘录》又名《本草新编》,刊刻于康熙年间,署名陈士铎著述,金以谋订梓,蒲州李岩评。本次重新校勘是在1986年何高民校订本的基础上,又参考目前可以得见的柳长华、徐春波校本,以及职延广、任仲传、侯美玉校本完成的。何高民校本的底本是山西省黎城县的王淑田家藏抄本,经初步分析该抄本是一个简抄本。该简抄本的“祖本”极有可能早于刻本,故抄本在文字和段落上与他本有所不同。本次校勘在尽量保持何本原貌风格的基础上,加强了校勘的份量,注重原有字句的准确性,但未据他本对所缺段落进行增辑。因此,读者欲观其书全貌,参考柳本、职本可也。此次重新校勘的新成果,集中反映在书后的“篇”诸文之中,初步证明《本草秘录》的与《本草蒙筌》存在着一定的渊源关系,为以后的进一步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
我编著的《中药材产销》一书终于出版了,我很欣慰,感谢各位热心鼓励我写作的人们。这中药材产销的出版,过程漫长,其苦难言。我不是说写作方面的苦,而是想出书遭遇到的艰难辛苦。此书,照我计划,应在1998年上海出版,因为出版费用无法解决,“钱”没办法,被迫拖延。当时,我曾向有关方面写过申请,请求公费资助。结果有权出钱的提出条件,出书要成立一个编委会,名要以编委顺序冠名,并要签订协议,原著者不享有“”。天哪!我个人业余写作的书,“钱”可以把你一生心血、精神付出收光,还要剥夺你合法的权利,太残酷了。我想不通,无法接受。朋友劝我,现在出书,社会上都行这一套,忍着点吧。我只好噎下这口气,暂时不出。
石氏伤科始于清道光年间,历经六代人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成为了独具特色的一大骨伤流派。《中医骨伤特色流派丛书:石氏伤科外用药精粹》由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第二届国医大师石仰山先生和石氏伤科第五代传人邱德华教授主编,详细介绍了石氏伤科的外用药经验,可供中医骨伤科、中医外科、中药制剂等相关专业临床、教学与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第2版)》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总论重点介绍方剂学发展简史、方剂与治法,以及方剂分类、组成和配伍、剂型、用法的基本知识;下篇各论主要根据治法、功用,将方剂分为解表、泻下、和解、清热、温里、补益等19类,选入基础方、代表方以及临床常用方共362首,其中正方182首,附方180首。最后还附有“方剂歌诀”和“方名索引”。 每类(章)方剂分为概说、正方、小结、复习思考题四个部分、概说的内容包括每类方剂的定义、治法、功用、适应范围、使用注意,以及每节方剂的适应证、临床特点、常用药物、配伍方法、代表方等。正方内容有方名与出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运用、附方、文献摘要、临床报道、实验研究等项。小结内容是将每类方剂提纲挈领地予以综合、对比,分述类方的异
《中国矿物药集纂》收录矿物药,上自秦,下至清末,《中国矿物药集纂》据此命名为《中国矿物花集纂》。
《素问三识》的内容博大精深,其所论涉及人体解剖生理(藏象、经络)、病因、病理、诊断(辨证)、治疗、疾病预防、养生保健,以及人与自然、阴阳、五行、运气诸学说在医学中的运用等多方面的内容,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秦汉及以前我国医学的突出成就。此书以朴素的辩证法为指导思想,总结了当时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和重视,被奉之为圭臬。《素问》是一部古医书,然而其所论又超出了医学范围,实为中国古代医学及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奇书。
《药剂辅料大全》一书自1993年出版以来,深受我国广大读者的欢迎。该书第二版的问世,必将大大推动我国药物新剂型、新工艺、新制剂、新辅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的步伐。该书内容涵盖外药剂辅料的现状与发展概况、辅料的物理化学性质、配伍相容性、生物学特性、质量标准、安全性、在制剂处方中应用的实例以及贮存条件和销售厂商等内容,对我国药品、食品、化妆品领域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生产者,都是一本全面、新颖、实用的参考书。
《张仲景医学全书:张仲景方剂学(第2版)》章概论从总体上对经方的概念、命名等13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讲解;第2-26章把伤寒、金匮的252首经方统一按功效归类,分为25章,每章之前有概述,之后有“类方串解”,每首方剂结合古今医家的心得体会和精辟论述,从方剂组成、方药用法、方证释义、主治病证、临床发挥、医案举例等角度进行分析和总结。《张仲景医学全书:张仲景方剂学(第2版)》博采众长、撷英取华、构思新颖、体例独特、条理清晰,是一部启迪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术专著,适合各级中医临床医师阅读。
“国医圣手”是对传统医学领域医疗水平、技艺者的尊称。《国医圣手经验良方赏析丛书》收入的施今墨、孔伯华、蒲辅周、岳美中等诸多中医临床大家,就是现代国医圣手的杰出代表。《国医圣手经验良方赏析丛书:国医圣手蒲辅周经验良方赏析》是该丛书中的一本,汇集了国医圣手蒲辅周先生52种常用的经验良方,由中医科学院等多单位高年资的学者专家列出功用、适应证,还从解读和赏析的角度精选了蒲辅周先生的部分临证心得并做出阐发和提示,力求能够体现其临床用方特点及辨证思路。《国医圣手经验良方赏析丛书:国医圣手蒲辅周经验良方赏析》对中医资料整理、研究和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供中医师、中医从业人员、中医院校学生和广大中医爱好者研究、选用。
《单味中药临床应用新进展》基本反映了近10年来常用中药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检索了各种医学文献数据库,查阅了大量的期刊文献,力求做到药理研究新,临床应用要效验。收载了常用中药224味,包括: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化学成分、药理研究、毒理研究、临床新用及参考文献等。临床应用内容尽量选编单味药治疗各种疾病的临床研究,个别也选编了部分单味药为君药的临床研究。药理研究部分尽量选编与临床应用紧密相结合的内容,并注重收集创新发现。内容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指导临床,验证必效。保证了《单味中药临床应用新进展》的临床实践指导意义和科技领先水平。 《单味中药临床应用新进展》在编写过程中,虽然编写人员不辞辛苦查阅大量文献,但是,由于水平不高,掌握的资料有限,对中药的相关研究也只能
里所介绍的秘方、验方和绝技,都是通过笔者多年临床验证行之有效,且屡试屡验,成为重复性强的精粹良方。在30余年里,笔者一边读书,一边到处拜师学艺,一边实践,一边认真总结经验。笔者就像一个辛勤的采矿者,在成吨的矿石里提炼出几克的"纯金白银"。
本书以药物结构优化研究中的设计策略和经验性规则为核心,结合代表性的新药研究案例,系统论述药物结构优化的原理、方法、技术和应用案例。部分概述简要介绍了新药创制的一般过程,药物结构优化的主要任务和总体方法策略,以及药物结构优化过程中的方法参数;第二部分为药物结构优化的设计策略,以大量研究案例深入阐述了基团替换、骨架跃迁、基团添加、结构简化、分子杂交、构象限制等设计策略;第三部分为理化性质经验规则,系统介绍了全球上市小分子及中止药物数据库构建、熔点规则、分子量规则、脂水分配系数规则、酸碱解离常数(pKa)规则、芳香环/非芳香环数目分布规则、14种常见官能团分布规则、非碳氢原子数在非氢总原子数的占比率(R值)规则、不同理化性质之间的关联。后,有作者统计的目前较全面的上市药物理化性质数据的统计
无